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玲俐

作品数:8 被引量:13H指数:3
供职机构:武汉市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儿童
  • 3篇小儿
  • 2篇血液
  • 2篇血液病
  • 2篇栓塞
  • 2篇脾栓塞
  • 2篇紫癜
  • 2篇细胞
  • 2篇急性
  • 2篇白血
  • 2篇白血病
  • 1篇低色素性
  • 1篇低色素性贫血
  • 1篇多胺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炎
  • 1篇形态学
  • 1篇血小板
  • 1篇血小板减少
  • 1篇血小板减少性...

机构

  • 8篇武汉市儿童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作者

  • 8篇文玲俐
  • 6篇袁明纯
  • 5篇李建新
  • 5篇丁甫月
  • 2篇孙家明
  • 2篇林俊
  • 1篇丁甫明
  • 1篇李艳萍
  • 1篇刘双又
  • 1篇张柳清
  • 1篇胡会
  • 1篇胡群
  • 1篇韩杰
  • 1篇张纪平
  • 1篇罗正芳
  • 1篇金敏荣
  • 1篇黄静宁
  • 1篇刘爱国
  • 1篇鲁建生
  • 1篇李晖

传媒

  • 2篇中国小儿血液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中级医刊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医师进修杂志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02
  • 1篇2000
  • 1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金丝猴心肌炎及病理解剖1例被引量:3
2002年
袁明纯鲁建生丁甫明文玲俐李建新傅克领
关键词:病例症状金丝猴心肌炎病理解剖
婴儿急性白血病30例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婴儿急性白血病(IAL)的临床表现、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查特点。方法对2005年1月-2009年12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和武汉市儿童医院初诊的30例IAL患儿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分型检查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发热14例,皮下出血5例,面色苍白、面色苍黄各4例。全身浅表淋巴结大5例,骨质破坏5例,肝和(或)脾超过肋下4 cm 17例,中枢神经系统浸润1例。发病至就诊时间2~75 d。WBC计数为114.78(1.06~681.37)×109L-1,Hb 67(38~101)g.L-1,PLT 61(1~355)×109L-1。IAL 30例外周血涂片均可见幼稚细胞。30例中ALL 15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4例,分类不明1例。12例行免疫分型检查,5例ALL均为B系,其中CD10表达4例,CD7与CD15共同表达1例;7例ANLL中CD19表达2例。12例染色体检查结果异常者3例。13例IAL行融合基因检测,结果E2A/PBX1、BCR/ABL阳性各1例。30例中仅4例ALL接受化疗,但最终均放弃治疗。而对未治疗的26例1个月后电话随访均死亡。结论 IAL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ALL及ANLL均可发生,且比率相当;ALL中以B系多见;IAL常伴染色体异常。但由于绝大多数未得到有效化疗而放弃治疗,故IAL的预后较年长儿差。
熊昊孙燕胡群文玲俐张耀东张柳清刘双又李晖韩杰刘爱国舒美蓉胡会
关键词:白血病婴儿
检测尿多胺校正抑制率在小儿恶性血液病临床诊断治疗中的意义
2000年
为探讨检测尿多胺校正抑制率在诊治小儿恶性血液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本院采用尿试纸法观察了恶性血液病组(79例)及对照组(110例其它疾病患儿)所测得的多胺校正抑制率。并用SAS6.04版统计软件中的procMEAN过程计算。所得结果显示,恶性血液病组的尿多胺校正抑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原始数据的散点图式比较分析也支持这一结论。
李建新袁明纯丁甫月文玲俐张纪平韩玉兰金敏荣
关键词:儿童恶性血液病尿多胺
婴幼儿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诊断
1999年
文玲俐罗正芳
关键词:婴幼儿贫血低色素性小细胞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小儿血液病被引量:3
1996年
部分性脾栓塞治疗小儿血液病袁明纯,丁甫月,文玲俐,林俊,孙家明,李建新武汉市儿童医院内科血液组武汉市儿童医院(430016)经脾切除术治疗脾功能亢进已有数十年历史。由于对脾脏功能新的认识,脾切除术的施行已十分慎重,尤其是幼儿脾切除后,可能产生切脾术后...
袁明纯丁甫月文玲俐林俊孙家明李建新
关键词:儿童血液病
小儿过敏性紫癜纤维结肠镜下结肠粘膜病变形态研究被引量:2
1998年
目的:研究小儿过敏性紫癜结肠粘膜病理改变、临床意义及其治疗措施。方法:采用纤维结肠镜对临床确诊为过敏性紫癜患儿结肠腔内病变形态进行观察及处理。结果:过敏性紫癜患儿共92例,通过内镜观察发现,47例(511%)患儿结肠粘膜病变,镜下表现位于全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呈不同程度水肿、出血,重者粘膜糜烂和溃疡。其中腹型紫癜24/33例(7273%),单纯皮肤型紫癜8/23例(3478%),关节型5/11例(4545%),肾脏型2/5例(400%),混合型8/20例(40.0%)。阳性病例中3例发现鞭虫。肠套叠1例经内镜气压复位,9例粘膜糜烂溃疡渗血者中5例经局部喷洒止血剂治愈。结论:小儿过敏性紫癜的结肠粘膜病变检出率高,在临床各型紫癜病例均有发生,以腹型紫癜发生率最高,采用内镜检查了解肠粘膜病变的发生及轻重程度。
袁明纯刘里仁丁甫月文玲俐黄静宁刘启文林俊李建新李艳萍孙家明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儿童
部分性脾栓塞术后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1995年
袁明纯文玲俐丁甫月
关键词:部分性脾栓塞术预防措施后并发症明胶海绵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急性白血病患儿尿多胺抑制率测定及临床意义
1998年
为探讨急性白血病患儿尿中多胺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我们用尿试纸法检测100例健康儿童;111例急性白血病患儿不同病期尿中多胺抑制率;并对22例急淋白血病患儿化疗前后进行连续检测。结果:正常对照组尿多胺抑制率为123.8±74.5%mg肌酐;白血病组其中初发和复发65例为597.2±296.2%mg肌酐,与对照组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完全缓解22例为118.3±76.42%mg肌酐,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P>0.05;部分缓解24例略高于完全缓解组,但两组均低于初发和复发组。22例急淋白血病初发时均>272.96%mg肌酐,经化疗达完全缓解后下降至正常。连续检测6~41个月,其中6例复发者再度升高同初发,余16例持续完全缓解者无1例>272.96%mg肌酐。结论:尿中多胺抑制率的水平可做为急性白血病的诊断,治疗计划的修定及病情监测的指标之一。此外尿试纸法快速、简便、经济、易于推广。
丁甫月袁明纯文玲俐李建新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儿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