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小寒

作品数:24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科技部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药物
  • 4篇细胞
  • 3篇凋亡
  • 3篇心肌
  • 3篇心肌梗塞
  • 3篇中毒
  • 3篇疗效
  • 3篇疗效观察
  • 3篇内镜
  • 3篇溃疡
  • 3篇肌钙蛋白
  • 3篇急性
  • 3篇胶囊内镜
  • 3篇梗塞
  • 3篇氟马西尼
  • 3篇钙蛋白
  • 3篇苯二氮
  • 2篇心肌梗死
  • 2篇血清
  • 2篇药物中毒

机构

  • 14篇中南大学湘雅...
  • 9篇湖南医科大学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 1篇岳阳职业技术...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常德市第一人...
  • 1篇湖南省保靖县...

作者

  • 24篇朱小寒
  • 6篇凌奇荷
  • 5篇刘斌
  • 4篇霍继荣
  • 3篇谭茗月
  • 3篇徐赛群
  • 3篇周安
  • 2篇欧阳春晖
  • 2篇吴小平
  • 2篇卢放根
  • 2篇程宗勇
  • 2篇范晓
  • 2篇贺志飚
  • 2篇李金秀
  • 1篇刘菊英
  • 1篇张亮宇
  • 1篇曹芊民
  • 1篇卿笃信
  • 1篇张志光
  • 1篇蒋渝

