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潇
- 作品数:50 被引量:622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岩心磁组构分析古水流方向的原理与应用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天环拗陷南段延长组开展磁组构古水流研究。方法通过测量岩心样品的磁化率各向异性,分析磁组构特征,结合矿物岩石学特征综合开展岩心古水流方向判识。结果延长组碎屑岩的古水流方向为NE—SW,NW—SE和NS向,分别代表西南、西北和北部3个方向的物质供给。结论磁组构分析古水流方向与轻重矿物组合法判断的物源方向一致,表明应用磁组构分析钻井岩心古水流方向的方法是可行、可靠的,利用磁组构分析方法恢复古水流方向,判识物源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邓秀芹刘新社惠潇郭正权黄锦绣
- 关键词:磁组构磁化率各向异性古水流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演67井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
- 2011年
-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彭阳地区侏罗系石油勘探取得重大突破。石油预探不断加强盆地西南边缘的勘探力度,2010年位于盆地西南边缘甘肃平凉地区的演67井和演65井等井不但在长8钻遇油层而且在长7钻遇平均厚度达10m的暗色泥岩。针对勘探中出现的新情况,选取暗色泥岩进行地球化学精细定量分析研究.揭示了该区域暗色泥岩具有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成熟度高的特点,与盆地内部长7优质烃源岩具相近似的电性、岩性和地球化学特征,为一套优质的烃源岩。同时,对演67井长8油藏原油从物性、母源性质、沉积环境、成熟度等方面展开精细油源对比分析,揭示了该油藏的油源。该研究成果不仅扩大了盆地的生烃范围,拓展了勘探新领域,而且有效地指导了盆地西南缘勘探部署。同时,对进一步评价天环坳陷南段资源潜力提供了重要依据。
- 赵彦德罗安湘惠潇张海峰张忠义齐亚林程党性孙勃时孜伟邓静
- 关键词:油源分析侏罗系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大油田多层系复合成藏机理及勘探意义被引量:27
- 2013年
- 姬塬地区侏罗系直罗组、延安组、富县组和三叠系延长组均已发现了油藏,发现了储量规模超10×108t级的姬塬大油田。姬塬地区发生了多期湖平面的上升和下降的过程,湖平面的变化形成了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三角洲前缘河口坝和滨浅湖砂质滩坝等多种类型的砂体。姬塬地区烃源岩厚度大,具有强大的生排烃能力,生烃增压产生的过剩压力为石油运移的主要动力,生成的油气在异常高压的驱动下沿着裂缝型、裂缝—砂体型、裂缝—不整合面型、裂缝—砂体—不整合面型和砂体型等多种输导体系运移成藏,形成了多层系复合成藏的含油局面。储层致密与油气成藏基本同步进行,具有边成藏边致密的特征。研究认为姬塬地区具有"生烃增压、双向主动排烃、近源运聚、多种输导、差异聚集"的成藏特征,姬塬大油田的发现得益于地质理论的创新、勘探技术的进步和不断的勘探实践。
- 付金华李士祥刘显阳杨时雨罗安湘惠潇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成藏机理多层系勘探意义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长9段事件沉积类型、特征及地质意义被引量:4
- 2023年
- 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测井及测试数据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9段(简称长9段)事件沉积类型及特征进行剖析。研究表明,盆地西南部长9段存在地震、重力流、火山、缺氧等4类9亚类事件沉积。通过对不同类型事件沉积特征和分布规律分析,提出不同类型的事件沉积普遍存在共生或伴生关系,具有内在成因联系和分布规律。识别出事件沉积较发育的5种沉积(微)相,建立了事件沉积成因模式。震积岩主要发育在盆地幕式扩张的湖侵期,常见液化流动、重力作用及脆性剪切变形;重力流主要分布在高水位期,夹于前三角洲或半深湖细粒沉积中,形成条带状、朵状的滑塌浊积扇,震积岩层段之上相对发育;火山事件沉积见于长9段下部,呈顶、底突变接触,可反映同期火山活动;缺氧沉积一般形成于湖侵后期至高水位期。长9段高位期发育厚层富有机质泥页岩,沉积期事件沉积有利于形成油气潜在储集层。
- 王子野毛治国袁选俊袁选俊惠潇邓秀芹惠潇
- 关键词:震积岩重力流沉积缺氧事件三叠系延长组
- 一种沉积古地形定量恢复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沉积古地形定量恢复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属于石油地质勘探技术领域。所述沉积古地形定量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目标区目的层的现今地形特征;基于钻井资料以及所述的目标区目的层的现今地形特征,确定盆地翻转角...
