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环
- 作品数:14 被引量:81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不同浓度丙戊酸钠对锚蛋白启动子活性的调控
- 2015年
- 目的采用体外锚蛋白(Ank G)启动子介导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活性的研究,探讨丙戊酸钠(VPA)对Ank G启动子活性的调控机制。方法通过对人和小鼠的Ank G启动子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克隆小鼠Ank G启动子序列;将Ank G启动子片段克隆至荧光素酶报告基因(Luciferase)质粒p GL3,构建真核表达载体;采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重组质粒和空载体质粒分别与pRL-CMV共转染至N2a细胞和293T细胞,同时给予0、0.5、1.0 mmol/L的VPA处理12 h后,采用双荧光素酶法检测Ank G启动子片段在细胞中的转录活性及VPA处理后细胞中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活性。结果酶切和测序鉴定证实Ank G启动子克隆及其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荧光素酶活性检测显示Ank G启动子在N2a和293T细胞中均有较高的转录活性;0.5 mmol/L VPA处理两种品系细胞12 h后,Luciferase活性都明显上调。结论 VPA能够从转录水平调控Ank G启动子的活性,体内VPA对Ank G表达的调控可能是直接在转录水平进行的。
- 刘翠武杰隋小龙李彦红韩云林徐玉环黄澜朱华盛树力秦川
- 关键词:丙戊酸钠锚蛋白启动子
- 过敏性紫癜兔模型的免疫学改变及机制初探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过敏性紫癜兔模型免疫学改变的初步研究,探讨该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方法通过对过敏性紫癜兔模型进行血常规检测、ELISA方法检测免疫细胞及细胞因子CD3、CD4、CD8、CD4/CD8、IL-2、TNF-α含量;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皮肤、肾脏免疫球蛋白IgA,IgG及补体C3;肾小球Masson染色、PAS染色;皮肤、肺组织的Luna染色等,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兔血白细胞(WBC)增多,中性粒细胞(NEU)及百分比增高,嗜酸性粒细胞(EOS)及百分比增高,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等,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周血CD3+T淋巴细胞含量减少,CD4+T淋巴细胞含量减少,CD8+T淋巴细胞含量增多,CD4+/CD8+比值下降,细胞因子IL-2水平下降,TNF-α水平升高,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皮肤、肾脏免疫球蛋白IgA、IgG、C3表达增多;肾小球胶原纤维增生,系膜增厚,系膜基质增多;皮肤真皮层及肺组织内嗜酸性粒细胞表达增多。结论将为明确其发病机制,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找出新的指标,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 李彦红朱华徐艳峰黄澜隋小龙徐玉环冯晓纯秦川
- 关键词:过敏性紫癜兔模型免疫学发病机制
-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小鼠的安全性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C57/BL6J小鼠重复多次尾静脉输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后的免疫反应和毒性。方法将SPF级别的32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细胞移植组,每组16只,雌雄各半,细胞移植组小鼠尾静脉注射分离培养的第5代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一次5×106/只,每周注射一次,连续注射4周;阴性对照组每次注射相同容积的PBS。注射后后观察小鼠的一般症状,末次注射后1周、4周进行血细胞计数、血生化、免疫反应指标、脏器质量测定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细胞移植组小鼠血细胞计数、血生化、脏器重量和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脏器组织病理学在光镜下检查结果与对照组无形态学差别,以及免疫结果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及CD4+/CD8+)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重复多次尾静脉输注C57/BL6J小鼠是安全可行的,对受者无明显免疫反应和毒副作用。
- 何君李洋陈威郝好杰李名烁韩瑞红武鑫卢星辰金翠英郭珣易辉李晓岑赵颖武岩徐玉环
- 关键词: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静脉输注
