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广宇
- 作品数:49 被引量:180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河北省交通厅科学技术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基线漂移校正的旅行时间预测模型被引量:1
- 2016年
- 路段旅行时间及其预测值是管理部门实施交通流组织,提供交通信息服务的重要依据,也是出行者合理选择出行路径的重要参考.文中基于浮动车检测数据研究了路段旅行时间的计算算法及数据预处理方法;分析了旅行时间序列中的基线漂移现象,并运用小波分析法给出了基线漂移的校正方法以达到对时间序列降噪处理的目的;最后,基于自回归移动平均法建立了路段旅行时间的预测模型,并选取实际数据验证了文中模型的有效性和精确性.
- 朱广宇杜崇张彭
- 关键词:浮动车旅行时间预测小波分析
- 基于T-S模型的交通状态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建模与仿真被引量:4
- 2012年
- 针对交通状态的识别诊断问题,引入驾驶人对交通拥堵程度的感知评价作为模型的学习目标,并建立了基于T-S(Takag-i Sugeno)模型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模型.通过仿真,证明所建立的模型具有较快的收敛速度与较高的识别精度,对交通状态的识别问题研究具有一定的泛化能力和较强的应用效果.
- 朱广宇刘克乔梁
- 关键词:T-S模型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
- 城市道路可变信息标志的国家标准设计研究被引量:7
- 2012年
- 分析了我国现行国家标准GB 5768、GB/T 23828和GB 23826中,有关可变信息标志的一些主要内容及规范,对可变信息标志国家标准的文本结构及内容进行了分析,提出并研究了可变信息标志设计中需要关注的问题,包括可变信息标志的分类、屏面要素设计、位置设置等,本文研究可以为推进可变信息标志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 朱广宇蔺昊天魏婧郑佳代如昱
- 关键词:图形化设计
- 居住区噪声模拟软件初步实现
- 2008年
- 基于CAD二次开发技术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方法,研究了居住区噪声模拟软件的系统框架和结构,利用Visual Basic的ActiveX Auto-mation技术,初步开发了基于AutoCad的居住区噪声模拟软件,改软件在输入必要的环境条件和各对象参数后,可自动进行居住区噪声模拟计算,以表格和等声级图等形式输出噪声预测值。本软件可以为新建小区提供声环境评估依据,为既有居住区声环境评价和改造提供依据。
- 时红霞赵璐朱广宇
- 关键词:居住区噪声
- 城市交通诱导上端系统设计
- 2006年
- 城市交通诱导系统是提升城市道路交通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给出了交通诱导的框架体系模型,然后对其上端系统进行了详细的需求分析,根据数据发生、采集、处理的流程,设计了系统的数据流程模型,并据此对其软件。
- 李悦朱广宇申金升
- 关键词:交通诱导系统交通诱导诱导信息
- 交通诱导室外屏的网络化控制系统
- 本发明提出一种交通诱导室外屏的网络化控制系统,以分布式以太网为系统的基础架构,设置监控中心,根据城市的行政区域划分交通诱导室外屏的所属区段,各区段内的室外屏由监控分中心控制,相互之间不受干扰,并通过交换服务器进行协调,构...
- 关伟朱广宇李小强
- 文献传递
- “十一五”时期北京城市交通发展科技需求分析
- 2006年
- 本文根据北京城市交通和交通科技发展的现状分析,结合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基本目标与重点任务,围绕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以智能化为核心,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基于综合信息平台的智能交通系统、电子政务等几个方面,对“十一五”期间北京城市交通发展的主要科技需求进行了分析。
- 朱广宇
- 关键词:智能交通电子政务
- 电动汽车信息采集与无线传输装置
-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车载信息采集与无线传输装置,该装置不仅具有普通车载信息系统定位通信导航的功能,而且能够采集电动汽车车辆自身和电池有关的信息,并将信息无线发送给远程的监控中心,为车辆的可靠稳定运行提供保障。装置主要包括:基...
- 关伟毕军卫振林朱广宇黄爱玲李宝文薄燕军
- 文献传递
- 交通信息影响驾驶人在途路径选择的关键因素及分析被引量:3
- 2016年
- 通过分析提出交通阻抗、驾驶人对交通信息的信任程度是影响驾驶人在途决策的主要因素,而且在需求一定的情况下,信息发布率对决定交通阻抗有重要作用;分析交通信息对交通阻抗的影响机理,同时,基于驾驶人对交通信息的信任度对其路径选择决策的影响进行建模分析。引入交通信息发布率的概念,对交通信息与交通阻抗的关系进行定量建模,分析结果对于交通管理部门评价交通信息服务质量,制定交通流诱导、控制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 朱广宇吴冕张彭
- 关键词:交通诱导信息信任度
- 基于灰色熵权模型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运营风险动态评价被引量:6
- 2020年
- 随着运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变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会呈现不同的运营风险。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历史运营事故的致因分析,从人员、设备、管理和环境4个方面构建站点运营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灰色理论和熵权模型,提出一类站点运营风险的动态评价方法。对指标进行经典域划分后,利用灰色熵权模型计算指标权重,利用灰色关联度方法计算评价指标时间激励因子,进而获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运营风险的综合评价值,并确定站点运营的风险等级。算例分析的结果表明,基于灰色熵权模型构建的城市轨道交通站点运营风险动态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刘兵张彭朱广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