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亚萍
- 作品数:9 被引量:41H指数:5
-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无锡市医院管理中心医学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乙型病毒性肝炎重叠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2016年
- 目的 比较单纯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单纯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患者及PBC-乙肝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并总结PBC-乙肝重叠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从江苏省PBC协作组临床资料库(作者系协作组成员)中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随机筛选2007-2015年诊治并已确诊的104例单纯PBC患者(A组)、93例单纯乙肝患者(B组)、29例PBC-乙肝重叠综合征患者(C组)的临床资料,对患者年龄、性别及血清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C组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且A组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患者年龄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与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清蛋白、免疫球蛋白(A、G、M)水平与A、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明显低于A组,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水平与A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肝患者经药物治疗后若ALT、AST水平降低而GGT、ALP、胆红素水平无明显改善时需进行抗线粒体抗体亚型检测,以确诊是否伴PBC。
- 戴娜戴亚萍龚玉华张丽
- 关键词:Γ-谷氨酰转移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
- 贞芪扶正胶囊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对艾滋病患者Thl/Th2、Tcl/Tc2和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贞芪扶正胶囊联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 HAART)对艾滋病患者Th1/Th2、Tc1/Tc2和CD4^+T淋巴细胞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艾滋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HAART治疗,给予拉米夫定+齐多夫定或司他夫定+奈韦拉平或依非韦伦,治疗组给予贞芪扶正胶囊联合 HAART 治疗,疗程均为24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hl、Th2、Tcl、Tc2、CD4^+T淋巴细胞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Thl/Th2[(6.27±0.70)比(5.39±0.64),P<0.05]、Tcl/Tc2[(10.70±0.68)比(10.16±0.85),P<0.05]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289.2±101.5)个/ml比(121.1±77.5)个/ml,P<0.01]和对照组[(231.6±97.6)个/ml比(118.9±76.2)个/ml,P<0.01]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增加,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贞芪扶正胶囊联合HAART可改善艾滋病患者Thl/Th2、Tcl/Tc2平衡,提高CD4^+T细胞计数。
- 陈仁芳戴亚萍杨琦恩陆宇红蒋亦明
- 关键词:T-淋巴细胞亚群TH1细胞贞芪扶正胶囊
- CBA技术与两种常用快速检测技术在结核病诊断运用中的比较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通过与两种常用的结核病快速诊断技术的比较,评价CBA检测方法在结核病诊断中的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91例,运用CBA技术、T-SPOT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对所有入组对象进行双盲检测,并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CBA检测的敏感性为86.82%,比T-SPOT 75.19%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38.76%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BA检测结果的特异性为91.94%,比T-SPOT 82.26%和结核分枝杆菌抗体检测的83.87%均高。结论 CBA技术的检测结果能有效的区分活动性结核病和其他肺部疾病,有利于控制结核病疫情的流行,为实现最终消灭结核病的长远目标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方法。
- 刘君裴豪王俊戴亚萍翟桦梓陈玉梅
- 关键词:肺结核
- CBA技术在菌阴结核病诊断中的运用研究
- 2017年
- 目的评价CBA检测经特异抗原刺激后PBMC上清液中细胞因子浓度水平在菌阴结核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健康人群、肺炎患者、潜伏感染者和菌阴结核病患者四组,运用CBA技术对PBMC刺激培养后的上清液中IL-2、IL-4、IL-6、IL-10、TNF-a、IFN-g和IL-17的浓度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统计分析。结果菌阴结核病患者的IL-2、IL-6、IL-10、TNF-a、IFN-g分泌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和肺炎患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4和IL-17无差异。菌阴结核病患者组的IL-2低于潜伏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F-a、IFN-g均高于潜伏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4、IL-6、IL-10、IL-17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BA对PBMC刺激后上清液的细胞因子检测结果能为菌阴结核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依据,对于控制结核病疫情的发展,并实现最终消灭结核病的长远目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刘君裴豪王俊戴亚萍翟桦梓陈玉梅
- 关键词:菌阴肺结核细胞因子检测