- 张杰李斐曾亚丽姚宗惠刘新社侯雨庭王永刚惠潇陈娟侯云超李美丁富峰郝金鑫赵德勇郭雯王义俊
-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低渗透岩性油藏多层系复合成藏规律研究
- 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为典型的大型内陆坳陷湖盆,含油层系主要为三叠系延长组和侏罗系延安组.本文通过对烃源岩的研究,建立了湖相优质烃源岩发育模式,揭示了淡水湖泊环境下无机营养盐触发生物勃发的机理,评价了烃源岩的生排烃能力,提出...
- 刘显阳惠潇李士祥
- 关键词:幕式成藏输导体系生烃能力
- 文献传递
- 科研单位推行勘探开发一体化管理方式的探讨被引量:6
- 2010年
- 论述了长庆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全面推行勘探开发一体化运作方式,发挥专业互补的技术优势,按照勘探向后延伸、评价积极跟进、开发快速建产的思路指导科研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勘探开发效益。通过井位部署、生产支撑、地质研究、信息共享4个方面的一体化工作,加快了规模建产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适应了油田快速发展的需要。
- 付金华姚泾利惠潇杜金良
- 关键词:长庆油田勘探开发一体化科研管理
- 鄂尔多斯盆地风险勘探领域油气成藏认识新进展与勘探潜力被引量:7
- 2023年
- 近年来,通过创新地质认识,突出风险勘探、强化规模勘探、精细效益勘探,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取得丰硕成果;2020—2022年,年产量均超过6000×10^(4)t油当量,其中风险勘探在“四新”领域的探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深化奥陶系盐下、二叠系太原组石灰岩、三叠系延长组长7段页岩油等领域油气成藏条件分析,创新形成“盐下源内白云岩丘滩体含气新系统”“太原组石灰岩‘三明治’成藏模式”“长73纹层型页岩油甜点标准和特有工艺改造技术”等成藏认识和技术成果,成为“十五五”及中长期油气勘探的接替领域。同时,突出“向源、向新、向深”的勘探理念,按重点攻关和区带准备两个层次,重新认识盆地低勘探程度区带油气成藏特征与勘探潜力,指出了今后一个时期风险勘探领域的前景与方向。其中重点攻关方向为已经发现勘探苗头且资源潜力较大的领域,优选出奥陶系海相页岩气、延长组下组合、煤系致密气及元古宇长城系等主要方向;区带准备则针对具备基本油气成藏条件,但研究程度较低且勘探难度较大的领域,提出中央古隆起周缘寒武系、西缘复杂构造区及盆地东部盐下马家沟组马三段—马二段新层系等具有较大勘探潜力目标。通过风险勘探领域的地质认识、成果总结和潜力分析,将实现盆地后备油气勘探区带的有序接替,以及起到对长庆油田二次加快发展战略需求重要的指导作用。
- 席胜利刘新社任军峰刘刚刘刚张才利惠潇赵伟波王红伟井向辉魏嘉怡董国栋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风险勘探勘探成果
- 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3页岩油纹层型储集体特征及分布规律
- 鄂尔多斯盆地长73亚段以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为主,发育多期细粒沉积岩性复合段,勘探实践表明这种砂泥薄互层是页岩油有利的储集体和甜点目标。在长73复合岩性段发育明显的纹层结构,纹层类型主要包括富有机质型、富凝灰质型、富黏土...
- 陈修惠潇程党性朱静齐亚林李硕
- 关键词:页岩油鄂尔多斯盆地
- 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裂缝特征、形成期次及发育模式被引量:10
- 2021年
- 裂缝是油气主要的储集空间和运移通道,其特征及期次研究有助于明确裂缝分布规律,对后期开发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综合野外露头、岩心、成像测井、碳氧同位素、流体包裹体、岩石声发射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盐池地区中生界延安组和延长组砂岩储层裂缝的特征、形成期次和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盐池地区裂缝较发育,多为垂直、高角度构造成因缝。裂缝长度为0.1~0.2 m,密度普遍小于0.2条/m,以方解石充填为主,有效性较好,主要为NE—SW向,存在部分NW向裂缝,倾角平均为76.2°,各层差别不大。延长组裂缝形成时期可划分为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3期,延安组裂缝形成受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影响,砂岩储层裂缝的形成与主要构造运动相一致,并建立了盐池地区裂缝发育模式:印支期受近NS向挤压应力作用,发育NW向和NE向剪切缝;燕山期受近EW向挤压应力影响,发育NWW向和NE向裂缝;喜马拉雅期受NE向应力作用,发育NEE向和NE向裂缝,后期受NW向拉张作用,同时对前期形成的裂缝也有一定改造。
- 邵晓州邵晓州王苗苗惠潇张晓磊王淑敏
- 关键词:发育模式鄂尔多斯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