传媒

  • 5篇中国现代医学...
  • 4篇湖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普通外科...
  • 2篇中国危重病急...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华急诊医学...
  • 1篇医学与社会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中华消化内镜...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当代医师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岳阳职业技术...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0
  • 1篇198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细胞刺激生长因子(HSS)治疗肝硬化近期临床疗效观察
1997年
凌奇荷卿笃信霍继荣朱小寒邹斌刘斌林礼茂
关键词:肝硬变肝细胞
胶囊内镜在研究全消化道转运时间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09年
胃肠道转运功能的研究以往常借助于不透X线标记物、核素扫描、乳果糖呼气法等方法,这些方法或不符合生理情况,或需暴露于放射性物质下,所取得的也是间接数据,其定位精确度尚值得商榷。胶囊内镜具有较前不同的特点:它在检测过程中不被消化,无刺激性,完全按照消化道生理蠕动前行,摄取黏膜病变,同时可精确计算通过各段消化道的时间,取得消化道转运时间的直接数据;通过胶囊内镜分析胃肠道通过时间,为功能性胃肠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张洁朱小寒欧阳春晖霍继荣
关键词:胶囊内镜转运时间放射性物质胃肠道转运功能核素扫描
波利特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2003年
目的 :为了观察新型质子泵抑制剂波利特 (雷贝拉唑钠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经本院胃镜确诊的门诊及住院的 87例消化性溃疡伴HP感染患者 ,随机分成波利特治疗组和奥美拉唑对照组 ,治疗组给予波利特 10mg ,qd ,,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 2 0mg ,qd ,疗程 2周 ,两组另加阿莫西林 0 .5tid ,甲硝唑0 .2tid ,疗程均为 1周。结果 :治疗后第 1天上腹痛的缓解率波利特组高于奥美拉唑组 ,但统计学无显著性差异(P >0 .0 5 ) ;两组对反酸及上腹烧灼症状的缓解率差异无显著性。消化性溃疡的愈合率 :两组对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溃疡的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 (分别为 94 .1%vs 90 .9% ;及 90 .9%vs 88.9% ,P >0 .0 5 )。两组HP的清除率均为 10 0 %。两组HP的根除率均达 90 %以上 ,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波利特加抗菌素能有效的治疗消化性溃疡 ,且无明显的副反应发生 ,病人的依从性好。
汪春莲霍继荣吴小平刘斌朱小寒欧大联凌奇荷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疗效观察
氟马西尼治疗急性苯二氮类药物中毒的疗效观察
2000年
目的;探讨氟马西尼在逆转急性苯二氮(艹卓)药物(BZDs)中毒所致意识障碍方面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方法将126例患者分为氟马西尼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均为63例。疗效分析采用修改的Glasgow昏迷量表(MGCS)和观察者对患者的机敏力/镇静程度评判量表(OAA/S)。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MGCS得分均较治疗前增加,但氟马西尼组增加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氟马西尼治疗对急性BZDs中毒确有不同程度的症状逆转作用,且没有严重的副反应。
朱小寒李金秀贺志飚范晓
关键词:氟马西尼药物中毒疗效观察
α-鹅膏毒肽的研究和哲学思考被引量:2
2004年
α 鹅膏毒肽是存在于鹅膏菌属真菌中的一种毒素 ,常常引起人和动物的中毒与死亡。长期以来 ,肝细胞坏死被认为是α 鹅膏毒肽作用的主要机制 ,但新近的一些研究提示 :该毒素尚可能具有引起小鼠肝细胞凋亡的潜在作用。这种作用如果存在 ,意味着其有可能被用于肝脏肿瘤的治疗。毒素是一种有害物 ,而药物则是具有应用价值的物质。从哲学的观点来看 ,任何事物都具有正反两方面的作用 。
徐赛群朱小寒
关键词:哲学思考凋亡
α-鹅膏蕈碱诱导小鼠肝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 探讨α 鹅膏蕈碱 (α amanitinAMA)是否可诱导在体小鼠肝细胞凋亡 ,以及可能的剂量依赖性效应和时间依赖性效应。方法  3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白鼠被分为 6组 ,每组 5只。A组经腹腔注射生理盐 ,B ,C ,D组分别经腹腔注射AMA 0 8,1 2 ,2 0 μg/g (体重 ) ,观察终止时点为 2 4h ,用于观察肝细胞凋亡剂量依赖性效应。E和F组经腹腔注射AMA 2 0 μg/g (体重 )。观察终止时点为 16h和 36h ,与A和D组一起用于对凋亡的时间依赖性效应进行分析。采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和TUNEL法检测小鼠肝细胞是否存在凋亡以及凋亡的效应。结果 实验组小鼠肝脏切片中均出现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 ,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DNA“梯带” ,TUNEL检测可见细胞核着色呈棕黄色的凋亡细胞。从剂量依赖性效应分析 ,A~D组的肝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 1 0 8% ,4 88% ,7 36 %和 9 2 0 % ,差异具有显著性(P <0 0 5 )。从时间依赖性效应分析 ,A ,E ,D和F组的肝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 1 0 8% ,5 6 8% ,9 2 0 %和14 4 4 %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α 鹅膏蕈碱能诱导小鼠肝细胞凋亡 ,并且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效应 。
徐赛群朱小寒刘斌程宗勇
关键词:肝细胞凋亡鼠肝小鼠腹腔注射体重琼脂糖凝胶电泳
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4
2003年
目的 :探讨血清 腹水白蛋白梯度 (SAAG)的诊断价值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腹水患者 1 36例。其中肝硬化 (A组 ) 4 2例 ,原发性肝癌 (B组 ) 2 0例 ,自发性腹膜炎 (C组 ) 1 0例 ,结核性腹膜炎 (D组 ) 4 0例 ,腹膜转移癌 (E组 )2 4例。A ,B ,C三组均具有门静脉高压的病理学基础。分别于治疗前穿刺取腹水送检相应指标。结果 :A ,B和C组的腹水总蛋白的浓度均 <2 5g/L ,而D和E组均 >2 5g/L。A ,B和C组的SAAG均≥ 1 1g/L ,D和E组SAAG则均 <1 1g/L。合并A ,B ,C组为高SAAG(≥ 1 1 .0g/L)组和合并D ,E为低SAAG(<1 1 .0g/L)组后进行组间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1 )。A ,B和E组的多形核白细胞计数 (PMN)均 <2 5 0× 1 0 6/L ,C和D组均 >2 5 0× 1 0 6/L ,但C组和D组比较 ,差异没有显著性 (P =0 .6 6 2 )。结论 :SAAG能反映腹水患者是否存在门静脉高压的病理学基础 ,PMN计数能反映是否存在感染。结合SAAG和PMN两种指标 ,能有效提高腹水检测的诊断价值。因此 。
朱小寒刘斌程宗勇
关键词: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门静脉高压病理学
肌钙蛋白Ⅰ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1999年
朱小寒周安谭茗月
关键词:心肌梗塞血清诊断
鹅膏毒素诱导小鼠肝细胞凋亡的DNA凝胶电泳分析被引量:8
2001年
研究鹅膏毒素致肝损害的机理 ,对小白鼠腹腔注射鹅膏菌毒素 ,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研究肝细胞凋亡 .结果 :注毒小鼠肝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DNA梯形带 (DNALadder) ,对照组小鼠的肝细胞未出现该特征 .说明受毒小鼠肝细胞被诱导凋亡 .
刘建强张志光蒋盛岩朱小寒
关键词:细胞凋亡DNA
尼曼-匹克病一例被引量:1
2002年
朱小寒周伏喜凌奇荷
关键词:肝脾肿大病例报告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尼曼-匹克病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