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秀芬

作品数:51 被引量:265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南京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5篇骨质
  • 35篇骨质疏松
  • 27篇骨密度
  • 18篇骨折
  • 12篇干预
  • 11篇跌倒
  • 10篇骨量
  • 8篇跌倒风险
  • 8篇绝经后骨质疏...
  • 7篇椎体
  • 7篇妇女
  • 6篇疏松性
  • 6篇椎体骨折
  • 6篇绝经
  • 6篇骨质疏松性
  • 6篇骨质疏松性骨...
  • 6篇高危
  • 6篇高危人群
  • 5篇绝经后
  • 5篇绝经后妇女

机构

  • 49篇南京大学医学...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复旦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南京市口腔医...
  • 1篇盱眙县中医院
  • 1篇昆山市中医院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 1篇昆明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市高淳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山西白求恩医...

作者

  • 50篇朱秀芬
  • 46篇林华
  • 29篇陈新
  • 9篇黄淑纾
  • 8篇沈玉梅
  • 8篇吴秋华
  • 8篇张国琴
  • 7篇范璐
  • 7篇刘畅畅
  • 6篇张咏梅
  • 6篇钱程
  • 5篇包丽华
  • 5篇杨莉
  • 4篇韩祖斌
  • 3篇柳剑
  • 2篇李卫国
  • 2篇杨海明
  • 1篇王铁梅
  • 1篇章振林
  • 1篇徐又佳

