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志华

作品数:48 被引量:411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0篇肿瘤
  • 19篇食管
  • 17篇细胞
  • 16篇小细胞
  • 16篇非小细胞
  • 16篇肺癌
  • 14篇预后
  • 11篇食管癌
  • 11篇细胞肺癌
  • 11篇小细胞肺癌
  • 11篇非小细胞肺癌
  • 11篇肺肿瘤
  • 10篇手术
  • 9篇食管肿瘤
  • 8篇切除
  • 8篇淋巴
  • 8篇内镜
  • 8篇超声
  • 8篇超声内镜
  • 6篇组织芯片

机构

  • 46篇中山大学
  • 2篇汕头市中心医...
  • 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汕头市第二人...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48篇朱志华
  • 32篇戎铁华
  • 23篇傅剑华
  • 15篇杨弘
  • 12篇曾灿光
  • 12篇张仕义
  • 11篇龙浩
  • 11篇张兰军
  • 11篇张旭
  • 9篇林鹏
  • 9篇胡祎
  • 8篇苏晓东
  • 7篇张蓬原
  • 7篇郑斌
  • 6篇余辉
  • 6篇马国伟
  • 6篇吴秋良
  • 6篇黄伟钊
  • 6篇王欣
  • 6篇胡袆

传媒

  • 12篇癌症
  • 3篇中华肿瘤杂志
  • 3篇第四军医大学...
  • 2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模式识别与人...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 1篇第八届中国肿...
  • 1篇第五届中澳纽...
  • 1篇二零零六年广...
  • 1篇中国第二届国...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2
  • 3篇2010
  • 3篇2009
  • 8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 1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2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内镜和CT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4
2008年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和CT检查对食管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于2002年7月至2004年1月对51例食管癌手术患者行术前EUS和CT及术后病理检查,将EUS和CT分期结果和手术病理分期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EUS检查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2.4%(42/51)和88.0%(45/51);CT检查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52.9%(27/51)和51.0%(26/51);EUS与CT联合检查T、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6.3%(44/51)和90.2%(46/51)。(2)3种检查方式分期结果与病理分期结果的一致性统计结果:EUS检查T、N分期的Kappa分别为0.700(P〈0.001)和0.763(P〈0.001);CT分别为0.275(P=0.002)和0.006(P=0.964);EUS加CT则分别为0.769(P〈0.001)和0.801(P〈0.001)。(3)各组间差异的统计结果:EUS与CT比较,PT=0.001(X^2=10.079),PN〈0.001(X^2=16.730);EUS加CT与EUS比较,PT=0.586(X^2=0.297),PN=0.750(X^2=0.102)。结论EUS对食管癌术前T、N分期诊断准确率较高,诊断价值优于CT;EUS与CT联合应用未能显著提高食管癌T、N分期的诊断准确率。
胡祎傅剑华戎铁华杨弘黄伟钊王耿郑斌朱志华
关键词:食管肿瘤腔内超声检查体层摄影扫描仪肿瘤分期
一种海绵城市水文计算方法
本发明涉及水文计算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海绵城市水文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研究区设定时限内的与降雨相关的基础数据;S2.结合所采集的数据,构建适于研究区域的SWMM模型;S3.构建不同降雨情景,结合SWMM...
陈晓宏朱志华谢璐
文献传递
体外药敏实验指导下的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观察乳腺癌组织对常用的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乳腺癌患者的临床及病理情况与肿瘤组织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是否相关,并根据药敏结果,制订出术后化疗方案,并与经验化疗方案作随机对照,观察能否提高生存率。【方法】1996年3月至2001年9月在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胸外科治疗的108例乳腺癌患者被随机分为体外药敏实验组52例和经验对照组56例。实验组病人的术后肿瘤标本行四唑蓝快速比色(MTT)法体外药敏实验,并在术后根据结果选择敏感药物组成方案进行化疗,对照组病人不行体外药敏实验,按经验选择化疗方案。体外药敏实验采用滤纸支持组织块培养、MTT 染色图像分析作终点测定的方法,测定选择阿霉素(ADM),5-氟尿嘧啶(5-FU),长春新碱(VCR),丝裂霉素 C(MMC),长春碱酰胺(VDS),顺铂(DDP),鬼臼乙叉甙(VP-16),博莱霉素(BLM),噻替派(TSPA),甲氨喋呤(MTX)10种化疗药物对乳腺癌组织的抑制率,并对两组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 MTT 体外药敏实验中,ADM,MMC,VDS,DDP,TSPA,MTX 对肿瘤组织的平均抑制率均>30%,优于5-FU,VCR,VP-16和 BLM。乳腺癌患者不同的月经状态、雌激素受体(ER)状态、孕激素受体(PR)状态、腋窝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和病理类型与乳腺癌组织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关系。在生存分析中,实验组3年总生存率为83%,对照组为71%,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 MTT 体外药敏实验中,ADM,MMC,VDS,DDP,TSPA,MTX 为比较敏感的药物。乳腺癌患者不同的临床和病理情况与乳腺癌组织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无明显关系。体外药敏实验组的3年总生存率与经验对照组相比未发现明显的优势,需要更长时间的随访观察及更深入的研究。
林勇斌梁颖曾灿光梁永钜戎铁华朱志华汪道峰张仕义
关键词: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药物敏感试验MTT试验
Cyclin D1在食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2006年
【目的】检测食管癌中CyclinD1的表达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运用RT-PCR与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检测CyclinD1在食管癌组织、配对的邻近食管上皮中的表达状态。分析探讨CyclinD1的表达状态与食管癌临床和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61%和35%的病例分别在食管鳞癌及其邻近上皮组织中显示CyclinD1表达增加。食管癌组织与其邻近的上皮组织之间CyclinD1的表达具有显著差异(!2=8.776,P<0.01)。不同T分期的肿瘤组织中CyclinD1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T3+T4期的表达率为70%,T1+T2期的表达率为40%(T3+T4vsT1+T2,!2=5.363,P<0.05);在T3期的表达率为70%,T1期的表达率为30%(T3vsT1,!2=4.646,P<0.05)。【结论】CyclinD1可能是参与食管癌化的分子标志物,并且可能是区分不同食管癌T分期的有价值的分子标志物。
