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圆圆
- 作品数:11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造纸废弃物麦草废渣高温自水解预处理对酶水解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5年
- 对造纸废弃物麦草废渣进行高温自水解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麦草废渣进行组成分析和酶解,以纤维素和木聚糖的酶解得率为考核指标,研究了不同自水解预处理条件对麦草废渣酶解的影响。研究表明,预处理后麦草废渣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结构均发生了改变,纤维素的含量增加,比表面积增大且促进了纤维素的酶解。酶解结果显示,温度对预处理麦草废渣的酶水解得率有着极其显著的影响。以200℃自水解预处理60 min的麦草废渣为酶水解底物(质量浓度50 g/L),添加纤维素酶35 FPIU/g(以纤维素计,下同)、β-葡萄糖苷酶25 IU/g、木聚糖酶120 U/g及2 g/L聚乙二醇(PEG6000),酶解体系50 m L,于50℃酶解36 h,其纤维素和木聚糖酶解得率分别达86.29%和74.03%,是麦草废渣经170℃自水解40 min后酶解得率的2.3倍和2.8倍。
- 黄萍朱圆圆徐勇勇强黄立新余世袁
- 关键词:预处理
- 玉米秸秆水抽提物对乙醇发酵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采用水抽提法提取玉米秸秆中的水抽提物,研究水抽提液、水抽提液稀酸水解液对树干毕赤酵母木糖乙醇发酵和酿酒酵母葡萄糖乙醇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添加水抽提液对树干毕赤酵母木糖乙醇发酵性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水抽提液添加体积的增加,抑制程度有所增加,但增加不明显,延长时间至48 h可以增加糖利用率,但乙醇得率均呈现下降趋势(80%以下);而添加水抽提液对酿酒酵母葡萄糖乙醇发酵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当添加水抽提液稀酸水解液时,树干毕赤酵母木糖乙醇发酵时间延长(从24 h延长到48 h),达到相同糖利用率时的乙醇得率下降;而添加水抽提液稀酸水解液对酿酒酵母葡萄糖乙醇发酵性能抑制作用不大。因此,树干毕赤酵母要比酿酒酵母对水抽提液及其稀酸水解液中存在的抑制物更敏感,所以在玉米秸秆预处理之前,采用水抽提去除水抽提物可减少水抽提物在后续预处理过程中产生抑制物,从而提高微生物乙醇发酵能力,为燃料乙醇真正商业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 荣亚运朱圆圆朱均均陈旭徐勇勇强余世袁
- 关键词:玉米秸秆抑制物乙醇发酵
- 稀硫酸-氢氧化钙联合预处理玉米秸秆制乙醇被引量:4
- 2015年
-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研究稀硫酸-氢氧化钙联合预处理秸秆制备燃料乙醇的方法。玉米秸秆经稀硫酸预处理、固液分离后得到的预水解液(主要含有木糖)进行戊糖发酵;而残渣采用氢氧化钙进一步预处理后,经酶水解得到的葡萄糖进行己糖发酵,从而实现戊糖和己糖分开发酵产乙醇。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稀硫酸预处理最佳条件为:硫酸用量1.00%(以绝干玉米秸秆计),反应温度130℃,反应时间70 min,此时木聚糖水解得率为80.45%;采用树干毕赤酵母对玉米秸秆稀硫酸预水解液原液、浓缩液Ⅰ(浓度为原液的2倍)和浓缩液Ⅱ(浓度为原液的3.5倍)进行戊糖发酵,乙醇得率分别为82.52%、85.13%和73.64%。氢氧化钙进一步预处理玉米秸秆稀硫酸预处理渣的最佳条件为:氢氧化钙用量0.125 g/g(以绝干玉米秸秆计),反应温度90℃,时间24 h,此时纤维素酶水解得率为84.92%;采用酿酒酵母对两步预处理残渣的酶水解液原液、浓缩液Ⅲ和浓缩液Ⅳ(浓度为原液的2倍和3倍)进行己糖发酵,乙醇得率分别为92.22%、91.89%和85.54%。
- 朱圆圆杨金龙朱均均张璐徐勇勇强余世袁
- 关键词:燃料乙醇玉米秸秆
- 两步碱法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组分及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5年
- 针对乙酸对乙醇发酵的影响及其在预处理过程中的产生机制,采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钙2步预处理的方法:第1步氢氧化钠预处理实现乙酰基的去除,从源头上将乙酸与"糖"分开;脱乙酰基后的玉米秸秆进一步采用氢氧化钙预处理,提高纤维素酶水解得率。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SEM)对玉米秸秆纤维结构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秸秆经第1步氢氧化钠可实现乙酰基去除率和木聚糖残留率分别为95.2%和87.8%,纤维素基本不被降解。脱乙酰基玉米秸秆第2步氢氧化钙预处理正交试验优化条件为氢氧化钙用量0.100g/g玉米秸秆、温度90℃、时间36h,纤维素酶水解36h后的酶水解得率为85.1%,所得固体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的回收率分别为92.1%和65.5%,木质素去除率为63.0%。2步碱法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纤维表面出现大量的裂纹和裂片,纤维束间发生分离,纤维素的结晶指数由55.1%上升到60.6%,1245cm-1处的C-O基团伸展振动峰形明显减弱是由于乙酰基的去除,结合酶水解得率的提高也说明预处理达到提高纤维素酶对纤维素的可及度。
