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永红
- 作品数:61 被引量:174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省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科技厅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与早期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关系
-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采用美敦力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对136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连续72h动态血糖监测,通过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将所有糖尿病患者分为无糖尿病肾病组(NDN组)和早期...
- 曹永红戴武
- 文献传递
- 早期糖尿病肾病应用他汀类药物疗效分析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分析。方法:152例近5年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72例,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80例,常规治疗+辛伐他汀),3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C-反应蛋白水平(CRP)和尿蛋白排泄率(UAER)的变化。结果:在治疗3个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BUN、Scr、CRP和UAER均显著降低(P<0.05,P<0.01);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指标下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保护肾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张苏皖戴武叶军曹永红章容
-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他汀类药物
- 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apelin水平、糖脂代谢和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的102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均以甘精胰岛素为干预药物,联合组同时加用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对两组患者的疗效、糖脂代谢、胰岛功能均进行评估和分析,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更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GF-1、apelin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更高(P<0.05);两组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且联合组更低(P<0.05);两组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且联合组血清TG、TC、LDL-C水平更低,血清HDL-C水平更高(P<0.05);两组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HOMA-β更高,HOMA-IR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联合甘精胰岛素可提高对T2DM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强患者糖脂代谢及胰岛功能的改善效果,且治疗安全性较好。
- 胡婷曹永红翟斐宋佳佳尹德超石珍珍朱小欢韩晓芳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甘精胰岛素疗效糖脂代谢胰岛功能
- 人PPARγ_2真核表达载体构建及稳定表达细胞株的建立
- 2007年
- 目的构建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体激活受体γ2(human 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2,hPPARγ2)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稳定表达hPPARγ2的细胞株。方法用RT-PCR扩增hPPARγ2的全长cDNA并构建出pcDNA3.1(+)/PPARγ2真核表达载体,经核苷酸序列分析证实。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PPARγ2转染到HESF细胞,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hPPARγ2的细胞株,检测其在HESF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核苷酸序列测定证实获得hPPARγ2真核表达载体,RT-PCR、间接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转染hPPARγ2的细胞株稳定表达hPPARγ2。结论构建了hPPARγ2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稳定表达hPPARγ2的细胞株,为进一步研究hPPARγ2的功能奠定基础。
- 代芳王长江左祥生王佑民胡红琳汪学龙沈际佳曹永红
- 关键词:转染成纤维细胞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现状及对策被引量:22
- 2019年
-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与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糖尿病发病率日渐增长,已成为危害我国居民健康的三大慢性病之一。作为一种终生性疾病,院外的糖尿病管理对糖尿病的防治意义重大,但作为糖尿病管理的基础——自我血糖监测(self-monitoring blood glucose,SMBG)一直被患者忽视,特别是老年患者,SMBG依从性低,监测的合格率低,严重影响糖尿病的防治。本文对目前我国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SMBG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意在有针对性地提高患者SMBG的依从性,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以提升其生活质量。
- 黄金婷陈劲刘小玲戴武曹永红
- 关键词:老年2型糖尿病自我血糖监测
- 肥胖者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中Visfatin mRNA表达及相关因素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探讨Visfatin基因在肥胖者腹部皮下和网膜脂肪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根据体质指数(BMI)的不同,将40例胆石症择期手术患者分为肥胖组20例,对照组20例。用RT-PCR方法检测两组的大网膜与皮下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的表达水平,并测定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①肥胖组和对照组网膜组织的Visfatin 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应的皮下脂肪组织(均P〈0.01)。Visfatin mRNA表达量肥胖组网膜高于对照组(P〈0.01);皮下脂肪Visfatin mRNA表达量肥胖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合并2组数据,网膜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表达量与血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呈正相关(均P〈0.05),与其他因素均无相关性(均P〉0.05);腹部皮下脂肪组织Visfatin mRNA表达量则与总胆固醇(TC)、TG、VLDL-C具有相关性(均P〈0.05)。③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皮下脂肪Visfatin mRNA表达量与舒张压(DBP)和年龄相关(均P〈0.05);网膜Visfatin mRNA表达量与VLDL相关(P〈0.05)。结论网膜Visfatin表达量可能与肥胖发生及血脂代谢相关。
- 林刚叶小龙王长江曹永红代芳
- 关键词:肥胖VISFATIN血脂代谢
-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5月诊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试验组(n=50)。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两组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5.56±0.37)mmol/L、(8.32±0.23)mmol/L、(6.17±0.26)%,均低于对照组的(6.96±0.48)mmol/L、(9.58±0.39)mmol/L、(7.27±0.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9、6.92、5.03,均P < 0.05);试验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分别为(3.58±0.53)mmol/L、(1.25±0.26)mmol/L,均低于对照组的(4.94±0.58)mmol/L、(1.93±0.18)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6、4.25,均P <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 毛俊曹永红刘慧茹曹靓胡泊周珂李帆孟祥云
- 关键词:降血糖药二甲双胍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
- 2型糖尿病一级亲属糖耐量正常者的糖脂代谢变化
- 2011年
- 测定39例健康者61例FDRs及44例T2DM患者的血脂、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2nS)等,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分析各指标在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FIN、HOMA-IR、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及甘油三酯(TG)水平在三组有逐渐升高趋势(P<0.05);FPG在T2DM组较对照组及FDRs组显著升高(P<0.05),FDRs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FDRs已经存在IR及脂代谢紊乱,该人群应作为DM早期防治和长期监测随访的重点。
- 韩晓芳戴武刘克梅吴梅叶军曹永红刘玲章容翟斐
- 关键词:糖耐量正常
- 血糖漂移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的相关性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血糖漂移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生的关系。方法对138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眼底摄片结果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比较两组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肌酐、甘油三酯、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C肽的水平。同时对两组患者进行连续72 h的动态血糖监测,观察两组间血糖波动指标的差异。最后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R与各因素的相关性。结果两组间患者的年龄、病程、平均血糖水平、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分析结果显糖尿病病程、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是D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但平均血糖水平是否为其独立危险因素尚不能确定(P=0.05)。结论糖尿病病程、日内平均血糖漂移幅度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糖波动可加剧DR病变进展,应及早干预。
- 戴武曹永红叶军章容刘燕汪运生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程独立危险因素
- 葡萄糖转运蛋白4表达调节及与糖尿病的关系被引量:8
- 2007年
- 曹永红王长江
- 关键词:葡萄糖转运蛋白42型糖尿病胰岛素敏感胰岛素抵抗病理生理特征脂肪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