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凌凌
- 作品数:51 被引量:19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临证指南医案》抓主象从肝定位规律浅析被引量:3
- 2012年
- 对《临证指南医案》中从肝辨证的医案进行梳理,将肝的主象定位规律概括为时间定位、左侧定位、七情定位、经络定位、凭脉定位、五色定位、五味定位等。认为叶天士还以某些经验性认识为依据,如"上升之气,自肝而出"、"诸厥属肝"等指导从肝定位。
- 陈慧娟朱凌凌梁尚华
- 关键词:临证指南医案
- “体华窍”理论指导从肾辨治疾病意义探讨被引量:1
- 2011年
- 人体是一个由脏腑组织器官相互协作构成的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各脏腑组织器官各自执行一定职能,既彼此独立,又不截然分开。中医学观察到人体结构之间存在某种“线状”联系,即人体内部以功能为单位将一些脏腑组织器官集结成特定的“功能主线”。五脏即是这种线状联系的核心,每一条主线都链接着特定器官组织。五脏担负着精气输送和功能调节的职责,
- 陈慧娟朱凌凌石晓兰
- 关键词:辨证论治
- 《黄帝内经》若干脉名考释被引量:1
- 2019年
- 基于文献及字义辨析,对《黄帝内经》部分脉名加以考释,指出:喘脉以气息急促状类比脉动快速不宁且脉气涌盛之象;劲脉有力端直,挺然指下感明显,紧张度高于弦脉;满脉指下饱满,脉体粗,脉幅大,为脉血充盈,脉气向四周外溢之象;绝脉脉来停搏,停止时间难以预期,不仅仅脉律异常,还包括脉搏极度微弱,难以辨识;横脉为积聚的特征性脉象,按之指下有旁凸感,似有物横于指下。
- 陈慧娟朱凌凌朱凌凌袁开惠
- 关键词:《内经》
- 神志理论指导从肝辨证的价值探讨被引量:7
- 2009年
- 神志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揭示其对辨证论治的指导价值,本文以肝为例对肝藏魂、在志为怒、惊通于肝的理论内涵及临床意义加以探讨,提出上述理论对肝病的定位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 陈慧娟朱凌凌梁尚华
- 关键词:肝病辨证
- 用中行权致和:简论儒家中和思想与中医方药
- 2023年
- 《中庸》首次提出“中和”这一概念,其产生与上古时期人们的生产方式、尚中及尚和的思想有关。中和思想包含“无过无不及”的概念,同时也包含善“权”的观点,二者相互联系,相互制衡,以求和的境界,从而最终达到“生生”的结果。中和思想在构建中医思维模式过程中,具有深远影响。中医处方用药过程中,药物剂量、药物选择、药物配伍、药方调整及其他细节方面,都相对应地显现出中和思想的烙印。可见,中和思想作为中国古代文明智慧的结晶,是指导中医方药实践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 包文初朱凌凌
- 部位因素与从肾辨证的关系
- 2011年
- 古代医家从肾辨证时非常重视部位因素,把与肾关联的某些部位作为定位的依据和参考。"腰为肾之府"、"当脐者,肾之部位"、"足膝者,肾之候"、"瞳神属肾"、"耳为肾窍"等皆是从肾定位的重要线索,对从肾辨治疾病富于参考价值。
- 陈慧娟朱凌凌梁尚华
- 关键词:辨证
- 中医脾解剖实体的古代文献研究被引量:14
- 2003年
- 朱凌凌童瑶
- 关键词:中医
- 身心合一:中医独有的情志学说
- 2021年
- 中医整体观念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体内部各脏腑之间,还在于身与心的统一,由此产生了“情志学说”。七情与身体在生理、病理上互相影响,中医治疗时也常参考这一点,灵活应用。中医到底是如何理解“身心合一”呢?
- 朱凌凌袁开惠
- 关键词:情志学说中医整体观念身心合一中医治疗七情
- 妇女解放之路有迹可循:从《女学报》到《妇女杂志》的女性阅读被引量:1
- 2020年
- 文章从阅读史角度分析晚清到辛亥革命时期再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以《女学报》《妇女杂志》为主的几种女性报刊的文本内容和女性阅读者的特征,并由此探讨了女性报刊对于女性读者身体解放、思想解放思潮的助力作用。研究发现,这一时期女性读者实现了从精英阅读向大众阅读的转型,并随着新旧思想的碰撞,女性读者呈现了批判性阅读的特征。种种迹象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正是阅读引导了妇女解放的实践之路。
- 周英朱凌凌
- 关键词:女性阅读《女学报》《妇女杂志》
- 产后发热病源流考被引量:3
- 2023年
- 产后发热病始载于《黄帝内经》,及至《金匮要略》,产后发热病的诊治思路已初步形成。隋代《诸病源候论》始将产后发热病病因细分为外感、内伤,后世各家多宗其述。元代朱震亨提出“产后禁用寒苦发表”,并对明清医家影响深远。近代,随着“西医东渐”,各医家在反对滥用温补的同时,尝试将西医知识融入中医体系之中。
- 冷睿朱凌凌
- 关键词: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中医药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