- 乙型肝炎病毒B、C基因型细胞免疫和肝功能差异与白细胞介素-7诱导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 HBV B、C基因型感染者特异性CTL和肝功能差异是否与IL‐7诱导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差异有关。方法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就诊的CHB患者67例,另取30名健康献血员作为健康对照组。比较B、C基因型感染者,HBeAg阳性和HBeAg阴性患者,高ALT水平与低ALT 水平患者外周血IL‐7、Tfh、IL‐21、HBV特异性CTL、非特异性CTL、HBV DNA、ALT和 TBil水平。同时对IL‐7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计量资料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CHB患者67例中,男48例,女19例,平均年龄(35.1±11.4)岁。C基因型感染者32例,B基因型感染者35例;HBeAg阳性40例,HBeAg阴性27例;高ALT 水平17例、低ALT水平50例。C基因型感染者外周血 IL‐7、Tfh、IL‐21、HBV 特异性 CTL 水平分别为(20.79±4.82)ng/L、(3.93±0.82)%、(24.77±7.52)ng/L 和(0.20±0.04)%,低于 B 基因型感染者的(29.13±8.17) ng/L、(5.92±1.92)%、(39.94±24.00)ng/L和(0.40±0.0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27、5.595、3.553和15.133,均 P<0.01);C基因型感染者外周血非特异性CTL、HBV DNA、ALT和TBil水平均高于B基因型感染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899、6.815、2.763和4.020,均 P<0.01)。HBeAg阳性患者外周血IL‐7、Tfh、IL‐21、HBV特异性CTL水平低于 HBeAg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HBeAg 阳性患者外周血非特异性CTL、HBV DNA、ALT和TBil水平高于HBeAg阴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高ALT水平患者外周血IL‐7、Tfh、IL‐21、HBV特异性CTL水平低于低ALT水平患者,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1);高ALT水平患者外周血非特异性CTL、HBV DNA水平高于低ALT水平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
- 华忠戴亚萍王栋陆忠华汤勤汪铮裴豪朱银芳付德才顾锡炳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7基因型
- 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后细胞免疫水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肝(CHB)患者后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状态。方法采用时间分辨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标志物,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1(IL-21)水平,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清HBV-DNA,流式细胞术检测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和滤泡辅助性T淋巴细胞(Tfh)的变化。结果阿德福韦酯治疗72周后HBV-DNA水平下降,血清IL-21水平、外周血HBV特异性CTL和Tfh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HBV-DNA转阴组和HBe Ag转阴组中血清IL-21水平、外周血HBV特异性CTL、Tfh水平高于未转阴组(P<0.05),而HBV-DNA转阴组和HBe Ag转阴组各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治疗CHB可提高血清IL-21、HBV特异性CTL及Tfh水平,该变化可能与CHB患者抗病毒治疗后病毒性应答有关。
- 许茵华忠俞萍戴亚萍蒯守刚
- 关键词:慢性乙肝HBV-DNA水平
- IL-17、IL-1β和IL-10在结核病患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2年
- 结核病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致死因素之一。机体清除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是通过巨噬细胞非特异性吞噬,而未被机体免疫系统清除的结核分枝杆菌也主要寄生于巨噬细胞内从而形成潜伏感染,这种细胞免疫耐受可能参与难治性结核病反复发作主要机制的形成。
- 蒯守刚戴亚萍何琳静王旭刘君刘斌裴豪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7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
- 乙肝肝硬化患者HBVDNA水平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表达及肝功能的关系被引量:11
- 2015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与外周血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表面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表达及肝功能的关系。方法:将109例HBV DNA阳性、HBe Ag阳性和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HBV DNA水平分为2组,甲组52例,HBV DNA 2~4 log10拷贝/m L,乙组57例,HBV DNA 5~7 log10拷贝/m L,比较2组患者的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HBV特异性CTL水平和肝功能的差异。结果:甲组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低于乙组(t=11.101,P〈0.01),HBV特异性CTL水平高于乙组(t=24.424,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低于乙组(t=2.652,P〈0.01),血清白蛋白高于乙组(t=2.347,P〈0.05)。Child-pugh分级,甲组C级低于乙组(χ2=4.262,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高者,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水平高,因此,HBV特异性CTL水平低,进一步导致HBV DNA水平升高,导致肝功能损害较重,HBV DNA水平低者,HBV特异性CTL表面PD-1表达水平低,HBV特异性CTL水平高,预示抗病毒疗效相对较好。
- 王栋顾锡炳朱银芳戴亚萍汤琴
- 关键词:肝硬化乙型肝炎肝硬化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程序性死亡受体-1肝功能
- HBsAg水平对HBeAg阳性患者恩替卡韦停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被引量:5
- 2015年
- 经核苷(酸)类似物治疗的患者是否可以停药以及何时停药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难点和热点问题。根据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 邱源旺黄利华杨文龙张波汪铮李燚光苏婷婷周红燕徐微王学东戴亚萍王俊甘建和
- 关键词:停药后复发阳性患者HBEAG恩替卡韦G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