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锐
- 作品数:135 被引量:490H指数:11
-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新疆医科大学科研创新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中药基于核因子-κB信号通路治疗骨关节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退行性关节疾病。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参与机体的免疫应答、炎症反应、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多种生物过程,与OA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中药在改善OA症状方面疗效显著,而中药治疗OA的作用机制与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关系密切。本文概述了NF-κB信号通路,探讨了NF-κB信号通路与OA的关系,对中药基于NF-κB信号通路治疗OA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易林热米拉·艾买提张文豪向文远邓迎杰方锐
- 关键词:骨关节炎中药NF-ΚB信号传导
- 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未行二期膝关节置换的影响因素被引量:2
- 2012年
- 背景: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做单侧置换后,很大一部分患者未作二次对侧置换,有很多影响因素。目的: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一期选择性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后未行二期对侧膝关节置换的影响因素分析。方法:纳入初次一期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双膝骨性关节炎患者28例28膝,假体均采用施乐辉公司普通型,所有患者一期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后1年内未行二期对侧膝关节置换。记录置换前后HSS评分、膝关节活动范围;同时对28例患者未行二期膝关节置换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与结论:2例失访,2例在外院行对侧膝关节置换,最终随访24例24膝,平均随访12.6个月(12-19个月)。膝关节活动范围与HSS评分置换后与置换前比较均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7,P=0.409)。问卷调查分析影响患者选择二期手术因素,单因素随访结果围手术期疼痛是主因占到95%以上;多因素随访结果:围手术期的疼痛占95.8%,心理因素占87.5%,医院的软件条件占70.8%,3项原因平均占总因素的84.7%。说明24例24膝未行二期膝关节置换影响因素中置换后围手术期的疼痛、患者的心理因素及医院的软件条件占据主导地位。
- 加亨梁治权方锐邓迎杰孟庆才
- 关键词:膝关节假体骨性关节炎影响因素HSS评分
- 关节镜下松解术结合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治疗冻结肩(附28例病例报告)
- :探讨关节镜下松解术结合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科室关节镜下松解术结合中医传统治疗方法治疗冻结肩28例,并采用UCLA肩评分标准就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结果:随访时...
- 刘鹏程孟庆才方锐任晓强
- 关键词:冻结肩关节镜下松解术中医传统疗法临床疗效
- 补肾除痹汤治疗早中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关节液中TNF-α、IL-1β及NO水平的影响
- 目的探讨补肾除痹汤治疗早中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其对关节液TNF-α、IL-1β及NO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8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40例给予补肾除痹汤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口服+...
- 邓迎杰向文远方锐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L-1ΒNO
- 文献传递
- 骨痹病近现代中医外治方药文献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分析近现代中医外治方药治疗骨痹病的药物组成特点,探讨并归纳其方药特点与遣方用药规律。方法:以近现代医家论治骨痹的医案、方书、骨伤专著及核心学术期刊等为收集对象,采用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的方法对上述文献进行查录,对近现代文献中查录的170首骨痹病外治方药的组成及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骨痹病外治方药中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的应用最为常见;其中以草乌、川乌、当归、细辛、独活、红花、没药、乳香、威灵仙、透骨草等药物的使用频率最高,对常用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后得到8个药物组方及常用药对。结论:通过对近现代骨痹病外治方药药物组织及组方规律的研究与分析,佐证了近现代医家对骨痹病本质(虚、邪、瘀)的认识,从而在本病的治法治则和外治方药的组方用药规律上分别体现了相应的特点,对骨痹病外治方药的现代化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 邓迎杰李雷疆方锐梁治权
- 关键词:外治法方剂用药规律
- 中药八珍汤对膝骨性关节炎术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凝血功能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和分析八珍汤对膝骨性关节炎术后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及凝血功能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100例,按照交叉双盲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实施常规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给予八珍汤治疗。根据Ⅱ型胶原C-端肽(CTX-Ⅱ)、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软骨寡聚基质蛋白(COMP)等指标水平,对比两组治疗前后骨代谢变化。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晨僵、下肢浮肿、夜间痛等中医证候评分变化。