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颞颌关节后脱位并颞骨鼓板骨折(附1例报告)被引量:1
- 2001年
- 王延安徐鲁勇鲁中好
- 关键词:并发症
- 种植支抗在慢性牙周炎深覆矫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通过使用微种植体支抗矫治慢性牙周炎患者深覆畸形,并进行临床疗效分析,探讨微种植体支抗用于牙周病深覆矫治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2例伴有深覆的慢性牙周炎患者,根据后牙松动的情况,选择微种植体支抗的植入部位,分别有6例植入上颌前牙区,6例植入下颌前牙区。根据剩余牙槽骨的高度,施加压低力。测量矫治前后的根吸收情况及牙槽骨高度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牙区植入微种植体支抗可以有效地打开前牙咬合;施加压低力的前牙与矫治前相比出现明显地根吸收;前牙区牙槽骨高度与矫治前相比无明显变化。结论:微种植体支抗用于慢性牙周炎深覆的矫治具有可行性,但只限于不能使用常规方法的病例。使用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剩余牙槽骨量施加适当压低力。
- 李岩涛徐鲁勇刘健卜华伟王荣
-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深覆[牙合]微种植体支抗根尖吸收牙槽骨高度
- 微小小单胞菌与牙髓卟啉单胞菌在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中定植的关系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中微小小单胞菌与牙髓卟啉单胞菌定植的关系,为后期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医院就诊的80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100颗患牙根管内标本,其中包括35例首次治疗患者,有50颗患牙,作为首次治疗组,45例根管再治疗患者,有50颗患牙,作为根管再治疗组;计算标本中微小小单胞菌DNA检出率,并分析微小小细胞菌与牙髓卟啉单胞菌、粪肠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首次治疗组患者的微小小单胞菌、粪肠球菌、牙髓卟啉单胞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检出率分别为57.1%、0、45.7%、22.9%,根管再治疗组的检出率分别为6.7%、13.3%、8.9%、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治疗组和根管再治疗组患者标本中微小小单胞菌与牙髓卟啉单胞菌的检出率相关,但与粪肠球菌、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检出率无相关性。结论微小小单胞菌与牙髓卟啉单胞菌同为慢性根尖周炎感染根管微生态环境中的主要致病菌,且二者在感染根管内的定植可能为共生关系。
- 张文陈玉荣何谨徐鲁勇孔爱华
- 关键词:慢性根尖周炎牙髓卟啉单胞菌定植
- 一种口腔科专用牙槽清洗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口腔科专用牙槽清洗装置,包括机身,机身的正面固定安装有显示屏,机身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卡扣,所述卡扣的内壁活动连接有仪器,该口腔科专用牙槽清洗装置,通过波纹管给活动杆一个向下的作用...
- 侯鑫徐鲁勇吕荟
- 文献传递
- 上颌快速扩弓的并发症及其防治的探讨
- 目的:通过分析快速扩弓治疗前后及保持结束时头影测量值的变化,研究快速扩弓对颌骨及牙(牙合)的不利影响;通过模型测量分析牙弓宽度的变化,评价快速扩弓的稳定性;通过病例回顾分析快速扩弓引起的痛疼、溃疡和软组织肿胀情况。
...
- 徐鲁勇
- 关键词:上颌快速扩弓并发症防治并发症预防软组织肿胀溃疡
- 文献传递
- 牙源性角化囊肿临床分析
- 2009年
- 目的 分析牙源性角化囊肿的临床特征。方法分析14例角化囊肿的临床、X线和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9例(64.3%)下领骨磨牙升支,10例(71.4%)沿长轴生长,10例(71.4%)牙根斜面状吸收;7例(50%)单房,5例(35.7%)多房,2例(14.3%)多发。14例中5例复发一次,5年内复发者3例,复发时年龄在16-30岁间;1例复发二次(7年)。复发性囊肿均为单房、典型不全角化型。结论牙源性角化囊肿下领骨磨牙升支为好发区,特征性牙根料面状吸收和沿长轴生长,存在着不同的生长特性,单房不全角化型易复发。
- 时伯红徐鲁勇汉斌
- 关键词:牙源性角化囊肿临床病理学影像学
- 微种植体支抗在埋伏牙及错位牙牵引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微种植体支抗用于埋伏牙及错位牙牵引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例单侧发生的埋伏牙及错位牙患者,通过微种植体支抗提供牵引力,将患牙移动到牙列中,并观察牙根吸收情况。结果:埋伏牙及错位牙在微种植体支抗提供的牵引力作用下,均移动至牙列中,排列整齐,咬合关系较好;5例患牙牙根发生轻度吸收,15例牙根未见吸收。结论:将微种植体用作埋伏牙及错位牙矫治过程中的牵引支抗,是矫正该类错牙合的一种有效方法。
- 李洁李岩涛时伯红卜华伟徐鲁勇
- 关键词:微种植体支抗埋伏牙错位牙正畸牵引
- 上颌快速扩弓的并发症及其预防被引量:3
- 2006年
- 徐鲁勇汤永萍王春玲郭新星寇波魏福兰
- 关键词:上颌快速扩弓并发症口腔正畸治疗发育不足上颌骨扩弓器
- 玻璃纤维桩树脂核的临床应用评价被引量:3
- 2011年
- 临床上对有保留价值的残根残冠修复时,需用桩核恢复牙齿的抗力性和固位性,防止基牙牙根的折断和冠修复体的脱落.桩核的材料种类繁多,国内常用的是金属铸造桩核.由于金属桩存在易腐蚀、美观性能差、易根折等缺点,近年来,一种新型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抗腐蚀性和美观性的玻璃纤维桩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我们通过与金属铸造桩核的临床对比观察,分析玻璃纤维桩树脂核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
- 徐鲁勇张文
- 关键词:临床应用评价纤维桩树脂核玻璃纤维桩临床对比观察残根残冠
- 骨性Ⅲ类错牙合、正常牙合切牙区牙槽骨形态结构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探讨骨性Ⅲ类错牙合和正常牙合切牙区牙槽骨的形态结构与垂直骨面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47张恒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病例矫治前的X线头颅侧位片及43张正常牙合恒牙期的头颅侧位片,测量上下切牙区的牙槽骨形态结构的相应项目、指标,并对相同面角的骨性Ⅲ类错牙合与正常牙合的测量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对于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其UP值在高面角组与中等面角组、低面角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LA值及MxAD值在高面角组与中等面角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正常牙合,其MdAD值在高面角组与中等面角组、低面角组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LA值在高面角组与中等面角组、低面角组的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同面角骨性Ⅲ类错牙合的LA值均低于正常牙合(P<0.05),UP值在中等面角组、低面角组与正常牙合的差别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MdAD值也均为骨性Ⅲ类错牙合显著小于正常牙合(P<0.01)。结论:骨性Ⅲ类错牙合和正常牙合的切牙区牙槽骨的形态结构在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及相同垂直骨面型间均有不同。
- 郭新星王春玲刘东旭魏福兰徐鲁勇寇波
- 关键词:正常[牙合]垂直骨面型牙槽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