传媒

  • 10篇中华骨质疏松...
  • 7篇中国骨质疏松...
  • 6篇第六届国际骨...
  • 5篇中华健康管理...
  • 4篇实用老年医学
  • 2篇第十一届中国...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第四届中华骨...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自主创新与持...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8
  • 5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10篇2009
  • 10篇2008
  • 6篇2007
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成形术后新骨折发生的分析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新骨折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29名胸腰椎脆性骨折经皮单椎体成形术的绝经后妇女被分成两组,14名伴术后椎体新骨折发生者为新骨折组,另15名术后未有新骨折发生者为对照组。分析内容包括:年龄,体质指数,骨折史,代谢性疾病及其治疗史,抗骨质疏松治疗,腰背支具使用,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甲状旁腺激素和血钙磷水平,椎体成形术后时间等。结果新骨折组与对照组比较,下列项目有统计学差异,体质指数显著降低(P=0.027),腰椎骨密度显著下降(P=0.015),髋部骨密度显著下降(P=0.037),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7)。骨折史,代谢性疾病及其治疗史,抗骨质疏松治疗,腰背支具使用亦影响新骨折的发生。另外,新骨折组14例中有12例(86%)的新骨折发生在椎体成形术后的6个月内,14例中有10例(71%)为邻近椎体成形术椎体骨折。结论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新骨折发生有三分之二发生在成形术的邻近椎体,新骨折发生受到体质指数,骨折史,代谢性疾病及其治疗史,抗骨质疏松治疗,腰背支具使用,腰椎和髋部骨密度等因素影响。
林华包丽华朱秀芬陈新张咏梅韩祖斌
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人群跌倒风险、骨密度、肌力和体脂的相关性被引量:32
2017年
目的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人群的骨密度与跌倒风险、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肌力、体脂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4 632例社区45岁以上绝经后女性的问卷调研及骨密度筛查,筛查出既往有脆性骨折史的骨质疏松性骨折人群。测定骨质疏松性骨折人群的骨密度、身高、体质量、跌倒风险、肌力和腹部脂肪含量。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跌倒指数、体脂含量、年龄、身高、体质量、BMI与骨密度(bone mass density,BMD)之间的相关性。BMD校正年龄、身高、体质量、BMI、体脂含量,采用ANCOVA分析跌倒指数对BMD的影响;校正年龄、身高、体质量、BMI、跌倒指数,分析体脂含量对BMD的影响。结果对筛查出的839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的BMD、BMI、跌倒风险、腹部体脂含量、肌力等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性骨折人群BMI、跌倒指数、肌力与BMD均显著相关(BMI r=0.161,跌倒指数r=0.238,肌力r=0.198,P均<0.001)。BMI、肌力、跌倒风险与BMD呈正相关;校正年龄、身高、体质量、BMI等因素,采用ANCOVA分析跌倒指数与BMD无显著相关(F=1.011,P>0.05)。结论跌倒风险和低BMD为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本研究显示体脂含量与BMD呈显著相关性。
朱秀芬彭志坚Brian Lin马大年陈新杨海明林华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肌力跌倒风险体脂含量
胰岛素对糖尿病鼠骨量和骨生物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骨量和骨生物力学方面的影响。方法将42只雄性SD大鼠分成正常组、糖尿病组和胰岛素治疗组,3个月后处死,测定股骨干及骺端骨量,并对股骨及腰椎进行生物力学测试,评价。结果与正常组比较,糖尿病组骨量明显降低;股骨极限抗弯承载力、腰椎极限抗压承载力和极限抗压强度均显著下降(P<0.01),弹性模量无明显变化。与糖尿病组比较,胰岛素治疗组骨量增加,股骨极限抗弯承载力、腰椎极限抗压承载力和极限抗压强度提高,但弹性模量异常增高(P<0.01)。结论胰岛素可显著增加糖尿病鼠松质骨骨量;明显提高其骨骼的抗压、抗弯能力,但同时出现了腰椎脆性增加的不良作用。
林华朱秀芬陈新韩祖斌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骨量生物力学
分娩后骨质疏松及其治疗:31例临床报告
2010年
目的评价31例分娩后出现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表现和抗骨质疏松治疗效果。方法将31例分娩后出现骨质疏松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阿仑膦酸钠组,16例,接受阿仑膦酸钠(福善美)70 mg,1次/周治疗;阿法骨化醇组,15例,接受阿法骨化醇(阿法迪三)0.25μg,2次/d治疗。31例患者均口服元素钙600 mg和维生素D 125 IU(钙尔奇D)600 mg,1次/d。以腰背痛和骨密度变化为观察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半年、1年和2年随访时进行骨密度测定和X线胸腰椎正侧位摄片。结果阿仑膦酸钠组入组16人,治疗2年最终随访12人。阿法骨化醇组入组15人,治疗2年最终随访11人。经4周治疗后2组患者的腰背疼痛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阿仑膦酸钠组患者治疗半年后腰椎骨量[(0.768±0.183)g/cm^2]与治疗前[(0.739±0.140)g/cm^2])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股骨颈骨量[(0.750±0.227)g/cm^2]与治疗前[(0.728±0.175)g/cm^2]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法骨化醇组患者治疗1年后腰椎骨量[(0.785±0.214)g/cm^2]与治疗前[(0.752±0.167)g/cm^2]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年后股骨颈骨量[(0.761±0.243)g/cm^2)]与治疗前[(0.743±0.191)g/cm^2]比较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哺乳期出现反复持续的腰背疼痛。分娩后哺乳的前5个月是骨丢失的高峰期,分娩后骨质疏松症患者服用活性维生素D和双膦酸盐后骨量明显改善,并以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效果显著。
林华包丽华朱秀芬陈新钱程
关键词:妊娠骨质疏松阿仑膦酸钠
绝经后女性椎体骨折与髋部骨密度及年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分析绝经后女性椎体骨折与髋部骨密度、年龄、身高、体质量及体质量指数(BMI)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我院骨质疏松门诊就诊的绝经后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年龄、身高、体质量和髋部(全髋、股骨颈)骨密度(BMD)值,并通过胸腰段X线侧位片评估椎体形态,计算出反映脊柱椎体骨折总和的脊柱畸形指数(SDI)。对椎体骨折组和无椎体骨折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SDI与年龄、身高、体质量、BMI及髋部BMD之间的相关性,具有显著相关性的因素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213例患者入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组114例(53.52%),无椎体骨折组99例(46.49%),骨折涉及278个椎体,发生频率前5位的椎体依次为:L1(51次,18.35%)、T12(48次,17.27%)、T11(45次,16.19%)、L4(29次,10.43%)、T7(28次,10.07%)。根据髋部BMD进行骨量评估,椎体骨折组骨质疏松50例(43.86%),骨量减少63例(56.14%),无椎体骨折组骨质疏松23例(23.23%)。椎体骨折组较无椎体骨折组具有较高的年龄、较低的身高及较低的全髋和股骨颈B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在体质量及BMI方面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身高、BMI及全髋和股骨颈BMD与SDI显著相关,其r值依次为0.361、-0.334、0.179、-0.409、-0.364,P均<0.001。进一步行线性回归分析,各因素对SDI影响程度大小依次为全髋BMD、身高、股骨颈BMD、年龄及BMI。结论骨量丢失、增龄是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的危险因素。