- 小剂量多次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早期视网膜病变动物模型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多次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作糖尿病(DM)早期大鼠视网膜病变(DR)动物模型。方法雄性SD大鼠75只,体重(180±15)g。随机分为对照组(CON组,n=30)和模型组(DM组,n=45)。DM组按30mg/kg体重腹腔注射3%的STZ,连续5 d。成模后每周测量体重、血糖等指标。分别在成模后第4、8、12周各组随机安乐死10只动物,对视网膜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消化铺片及透射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模型成立后第2周,动物表现出多食、多饮、多尿的糖尿病症状。与对照组比较,模型大鼠4周时仅见视网膜变薄,8周时视网膜内皮细胞增生,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内皮细胞指状突起,吞饮泡增多。12周时毛细血管膨大,毛细血管细胞凋亡,核固缩、深染。视网膜变薄,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视网膜周细胞线粒体肿胀,嵴脱落空泡样变。模型组大鼠视网膜GFAP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节细胞层和神经纤维层,呈条索状连续排列,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小剂量多次注射STZ诱导的大鼠DR模型表现出人类早期视网膜病变相似的特征,可用于发病机理、药效学等方面的研究。
- 朱华李彦红徐艳峰徐玉环许庆刚尹红霞秦川
- 关键词: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动物模型链脲佐菌素
- Wistar大鼠的自发肿瘤病变及其发生率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了解Wistar大鼠的各种自发性肿瘤病变及其发生率。方法致癌实验中的对照组,采用4周龄SPF级Wistar大鼠,雌、雄性大鼠各60只,实验前观察1周,常规饲料喂饲104周后处死,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报告了Wistar大鼠的各种自发性肿瘤病变及其发生率。雄性大鼠中发生肿瘤的动物占49.12%,发生良性肿瘤的动物占38.60%、发生恶性肿瘤的动物占17.54%;良性肿瘤主要有垂体腺瘤(19.30%)、睾丸间质细胞瘤(5.26%)和皮下纤维瘤(5.26%);恶性肿瘤主要有鳞状细胞癌(7.02%)和淋巴造血系统肿瘤(3.51%)。雌性大鼠中发生肿瘤的动物占60.34%;发生良性肿瘤的动物占50.00%、发生恶性肿瘤的动物占15.52%;良性肿瘤主要有乳腺纤维腺瘤(25.86%)和垂体腺瘤(24.14%);恶性肿瘤主要有腺癌(5.17%)和乳腺癌(3.45%)。结论本文报告的Wistar大鼠自发肿瘤及其发生率进一步丰富了现有SPF级Wistar大鼠自发性肿瘤的数据资料,可为有关技术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徐艳峰侯粉霞杨慧芳徐玉环
- 关键词:WISTAR
- 发光二极管630nm红光和460nm蓝光照射对日本大耳白兔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观察发光二极管(LED)630 nm红光和460 nm蓝光照射对日本大耳白兔皮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采用日本大耳白兔8只,建立兔背部皮肤创伤模型,每只兔子3个伤口,分别给予红、蓝光距离15 cm垂直照射(15 min/次)和自然愈合处理。照射至创伤后第21天,观察各组创面愈合数目、愈合面积,计算创伤愈合面积百分比,比较两种光源的治疗作用;HE染色观察新生组织结构;Masson染色观察胶原纤维增生情况;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新生皮肤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皮生长因子(EGF)、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D31)、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及炎性细胞因子(CD68)的表达情况。结果红光组、蓝光组和对照组的愈合率分别为50.0%(4/8)、25.0%(2/8)和12.5%(1/8)。自造模后第12天起,红光组伤口的愈合面积百分比均明显高于蓝光组及对照组(P<0.05或P<0.01)。建模后第21天,红光组新生皮肤厚度为(2.95±0.34)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2±0.42)mm(F=3.182,P=0.016)。胶原纤维平均光密度为0.15±0.03,明显高于蓝光组的0.09±0.01(F=7.316,P=0.012)和对照组的0.07±0.01(F=7.316,P=0.003)。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显示,红光组的EGF、FGF、CD31抗原、Ki-67表达较蓝光组和对照组明显增多,CD68较蓝光组和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或P<0.01)。结论 LED红光照射可促进日本大耳白兔皮肤创面愈合,其可能是通过引起皮肤表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及纤维组织增生来促成的。
- 李彦红张继刚徐艳峰韩云林江彬彬黄澜朱华徐玉环杨维玲秦川
- 关键词:发光二极管皮肤创伤日本大耳白兔增生
- 中药Ⅰ号方对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APP代谢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研究中药I号方对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APP代谢的影响。方法将5月龄APP/PS1双转基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vehicle)、中药Ⅰ号方低剂量组(0.6 g/kg)、中剂量组(1.2 g/kg)和高剂量组(2.4 g/kg),并以同窝阴性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wild-type,WT),每组16只,雌雄各半。给药小鼠每天灌胃一次,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给予等体积的双蒸水灌胃。给药四个月后,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及其代谢产物和分解酶的变化。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低剂量、中剂量和高剂量给药组能显著降低APP分解酶(ADAM10和BACE1)(P<0.01)及APP的分解产物的量,如:β-CTF(C99)、α-CTF(C83)、s APPα、s APPβ(P<0.01)。结论中药I号方通过影响APP的分解过程减少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eptide,Aβ)的生成,减少脑内老年斑的沉积。
