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方正

作品数:51 被引量:146H指数:8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领域

  • 33篇农业科学
  • 9篇生物学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分化
  • 10篇应激
  • 10篇肉鸡
  • 10篇热应激
  • 10篇谷氨酰胺
  • 7篇间充质干细胞
  • 7篇干细胞
  • 7篇成脂
  • 7篇成脂分化
  • 7篇充质干细胞
  • 6篇细胞
  • 4篇脂肪
  • 4篇脂肪间充质干...
  • 4篇脂肪细胞
  • 3篇定量聚合酶链...
  • 3篇动物
  • 3篇动物解剖学
  • 3篇诱导分化
  • 3篇肉鸡生长
  • 3篇肉鸡生长性能

机构

  • 48篇青岛农业大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山东省中医药...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延边大学
  • 1篇上海农林职业...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山东省实验动...
  • 1篇青岛康地恩动...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 1篇动物有限公司

作者

  • 48篇李方正
  • 15篇宋学雄
  • 11篇姜忠玲
  • 10篇任慧英
  • 10篇姜建阳
  • 10篇李文立
  • 9篇郇延军
  • 8篇刘春英
  • 5篇路静
  • 5篇康磊
  • 5篇高霞
  • 5篇李秀
  • 4篇刘志敏
  • 3篇张文平
  • 3篇周婧
  • 3篇王建琳
  • 3篇孙东兴
  • 2篇朴英姬
  • 2篇张玉喜
  • 2篇曲洪磊

传媒

  • 4篇中国兽医学报
  • 4篇中国兽医杂志
  • 4篇解剖学报
  • 3篇青岛农业大学...
  • 3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黑龙江畜牧兽...
  • 2篇动物营养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中国畜牧兽医
  • 2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家禽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当代畜牧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山东畜牧兽医
  • 1篇畜牧兽医科技...
  • 1篇科技信息
  • 1篇科技视界

