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冠英

作品数:6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部软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经济管理

主题

  • 4篇旅游
  • 2篇土地利用
  • 2篇旅游经济
  • 1篇山东省旅游
  • 1篇土地利用动态...
  • 1篇土地利用效益
  • 1篇县域
  • 1篇县域土地
  • 1篇县域土地利用
  • 1篇乡村
  • 1篇乡村旅游
  • 1篇乡村旅游开发
  • 1篇旅游产品
  • 1篇旅游产品开发
  • 1篇旅游开发
  • 1篇经济发展
  • 1篇基于GIS

机构

  • 6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旅游职业...
  • 1篇广东省美术设...

作者

  • 6篇李冠英
  • 6篇张建新
  • 4篇刘培学
  • 3篇王小丹
  • 1篇丁洁
  • 1篇王艳
  • 1篇马鑫

传媒

  • 2篇江西农业学报
  • 2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地域研究与开...
  • 1篇商业经济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景区依托型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探讨——以溧阳乡村旅游为例被引量:15
2011年
在总结国内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基础上,以江苏省溧阳市为例,分析了溧阳乡村旅游的发展背景和成功经验,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探讨了景区依托型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模式,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李冠英汤全明张建新刘培学王小丹
关键词:乡村旅游
城市旅游发展动力系统视角下的旅游产品开发——以南京市为例
2011年
以南京市为例构建城市旅游发展驱动力模型判别指标体系,采用AHP法和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得到南京市旅游发展驱动力得分及结构并与理想旅游城市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南京市旅游发展存在旅游产品结构单一、供需脱节、品牌形象缺失等问题.然后提出相应升级方向:塑造鲜明的品牌形象,打造高端旅游产品,挖掘特色产品,添加参与性、体验性要素,引入另类旅游产品,培育生态旅游产品,并注重产品整合和规模效益、集聚效益的发挥.本研究首次将客源地旅游需求系统纳入城中旅游发展驱动力指标体系,利用定量方法分析了南京城市旅游产品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为发达地区面临竞争的旅游城市产品开发研究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李冠英张建新马鑫
关键词:旅游产品开发
南京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关系研究被引量:32
2012年
土地利用效益的耦合程度是评价土地利用是否科学合理的依据之一,也是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分析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耦合关系的基础上,借助系统科学理论与方法,建立南京市土地利用效益间的耦合模型和相应指标体系,利用1999—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南京市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自1999年以来,南京市土地利用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都处于上升状态。(2)土地利用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耦合度α一直处于19.16°~70.65°之间,即处于协调发展阶段。但近几年土地利用效益耦合度居高不下,土地利用效益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
李冠英张建新刘培学王小丹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效益
基于GIS空间分析法的山东省旅游经济发展时空差异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基于山东省旅游经济的相关统计数据,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和技术对山东省2004-2014年旅游经济发展的时程演变和空间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造成区域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时间尺度上,2004-2014山东省旅游经济基本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空间尺度上,山东省17地市的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异格局;造成以上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旅游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等。山东省应综合考虑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注重均衡发展省内交通,挖掘旅游资源,适当引导产业集聚和产业融合,充分发挥旅游业对经济发展的生态效益和带动作用,以此促进山东省的旅游产业的成熟与完善。
丁洁李冠英张建新
关键词:旅游经济
县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差异分析——以江苏省贾汪区、吴江市为例被引量:8
2010年
以江苏省苏北的徐州市赁汪区、苏南的吴江市两个典型的县市级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研究的热点区域,以社会经济土地数据和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依据,采用土地利用相对变化率、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利用程度指数等指标,以及景观生态学中关于结构数量的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1996—2005年间各类用地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情况及其驱动机制作了对比分析,城市化因素、二三产业比重、城乡收入差异、人口密度因素对不同地区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上有较大差异。综合体现不同社会经济因素驱动和影响下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异规律,在苏南向苏北产业转移初期的大背景下为江苏“省直管县”以及类似地区的土地调控差异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刘培学张建新王艳李冠英
关键词:土地利用动态变化
淮海经济区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及发展战略研究
2012年
利用ESDA与统计分析方法,对淮海经济区2003—2009年20个城市国内旅游收入的时间演变和空间差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经济区旅游经济持续增长,总体差异呈现波动减小趋势;2)区域旅游经济集聚性减弱;3)苏北、鲁南、豫东、皖北4地区区间差异减小,区内差异扩大.4)各城市集聚变化较小,没有发生旅游格局的重组,形成以京沪沿线(鲁南、苏北)为主的高一高集聚区和以皖北、豫东为主的低一低集聚区.在此基础上建议构建“一心两轴四节点”的旅游空间结构,提出了促进区域旅游跨越发展的举措.
王小丹张建新刘培学李冠英
关键词:旅游经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