- 隋小龙梁良张玲朱华徐艳峰黄澜徐玉环韩云林姚志刚秦川邓巍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 视网膜血管铺片技术的改进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视网膜血管铺片技术的改进及在实验动物小鼠,大鼠,狗和猴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蛋白酶K-胰蛋白酶联合消化法制备视网膜血管铺片,行HE及PAS染色观察血管形态,免疫组化方法观察CD31及VEGF的表达。结果用改进方法制备的视网膜血管铺片,血管网完整,无神经组织残留,可清晰显示血管走向。各级血管形态清晰,血管分支清楚完整,无断裂现象。血管内皮细胞形态清晰。CD31在血管周细胞及内皮细胞均有表达;VEGF主要在内皮细胞表达。结论改进的视网膜血管铺片技术可成功应用于不同实验动物,为视网膜血管性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途径。
- 徐玉环徐艳峰刘颖黄澜李彦红韩云林邓巍许庆刚秦川朱华
- 关键词:抗原修复
- 灵芝制剂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的行为学、生物化学和自身免疫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评估灵芝制剂对APP/PS1双转基因阿尔茨海默病(AD)小鼠行为学、生物化学和自身免疫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4只4月龄APP/PS-1双转基因AD小鼠随机分为AD模型组、安理申组、灵芝中剂量组和灵芝高剂量组4组,每组11只,以10只4月龄C57BL/6小鼠为对照组。水迷宫实验观测小鼠的行为学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法检测脑组织蛋白表达水平,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身免疫指标。结果定位航行实验结果显示,从第2天起,对照组、灵芝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寻找平台时间呈现逐渐缩短趋势,AD模型组寻找平台时间呈现逐渐增加趋势;第5天,对照组(t=5.607,P=0.000)和灵芝高剂量组(t=2.750,P=0.010)寻找平台时间较模型组明显缩短。空间探索实验结果显示,AD模型组小鼠穿越目标平台所在象限的次数(t=2.452,P=0.025)和在目标象限内滞留时间(t=2.530,P=0.020)明显少于对照组小鼠,穿越目标平台次数较灵芝组高剂量组(t=2.317,P=0.030)和灵芝中剂量组明显减少(t=2.443,P=0.030),且目标象限停留时间较灵芝高剂量组明显减少(t=2.770,P=0.020);灵芝高剂量组小鼠穿越目标平台所在象限的次数(t=2.493,P=0.022)和在目标象限内滞留时间(t=2.683,P=0.015)明显多于安理申组小鼠。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灵芝高、中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Apo A1表达水平显著高于AD模型组(P<0.01,P<0.05);灵芝高剂量组Aβ-40表达水平显著低于AD模型组(P均<0.05);灵芝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的Sty1、Apo E、ABCA1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P<0.05)。安理申组(t=30.945,P=0.000)、灵芝中剂量组(t=25.639,P=0.000)和灵芝高剂量组(t=4.689,P=0.001)的血浆Ig 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灵芝制剂可能改善AD小鼠行为学障碍,促进Apo A1、Apo E和Syt1的表达,抑制Aβ-40蛋白的表达,改善小鼠的自身免疫功能。
- 秦川吴善球陈保生吴小闲屈焜耀刘军民张桂芳徐艳峰舒顺利孙丽华李彦红朱华黃澜马春梅徐玉环韩云林卢耀增
- 关键词:免疫化学
- 清醒挪威褐鼠过敏性哮喘发作全程记录模型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建立卵蛋白(OVA)致敏激发后,在挪威褐鼠无创且清醒的状态下,可观察和记录到过敏性哮喘发作全过程(速发相和迟发相)的动物模型。方法 66只挪威褐鼠按致敏液[OVA和Al(OH)3]不同平均分为11组,单纯注射OVA的4组(0.01、0.1、1.0和10.0 mg/只);OVA混合Al(OH)3干粉的5组(0.1+100、1.0+100、10.0+100、1.0+52和1.0+4 mg/只);OVA混合Al(OH)3胶体的1组(10.0+4 mg/只);正常对照组1组。10个致敏组分别于第0天和第5天背部皮下2点注射相应致敏液,每点注射0.2 m L,正常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第37天雾化吸入5%OVA激发10 min。然后立即放入体积描记器中连续记录16 h呼气相延长参数(penh)值。采集第0、7、14、21、28、35、38天血清,ELISA法检测特异性Ig E含量。HE染色观察肺病理变化。结果除单纯注射OVA 0.01 mg组外,其他各组大鼠血清特异性Ig E含量均比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且在致敏1周后Ig E开始大量产生,直到第5周均呈持续增长趋势。观察到了哮喘发作的速发和迟发双相气道反应,其特点表现在Penh值的显著增高,且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以OVA 10.0&Al(OH)3100、OVA 10.0&Al(OH)3gel 4组为例)的速发相/迟发相峰值、面积均显著增大(P<0.05)。模型组(以OVA 10.0&Al(OH)3100组为例)有以气道周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表现。结论成功建立了无创、清醒状态下挪威褐鼠过敏性哮喘发作全程记录模型。
- 陶婧婧徐燕锋韩云林徐玉环秦川高虹张星东
- 关键词:过敏性哮喘迟发相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