张旭黄晓平马国伟苏晓东朱志华戎铁华
关键词:食管肿瘤CYCLIND1组织芯片分子标志物
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价值
背景和目的胸导管结扎术是食管癌切除术中预防和治疗乳糜胸的常用方法,但对于预防乳糜胸的作用存在争议,且胸导管结扎术对食管癌术后其它的并发症及预后影响的研究很少,本研究目的是评价预防性胸导管结扎术对预防乳糜胸的作用及其对并发...
傅剑华胡袆黄伟钊杨弘朱志华
文献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学异质性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采用肺癌组织大切片和免疫组化的检测方法,进一步了解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异质性的情况。[方法]收集98例经外科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肺叶标本,按肿瘤的最大径面取材,制成大切片,HE染色后,按WHO(2004)肺癌组织学分类进行观察和诊断;用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的Syn和CgA表达情况。[结果]54例(55.1%)表现为单一组织类型,其中鳞癌20例,腺癌34例。12例(12.2%)癌表现两种或三种亚型;32例(32.7%)表现出两种或以上组织类型,其中腺鳞癌24例(占24.5%);44例(占44.9%)伴有神经内分泌分化;根据光镜下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63例(64.3%)表现出肿瘤的异质性。[结论]异质性常见于非小细胞肺癌中。病理组织大切片能更全面了解肺癌异质性的表现。
苏晓东吴秋良张旭朱志华张冬坤曹云戎铁华
关键词:病理学
超声内镜和CT对食管癌手术切除的临床价值
背景和目的:食管癌治疗首选手术,能否根治性切除是影响其预后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食管癌外侵是影响手术根治切除的主要原因,其中以主动脉和气管支气管受侵最为常见。准确术前分期是选择食管癌合理手术适应症的关键。超声内镜(EUS...
胡祎傅剑华黄伟钊杨弘王耿郑斌朱志华
关键词:食管癌超声内镜CT手术切除术前诊断
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外科治疗与预后分析被引量:11
2008年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切除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1月至1998年12月716例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手术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538例,女性178例;年龄24~78岁,中位年龄57岁。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用Logrank检验,采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总的1、3、5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82.9%、44.3%、34.2%和25.7%。Ⅰ期、ⅡA期、ⅡB期和Ⅲ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0%、51.2%、19.7%和13.3%。术后复发转移151例,占21.1%;其中ⅡA期、ⅡB期和Ⅲ期复发患者3年内复发率分别为84.2%、91.7%和90.0%。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淋巴结转移区域数、组织分化、手术切缘和肿瘤复发均为预后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和肿瘤复发是食管癌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胸段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术后生存率的独立影响因素有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和肿瘤复发。手术是Ⅰ~ⅡA期食管癌的主要治疗方法,ⅡB~Ⅲ期食管癌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张冬坤苏晓东龙浩林鹏傅剑华张兰军马国伟朱志华戴云戎铁华
关键词:食管肿瘤外科手术预后
Survivin蛋白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7
2007年
背景与目的:Survivin作为凋亡蛋白抑制家族成员,在多种肿瘤组织中出现高表达。本实验研究Survivin蛋白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预后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213例NSCLC的肿瘤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表达,并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NSCLC组织中免疫组化染色Survivin阳性细胞百分率>10%者193例(90.6%);Survivin蛋白低表达(≤75%)170例,高表达(>75%)43例。Survivin蛋白在细胞核与细胞浆内均有表达。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Survivin蛋白表达无预后意义(P>0.05),肿瘤直径≤3cm的肺小腺癌组生存曲线提示Survivin蛋白低表达组与高表达组比较具有生存优势,但两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NSCLC中Survivin蛋白表达的预后意义尚不明确。
朱志华杨弘傅剑华胡祎马芸吴秋良戎铁华汪道峰
关键词:肺肿瘤预后SURVIVIN
凋亡相关基因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06年
背景与目的:手术后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预后与众多因素有关,凋亡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检测凋亡基因Survivin、Bcl-2、Bax和Fas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和预后价值。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15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及20例肺非肿瘤组织中Survivin、Bcl-2、Bax和Fas的表达,并进行5年生存率的多因素分析。结果:115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urvivin、Bcl-2、Bax、Fas的表达率分别为62.61%(72/115)、49.57%(57/115)、31.30%(36/115)和46.96%(54/115),与其在肺非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为10.00%(2/20)、15.00%(3/20)、65.00%(13/20)、80.00%(16/20),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5年生存率的多因素分析:TNM分期与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是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独立预后因素(P<0.01),Survivin阳性组的术后生存时间[(33±7)个月]与阴性组术后生存时间[(52±9)个月]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凋亡相关基因可能对肿瘤的发展与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TNM分期与Survivin基因的阳性表达是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
汪道峰曾灿光林勇斌侯景辉朱志华
关键词:肺肿瘤凋亡相关基因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