曹威朱秀芬陈新林华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椎体骨折髋部骨密度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可控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相关可控风险因素,提示管理可控风险因素的临床价值.方法 绝经后女性626例,收集患者年龄、身高、体重、腰椎和髋部骨密度值及腹部体脂含量等信息,采用Tetrax平衡测试系统评估跌倒风险.通过胸腰段X线侧位片将患者分为椎体骨折组和无椎体骨折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并采用Spearman检验,分析椎体骨折与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MI)及骨密度、跌倒风险、体脂含量等可控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椎体骨折组328例,无椎体骨折组298例,骨折涉及426个椎体.椎体骨折组与无椎体骨折组比较,椎体骨折组具有年龄大[(68.67±9.29)岁比(63.04±9.30)岁]、身高矮[(151.10±4.39)cm比(154.90±5.86)cm]、骨密度低[腰椎骨密度(0.85±0.16)g/cm2比(0.93±0.17)g/cm2,全髋骨密度(0.72±0.18)g/cm2比(0.81±0.13)g/cm2]及腹部脂肪含量高[(41.30±5.20)%比(36.30±5.90)%]、跌倒风险高(41.38±25.79比36.20±26.22)的特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身高、BMI、腹部体脂含量、跌倒风险腰椎和全髋骨密度与椎体骨折显著相关,r值依次为0.358、-0.323、0.169、0.186、0.135、-0.398、-0.364(P均〈0.001).结论 骨量丢失、跌倒风险增高、腹部脂肪含量增加是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重要可控风险因素.
朱秀芬何占德Brian Lin曹威陈新杨海明林华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骨密度体脂肪率意外跌倒
生活方式调整干预绝经后骨量减少
目的评价有氧运动及钙和维生素D补充等生活方式调整干预绝经后骨量减少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8—65岁的240名绝经后骨量减少妇女随机分为生活方式干预组(A组)和对照组(B组),A组干预内容包括平衡饮食,日晒(每天30m-2h...
林华陈新朱秀芬沈玉梅张国琴杨莉吴秋华
关键词:干预骨量减少骨密度
文献传递
骨化三醇和平衡训练及肌力锻炼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女性跌倒风险的作用被引量:13
2012年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跌倒风险的干预效果。方法2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或骨量减少妇女,平衡测试提示跌倒中高风险,随机分成A、B两组进行跌倒风险干预。A组干预内容包括,骨化三醇0.25μg,1次/d;跌倒风险和骨质疏松教育;平衡训练;下肢肌力锻炼。B组,骨化三醇0.25μg/d。所有患者每天均补充元素钙600mg和维生素D125IU。评价指标包括跌倒指数、骨密度、血钙磷及不良反应观察。结果干预3个月后,两组患者跌倒指数较干预前自身比较均明显下降(A组t=2.16,P=0.03;B组t=2.08,P=0.04),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干预6个月后,两组患者跌倒指数继续下降,A组患者跌倒指数下降明显,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P=0.04);干预1年后,A组跌倒指数较B组进一步降低(t=2.66,P=0.01)。结论活性维生素D干预3个月即可有效地降低绝经后骨质疏松及其高危人群的跌倒风险,干预12个月可同时提高腰椎骨密度;联合定期的患者教育、平衡训练和肌力锻炼等健康管理措施,跌倒风险干预的有效性和依从性将进一步提高。
林华朱秀芬陈新钱程范璐黄淑纾刘畅畅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密度骨化三醇跌倒风险
腰椎体松质骨CT值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3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常规腹部CT检查获得的腰椎体松质骨CT值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17例在我院行常规腹部CT平扫的60岁以上伴有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女性病人为骨折组,另纳入21例年龄、BMI相匹配的无骨折女性病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单ROI法获得病人L1椎体松质骨的CT值,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获得L1椎体的骨密度T值。比较2组L1椎体CT值和骨密度T值的差异并分析其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松质骨CT值及骨密度T值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 2组病人的L1椎体CT值与骨密度T值均呈正相关(r=0. 879、0. 452,P <0. 05)。骨折组的L1椎体CT值和骨密度T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L1椎体松质骨CT值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AUC为0. 936(95%CI:0. 806~0. 989,P <0. 001),cut-off值为77 Hu,敏感度为0. 824,特异度为1. 000;骨密度T值诊断骨质疏松性骨折的AUC为0. 884(95%CI:0. 738~0. 965,P <0. 001),cut-off值为-2. 2,敏感度为0. 882,特异度为0. 905。两种方法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的鉴别诊断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腰椎体松质骨CT值可用于鉴别诊断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王冬梅朱秀芬牡丹杨献峰常莹周晋李宝新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双能X线骨密度仪计算机断层成像
伊班膦酸钠干预绝经后骨质疏松骨量的研究
2009年
目的评价伊班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骨量变化的作用。方法32例年龄47~80岁的绝经后骨质疏松妇女,腰椎、股骨颈或股骨总量骨密度T值≤-2.5SD,予以口服伊班膦酸钠150mg,每月1次,每天服用钙剂0.5g,治疗时间1年,治疗前后测量腰椎及髋部骨密度,评价伊班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骨量变化的作用。结果伊班膦酸钠治疗半年后,患者腰椎骨量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lt;0.05),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有较好的耐受性和持续性。结论伊班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能显著改善患者骨量,临床使用安全、方便。
包丽华林华李永军朱秀芬张克勤徐兆强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密度伊班膦酸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