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芬 作品数:5 被引量:48 H指数:5 供职机构: 吴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胃肠功能成熟度的影响 被引量:17 2013年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胃肠功能成熟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早产儿按出生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50例,两组早产儿均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常规组在不能经口喂养期间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实验组给予疼痛干预、音乐疗法等发展性照顾。比较两组早产儿血液中胃泌素(GAS)水平、体重增长速度及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早产儿出生后5 d、10 d GAS水平均高于常规组(P<0.05),恢复出生体重时间早于常规组(P<0.05),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可促进早产儿GAS释放,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及体重增长,降低喂养不耐受发生率。 陈伟红 刘永琴 徐芬 焦小英 杨倩关键词:早产儿 发展性照顾 胃泌素 喂养不耐受 发展性照顾在促进早产儿胃肠、免疫功能成熟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探讨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胃肠、免疫功能成熟度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观察组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措施,常规组在不能经口喂养期间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观察组给予发展性照顾,选取40例同期出生的足月儿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常规组早产儿血胃泌素( GAS)、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院内感染发生率,并比较早产儿与对照组IgM、IgG水平。结果出生时两组 GA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出生5 d常规组早产儿GAS为(115.59±25.87)ng/L,低于观察组的(138.52±26.62)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7,P<0.01);出生10 d常规组早产儿IgG、IgM分别为(83.56±21.17),(1.54±0.62) Ug/ml,观察组分别为(91.19±21.29),(1.78±0.62)Ug/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80,1.93;P>0.05);观察组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为(9.12±2.1)d,少于常规组的(12.00±2.1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68,P<0.01);观察组院内感染发生率为0.98‰,常规组为3.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4,P>0.01)。结论发展性照顾可促进早产儿胃泌素的释放,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及体重增长,但短期对免疫功能无明显促进作用。 刘永琴 王汉青 徐芬 焦小英 杨倩关键词:早产儿 发展性照顾 胃泌素 体液免疫 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索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早产儿按编号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50例,二组早产儿均采用常规护理措施,治疗措施相同。常规组在不能经口喂养期间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观察组给予发展性照顾,用化学发光法测定早产儿血液中胃泌素(GAS)的水平,记录二组早产儿体重增长速度,日龄1,3个月头围、体重、身高。结果开奶前(入院时)、5,10d早产儿常规组GAS分别57.20±14.03、115.59±25.87、174.09±26.48,观察组早产儿GAS分别为58.01±15.19、138.52±26.62、195.20±24.24,二者除入院时外,5,10d观察组GAS水平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恢复出生体重所需时间,观察组(9.12±2.19)d,常规组(12.00±2.12)d(P<0.05);1个月时头围、体重、身高常规组(34.40±0.74)cm、(2.80±0.24)kg、(45.07±0.86)cm,观察组分别为(34.86±0.82)cm、(2.98±0.25)kg、(46.05±1.34)cm;3个月时头围、体重、身高常规组(35.77±1.95)cm、(5.02±0.24)kg、(51.16±0.91)cm,观察组分别为(36.64±1.02)cm、(5.26±0.31)kg、(52.15±1.77)cm,观察组生长发育速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发展性照顾可促进早产儿胃泌素的释放,促进胃肠功能成熟及体重增长,有利于早产儿体格的发育。 徐芬 沈莉芬 刘永琴 杨倩 张晴娟关键词:早产儿 发展性照顾 胃泌素 体重 生长发育 不同干预方法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对比不同干预方法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效果,探索非药物治疗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6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未干预组)、非营养性吸吮(non-nutritive sucking,NNS)组、体位支持组、拥抱抚触组各40例,在采足跟血疼痛刺激前、刺激后20s、1min、2min、3min分别记录心率、呼吸、经皮氧饱和度和哭声持续时间。结果穿刺后20s各组心率、呼吸均快于穿刺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min时拥抱抚触组的心率、呼吸频率恢复到穿刺前水平,2min时NNS组、体位支持组的心率、呼吸频率也恢复到穿刺前水平,而对照组仍快于穿刺前(P<0.05),各组经皮氧饱和度穿刺前后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后哭声持续时间NNS组、体位支持组和拥抱抚触组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拥抱抚触组哭声持续时间明显少于NNS组和体位支持组(P<0.05)。结论新生儿对急性疼痛很敏感,非营养性吸吮、体位支持和拥抱抚触对新生儿均有明显止痛作用,在临床护理中,可应用非药物性干预措施如非营养性吸吮(NNS)、体位支持、拥抱抚触等以减轻新生儿操作性疼痛。 刘永琴 王汉青 徐芬 焦小英 孙琴芳关键词:疼痛 干预 非营养性吸吮 体位支持 新生儿 非药物治疗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 被引量:16 2010年 目的探讨非药物治疗缓解新生儿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50例住院新生儿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非营养性吸吮组和拥抱安抚组,每组各50例,在疼痛刺激(采足跟血)前、刺激后20s、1min、3min分别记录新生儿的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及哭闹持续时间,并在刺激1min后根据新生儿面部编码系统(neontal facial coding system,NFCS)、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进行疼痛评分。结果穿刺后20s,各组新生儿心率、呼吸与穿刺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穿刺后1min,各组新生儿呼吸频率均比穿刺前明显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NS组和拥抱安抚组心率恢复至穿刺前水平;穿刺后2min,NNS组和拥抱安抚组呼吸频率恢复至穿刺前水平;各组新生儿经皮血氧饱和度穿刺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NS组和拥抱安抚组新生儿穿刺后哭闹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且拥抱安抚组又短于NNS组(P<0.05);穿刺后NNS组和拥抱安抚组的NFCS和NIP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生儿对急性疼痛很敏感,非营养性吸吮和拥抱安抚对新生儿均有明显的止痛作用。在临床护理中可采用以上非药物干预措施缓解新生儿的疼痛。 刘永琴 王汉青 徐芬 焦小英 孙琴芳关键词:新生儿 疼痛 干预 非营养性吸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