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敏芳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血型
  • 2篇血型鉴定
  • 2篇ABO血型
  • 1篇蛋白
  • 1篇断指
  • 1篇新生儿
  • 1篇新生儿溶血
  • 1篇新生儿溶血病
  • 1篇血红
  • 1篇血红蛋白
  • 1篇意外抗体
  • 1篇早期诊断指标
  • 1篇正反定型不一...
  • 1篇溶血
  • 1篇溶血病
  • 1篇试管
  • 1篇试管法
  • 1篇输血
  • 1篇输血前
  • 1篇输血前检查

机构

  • 5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李敏芳
  • 4篇刘峰
  • 3篇胡丽华
  • 3篇张敏
  • 1篇曹奎杰

传媒

  • 3篇临床血液学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临床输血与检...

年份

  • 3篇2013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ABO新生儿溶血病早期诊断指标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ABO-HDN早期诊断指标的特征及临床价值。方法:分析280例ABO溶血病筛查的新生儿三项诊断试验结果与初检时间、同期的血常规以及血清胆红素检测指标。结果:99例诊断为ABO-HDN阳性,其中A型54例,B型45例,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型、B型HDN阳性组与HDN阴性组H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99例HDN阳性组不同血型、不同初检日期H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初检日期的HDN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若只分析病理性黄疸患儿,不同初检日期的HDN阳性率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HDN阳性诊断模式中的初检日期无明显差异(P>0.05);直抗、游离试验结果与初检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ABO-HDN阳性患儿出现病理性黄疸占45.45%(45/99),HDN阳性与阴性的间胆与总胆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未见明显差异(P>0.05)。若只分析病理性黄疸患儿,HDN阳性与HDN阴性的各胆红素指标均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轻中度的贫血以及间胆与总胆比值是早期ABO-HDN诊断的辅助指标,且大多贫血不呈进行性加重,临床上不应以出现病理性黄疸后再考虑筛查ABO-HDN。抗体释放试验是最灵敏的、也是疾病进展后最重要的确诊指标。
刘峰李归宁李敏芳张敏胡丽华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ABO血型血红蛋白黄疸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复查输血前感染性指标的回顾性分析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估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MIA)对输血前感染性指标检测结果的重复性,并制定合理的复查策略。方法:对2010-05-2011-11送检标本中低浓度HBsAg或属于乙肝少见指标组合模式的HBsAg436例、HBsAb 194例、HBeAg 147例、HBeAb 161例、HBcAb 85例,以及756例HCV阳性、707例Syphilis阳性和94例HIV初筛阳性的标本进行复查,评估两者之间的重复性。结果:HBsAg复查前后符合率为63.07%,HBsAg在浓度≤0.1U/mL、0.1~1.0U/mL、1~10U/mL和>10U/mL的符合率分别为38.25%、66.07%、84.21%、96.11%,各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进一步分组后在0.05~0.15U/mL与0.15~1.00U/mL两组中复查前后符合率在统计学上有差异(均P<0.05);HBsAb、HBeAg、HBeAb、HBcAb、HCV、Syphilis和HIV复查前后符合率分别为96.39%、91.16%、96.27%、96.47%、97.35%、98.73%、91.49%。HCV在S/CO值为0.90~1.09与1.10~1.59,两组复查前后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MIA检测HBsAb、HBeAg、HBeAb、HBcAb、HCV、Syphilis和HIV重复性好,但HBsAg重复性较差。当HCV S/CO值在0.90~1.09以及HBsAg浓度≤0.15U/mL时,必须通过高速离心复查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张敏刘峰李归宁李敏芳
关键词: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复查输血前检查
应用微柱凝胶技术评估并优化IgG抗A/B吸收试验
2012年
目的:探讨适用于以微柱凝胶技术为基础的IgG抗A/B吸收试验。方法:选取30例IgG抗A及抗B起始效价从64~1024的血清样本,与A型或B型红细胞于37℃进行吸收试验,于5min、10min、30min、1h、2h、4h吸收时间后分离并测定吸收后血清的效价。结果:①IgG抗A和抗B均存在吸收效果伴随吸收时间变化的趋势,起始效价在128~1024基本上于2h后进入平台期。②IgG抗A和抗B起始效价为128与256,512与1024的时间变化趋势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IgG抗B起始效价为256与512、1024之间的时间变化趋势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相同吸收时相的IgG抗A与抗B吸收效果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依赖微柱凝胶技术条件下,采取37℃2h吸收1次后再结合1次1~2h就能对起始效价小于1024的IgG抗A和抗B能使其充分吸收。
刘峰李归宁李敏芳张敏胡丽华
关键词:微柱凝胶技术IGG抗A效价
意外抗体对ABO血型鉴定的干扰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分析意外抗体在ABO血型鉴定中的干扰作用,为ABO疑难血型鉴定提供思路和对策。方法:对全自动血型仪检测的ABO血型正反定不合的样本结合盐水试管法、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以及病史资料综合分析。结果:26例引起正反定不合的抗体中IgM 18例,IgG 8例,分别是抗-M 10例、抗-Lea 2例、抗-N 1例、抗-P1 2例、抗-JKa 1例、抗-D 2例、抗-E 2例、抗-C 1例、抗-c 1例、抗-Fya 1例、自身抗体3例。结论:IgM和IgG两类意外抗体均能引起ABO血型正反定不合,反定细胞应该选用常见意外抗体对应抗原表位缺失的红细胞。
李敏芳曹奎杰胡丽华
关键词:意外抗体ABO血型鉴定
采用全自动血型仪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调查全自动血型仪在ABO血型鉴定中正反定型不一致的原因,并探讨相应对策。方法结合盐水介质试管法、抗体鉴定结果及病史资料,对全自动血型仪检测的ABO血型正反定不一致的标本进行分析。结果在5 978例血型资料中有27例正反定不一致。其中婴幼儿12例,抗体干扰6例,ABO不相容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后4例,异型输血、类B、亚型、抗原减弱及原因不明各1例。试管法能纠正11例,其中婴幼儿8例,抗体干扰3例。结论血型仪结合试管法有利于纠正全自动血型仪中婴幼儿、冷抗体、M蛋白所致的正反定型不一致。
李敏芳刘峰
关键词:血型鉴定试管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