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等指标水平,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CTX-Ⅱ等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CTX-Ⅱ等骨代谢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晨僵、夜间痛等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晨僵、夜间痛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APTT等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APTT等凝血功能水平优于对照组,组间有差异(P<0.05)。结论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本次研究对膝骨性关节炎术后患者实施中西医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证候情况,改善机体凝血功能,同时有助于调节骨代谢水平。
- 刘振峰方锐孟庆才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置换术八珍汤骨代谢中医证候评分凝血功能
- 膝骨性关节炎中医外治研究近况被引量:7
- 2017年
-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病变,发病率约占整个骨关节炎(Osseous Arthritis,OA)发病率的80%。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KOA的发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的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健康水平,日益成为国内外医学专家研究的热点之一。KOA隶属中医"膝痛"、"膝痹"、"痹证"、"骨痹"等病证范畴,随着中医药对本病的深入研究,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和文献资料。本文将近年来中医外治KOA的临床文献作一综述,并对存在的问题作出探析和展望。
- 阿曼.再提哈力方锐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中医外治法
- lncRNA基因芯片技术筛选膝骨性关节炎差异性基因表达的初步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初步筛选膝骨性关节炎(KOA)差异表达的lncRNA,并分析其生物学功能及相关的代谢通路。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骨科住院患者(KOA组)以及同期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各15例,采用lncRNA基因芯片对两组观察对象的外周静脉血样本进行检测,借助Feature Extraction软件、Genespring软件处理图像和进行相关数据提取,将筛选出的差异基因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分析、基因组面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及非监督层次聚类等高级分析,构建lncRNAs和mRNAs的共表达网络,最终确定差异基因和差异lncRNA及其相关的生物学功能和信号通路。结果通过基因芯片在KOA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筛选出具有差异性mRNA表达总数为840个(约占总差异基因总数的44%),其中上调的mRNA个数为160个(约占差异性mRNA数量的19%),下调的mRNA个数为680个(约占差异性mRNA数量的81%);两组之间具有差异性的lncRNA为1063个(约占总差异基因总数的56%),其中上调的差异性lncRNA为290个(约占差异性lncRNA数量的27%),下调的差异性lncRNA为773个(约占差异性lncRNA数量的73%)。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的lncRNAs主要参与金属离子结合、细胞组分、蛋白结合等;KEGG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参与的通路有Wnt通路、细胞粘附分子(CAMs)、NF-κB信号通路等。结论通过基因芯片技术筛选出差异性mRNA表达总数为840个,差异性的lncRNA为1063个,在靶基因预测结果显示可能有2条lncRNAs(lncRNAs MEG3、lncRNAs CIR)参与了KOA的发病,此次研究结果可为今后该病机制的研究与靶向治疗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 刘振峰方锐孟庆才王振斌
-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差异基因
- 补肾通络方对骨性关节炎Fas、FasLmRNA的调节作用被引量:6
- 2007年
- 探讨补肾通络方对骨性关节炎大鼠模型膝关节软骨的Fas、FasL表达的调节作用。将30只雄性SD大鼠造模后,随机分为正常组,OA模型组,假手术组,补肾通络方干预组。给药4w后,免疫组化法(SP)检测关节软骨Fas、FasL表达,RT-PCR法检测Fas、FasLmRNA的表达强度。结果:两种方法均显示正常组的Fas、FasL弱表达,模型组的Fas、FasL强表达。补肾通络方可以下调Fas、FasL表达,各组相比均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补肾通络方能够下调膝骨性关节炎Fas、FasL的表达。
- 孟庆才方锐吕刚
-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FASFASL补肾通络方
- 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分析
- 2020年
- 探讨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性分析。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86例,抓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应用倍他米松治疗,研究组应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前,治疗后2周、1个月、5个月后的VAS(视觉模拟评分表)疼痛评分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积液量和关节活动的恢复情况。结果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积液量和关节活动恢复情况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AS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过程当中,应用玻璃酸钠的治疗效果明显,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疼痛情况,减少积液量,提高关节的恢复,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郭浩梁治权邓迎杰方锐
- 关键词:玻璃酸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