- 朱圆圆顾夕梅朱均均徐勇勇强余世袁
- 关键词:玉米秸秆纤维素酶水解
- 酚酮类对树干毕赤酵母乙醇发酵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木质素降解产物对微生物产生的抑制作用,是燃料乙醇生物炼制的主要瓶颈之一。本文以树干毕赤酵母为发酵菌株,研究木质素降解产物中3种酚酮类(4-羟基苯乙酮、4-羟基-3-甲氧基苯乙酮、4-羟基-3,5-二甲氧基苯乙酮)对其木糖乙醇发酵及酵母细胞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乙醇发酵性能和酵母细胞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酚酮类物质对乙醇发酵呈现抑制作用且其分子量越低抑制作用越明显,当4-羟基苯乙酮浓度为1.50 g/L时,发酵24 h的木糖利用率、乙醇得率和乙醇浓度分别下降了42.47%、5.30%和9.76 g/L;培养基中存在酚酮类物质时,酵母细胞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上升,添加1.50 g/L的3种酚酮类物质后,树干毕赤酵母细胞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从原来的2.58分别上升到3.03、3.06和3.61,酵母细胞膜的流动性随之上升,不稳定性提高。因此,酚酮类物质能够降低酵母生长、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以及降低乙醇发酵能力,有效降低或去除木质素降解产物含量是提高木质纤维原料生物炼制的关键。
- 杨金龙程逸超朱圆圆朱均均陈婷婷徐勇勇强余世袁
- 关键词:树干毕赤酵母乙醇发酵脂肪酸组成
- 玉米秸秆乙酰基水解产物对乙醇发酵的影响及去除策略被引量:5
- 2014年
- 研究了木质纤维原料在预处理过程中半纤维素上乙酰基水解产生的乙酸对酿酒酵母、树干毕赤酵母乙醇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对戊糖、己糖酵母乙醇发酵均产生很大的影响。根据乙酸产生的特点,采用氢氧化钠法去除乙酸而尽量不降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从源头上将乙酸与'糖'分开。在单因素(氢氧化钠质量浓度、温度、液固比和时间)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进一步优化试验,结果表明,上述4个因素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氢氧化钠质量浓度、液固比、温度和时间。最佳条件为:NaOH 5.45 g/L,液固比13∶1(mL∶g),温度62℃,时间45 min。在此条件下乙酸去除率和木聚糖残留率分别为95.19%和87.80%。
- 朱均均朱圆圆程婷徐勇勇强余世袁
- 关键词:乙酸玉米秸秆氢氧化钠
- 一种油茶壳综合利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壳综合利用方法,先粉碎油茶壳,再碱性预处理并固液分离得黑液和固体渣;固体渣经纤维素酶酶解制得单糖进行乙醇发酵,制备乙醇;调节黑液pH,固液分离得残渣和香草醛溶液;残渣经木聚糖酶酶解制得低聚木糖溶液和剩...
- 朱均均朱圆圆蒋发现勇强徐勇李鑫余世袁
- 文献传递
- Pichia stipitis对木质纤维水解液中三种抑制物的响应机制
- 随着石油等非可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以木质纤维原料制备燃料乙醇成为研究的热点。该技术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酶水解、糖液乙醇发酵。在糖液发酵技术方面,最主要的是戊糖发酵问题。戊糖发酵过程复杂,发酵时间长和乙醇得率较低;同时,...
- 朱圆圆
- 关键词:树干毕赤酵母系统生物学抑制物乙醇发酵戊糖
- 文献传递
- 一种油茶壳综合利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壳综合利用方法,先粉碎油茶壳,再碱性预处理并固液分离得黑液和固体渣;固体渣经纤维素酶酶解制得单糖进行乙醇发酵,制备乙醇;调节黑液pH,固液分离得残渣和香草醛溶液;残渣经木聚糖酶酶解制得低聚木糖溶液和剩...
- 朱均均朱圆圆蒋发现勇强徐勇李鑫余世袁
- 文献传递
- 盐类对树干毕赤酵母乙醇发酵及其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以树干毕赤酵母为发酵菌株,研究氯化盐类和硫酸盐类对其己糖戊糖共发酵影响,并采用荧光偏振法测定盐类对酵母细胞膜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盐类对树干毕赤酵母发酵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当氯化盐的浓度达到0.5 mol/L、发酵24 h时,NaCl对乙醇发酵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与未添加氯化盐相比,糖利用率、乙醇浓度以及乙醇得率分别下降了52.00%、65.10%、22.50%,盐离子对树干毕赤酵母发酵的抑制作用Na^+>NH_4^+>K^+。硫酸盐中的阳离子浓度是氯化盐的2倍,但抑制作用没有显著不同,所以Cl^-对树干毕赤酵母的乙醇发酵抑制作用要大于SO_4^(2-);高盐浓度下细胞膜的流动性更高,且不同盐离子对细胞膜的流动性影响也不同,NH_4^+对细胞膜的流动性影响最大,细胞膜流动性的增加可能是增加细胞对压力的耐受性,降低对细胞的损失。
- 杨金龙朱圆圆朱均均郭枫黄茜茜徐勇勇强余世袁
- 关键词:盐类树干毕赤酵母乙醇发酵细胞膜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