年份

  • 1篇2025
  • 4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9
  • 3篇2017
  • 5篇2016
  • 7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 9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6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兔胎儿肝脏发育及造血作用的形态学观察
2015年
为阐明兔胎儿肝脏发育与造血作用的组织学特征,用4组兔胎儿(平均体长分别为1.9、2.75、4.7 cm和10.35cm)肝脏,经石蜡切片,显微镜观察组织结构变化。结果显示:在1.9 cm组,肝实质已形成几个初级中央静脉,细胞索细胞密度稀疏,索内细胞以卵圆样细胞为主,散在少量多边形细胞,在细胞索间隙充满含有核幼红细胞的造血灶;在2.75cm组,中央静脉增多,肝细胞索细胞密集,窦状隙内以无核红细胞为主,有核幼红细胞减少;在4.7 cm组,中央静脉内皮细胞连续完整,肝细胞索多边形细胞增多,卵圆样细胞减少,索间隙变窄,含有成熟的有核红细胞,造血灶消失;在10.35 cm组,肝细胞索以多边形细胞为主,分散有少量的卵圆样细胞。这些结果表明,1.9 cm胎儿组是肝脏造血作用旺盛时期,2.75 cm胎儿肝脏造血作用减弱,而4.7 cm胎儿已无造血作用。
孙东兴吴丹丹姜忠玲李方正宋学雄
关键词:胎儿肝脏发育造血作用形态学
谷氨酰胺添加水平对热应激肉鸡小肠粘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了添加不同水平谷氨酰胺对热应激肉鸡小肠黏膜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科宝-500肉鸡24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只,Ⅰ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Ⅱ、Ⅲ、Ⅳ、Ⅴ和Ⅵ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4%、0.8%、1.2%、1.6%和2.0%的谷氨酰胺,试验时间15~42日龄,共28d。试验期间从每天早上0900到下午1700温度维持在35±1℃8h,下午1700至次日早上0900温度维持在30±1℃,鸡舍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试验测定了热应激条件下21、28、35、42日龄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粘膜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显著提高了21d、28d、35d、42d热应激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粘膜上皮内淋巴细胞的数量(P<0.05)。因此,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一定水平的谷氨酰胺可改善热应激肉鸡的肠道免疫性能。
康磊李文立姜建阳李方正任慧英
关键词:谷氨酰胺热应激肉鸡上皮内淋巴细胞
增强现实技术在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增强现实技术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的分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医疗、教育等多个领域。笔者通过分析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现状,开展基于AR技术的动物解剖学实验课堂教学活动,探讨了增强现实技术应用于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增强现实技术的使用可以辅助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切实有助于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
蒋南姜忠玲高善颂黄玉风文刘静李方正
关键词: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
谷氨酰胺对热应激肉鸡S-IgA、血液内毒素和细胞因子的影响
本文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水平谷氨酰胺对热应激肉鸡小肠黏膜分泌型免疫球蛋白、血液内毒素和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科宝-500肉鸡24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处理4个重复,每重复10只,Ⅰ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Ⅱ、...
康磊李文立姜建阳李方正任慧英
关键词:谷氨酰胺热应激肉鸡分泌型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
文献传递
基于VR-Platform的虚拟现实技术在教学中应用被引量:9
2012年
动物解剖学是形态学科学,理论讲授和动物标本观察相结合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为了弥补动物标本的不足,我们把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运用动物模型制作中。通过三维演示程序将动物器官呈现给学生,能够360°旋转和自由缩放,就像观察真实标本一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更能加深其对动物器官结构的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本文结合在VR-Platform制作三维模型中的体会探讨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动物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
李方正刘春英
关键词:VR-PLATFORMMAX虚拟现实
电穿孔法介导抗猪瘟病毒质粒DNA转染仔猪成纤维细胞研究
2013年
本研究旨在用电穿孔法介导抗猪瘟病毒基因质粒转染仔猪成纤维细胞,优化电穿孔法转染条件。采用本实验培养的P6代仔猪成纤维细胞,用电穿孔法介导转染抗猪瘟病毒质粒,在电压、脉冲时间、脉冲次数、质粒DNA用量、电击后温度、电击缓冲液、质粒DNA构型等方面进行了转染条件优化的探索。结果显示,当电压为220V、脉冲时间25ms、脉冲1次,环形DNA用量为12μg,电击缓冲液为限定电转液时,细胞转染率高达47.49%。这些结果表明,用电穿孔法介导抗猪瘟病毒基因质粒转染仔猪成纤维细胞,可获得比较理想的细胞转染率。
张文平周婧李方正宋学雄
关键词:电穿孔转染
牡丹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基因PsLACS的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根据本实验室前期获得的长链脂酰辅酶A基因的EST序列设计引物,本研究利用RACE扩增从牡丹中得到2 377 bp的Ps LACS全长c DNA,其中,包括5'UTR 347 bp,3'UTR 200 bp和1 830 bp的编码区,共编码609个氨基酸,分子量为67.94 k D。Ps LACS包括30个可能的磷酸化位点,其中14个位于丝氨酸(S),7个位于苏氨酸(T),9个位于酪氨酸(Y),这可能与酶活性的调节有关。二级结构预测显示,Ps LACS含α-螺旋和无规则卷曲较多。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Ps LACS与葡萄LACS同源性最高,其次是橙子LACS、蓖麻LACS。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与同源性比对的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牡丹Ps LACS基因的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刘春英李方正张玉喜卢向阳
关键词:PS生物信息
动物解剖学教学方法、系统、介质、计算机设备、终端
本发明属于动物解剖学教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动物解剖学教学方法、系统、介质、计算机设备、终端,包括混合现实眼镜(MR眼镜)、动物解剖混合现实教学软件客户端和服务端;动物解剖混合现实教学软件客户端包括:标本扫描模块、渲染显...
李方正张超
文献传递
脂质体介导抗乙脑病毒载体转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条件的优化
2013年
本试验旨在探索脂质体Lipofectamine TM2000介导抗猪乙脑病毒(Anti-JEV)载体转染猪胎儿成纤维细胞(PFF)的最适条件,为构建Anti-JEV转基因胚胎提供供核细胞。从妊娠大白母猪获取10~15cm猪胎儿,采集背部皮肤用于组织块法培养分离PFF。结果显示,细胞培养至P7代,生长曲线正常;P5-7代细胞用于抗猪乙脑病毒载体转染,当质粒DNA量设定为0.35、0.7、1.05μg和1.4μg时,转染率分别为12.75%、36.82%、24.12%和8.85%;当脂质体量设定为0.7、1.4、2.1、2.8μL和3.5μL时,转染率分别为13.08%、21.71%、37.15%、24.21%和9.21%;当转染时间设定为2.5、4.5、6.5h和8.5h时,转染率分别为3.97%、38.48%、17.54%和12.47%。这些结果表明,2.1μL脂质体介导0.7μg质粒DNA转染4.5h转染效率最高。
唐元凤李方正张莉平周婧曲洪磊张文平宋学雄
关键词:脂质体转染
谷氨酰胺对肉鸡小肠组织结构和吸收能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12年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添加水平谷氨酰胺(Gln)对热应激肉鸡小肠组织结构和吸收能力的影响。选用1日龄科宝-500肉鸡24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Ⅱ、Ⅲ、Ⅳ、Ⅴ和Ⅵ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4%、0.8%、1.2%、1.6%和2.0%谷氨酰胺的试验饲粮,试验时间为15~42日龄,共28 d。试验期间每天从09:00到17:00温度维持在(35±2)℃,17:00至次日09:00温度维持在(30±2)℃,鸡舍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结果表明:1)饲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对29~42日龄肉鸡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以1.2%谷氨酰胺的促生长效果最佳,但对15~28日龄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不显著(P>0.05)。2)28日龄时,饲粮中添加0.8%~2.0%谷氨酰胺极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和空肠绒毛高度(P<0.01),且2.0%谷氨酰胺组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添加0.4%、1.2%、2.0%谷氨酰胺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回肠绒毛高度(P<0.05或P<0.01),1.2%谷氨酰胺组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42日龄时,饲粮中添加谷氨酰胺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绒毛宽度和隐窝深度(P<0.05或P<0.01),但仅添加1.2%谷氨酰胺极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绒毛高度(P<0.01);添加1.2%~2.0%谷氨酰胺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降低了绒毛宽度(P<0.05或P<0.01),且添加1.2%谷氨酰胺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空肠和回肠固有层厚度(P<0.05或P<0.01)。3)28日龄时,2.0%谷氨酰胺组小肠吸收能力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2日龄时,1.2%谷氨酰胺组小肠吸收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可改善热应激肉鸡小肠组织结构,并提高小肠吸收能力,综合考虑可知前期(15~28日龄)添加2.0%较好,后期(29~42日龄)添加1.2%较好。
路静李文立姜建阳李方正任慧英
关键词:谷氨酰胺热应激肉鸡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