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佳月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泰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脐血
  • 1篇新生儿
  • 1篇正常足
  • 1篇正常足月
  • 1篇正常足月儿
  • 1篇人脐
  • 1篇人脐血
  • 1篇树突
  • 1篇树突状
  • 1篇树突状细胞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足月
  • 1篇足月儿
  • 1篇无菌
  • 1篇无菌操作
  • 1篇无菌室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培养
  • 1篇消毒

机构

  • 3篇泰安市中心医...

作者

  • 3篇刘爱华
  • 3篇徐佳月
  • 2篇李毅
  • 2篇叶欣
  • 1篇扬宪勇
  • 1篇杨宪勇
  • 1篇魏春梅
  • 1篇王其新
  • 1篇张启兰

传媒

  • 1篇中国输血杂志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年份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0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人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扩增及鉴定
2003年
目的 探讨人脐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e cells,DC)的体外培养、增殖情况。方法 无菌条件下常规采集脐血,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中单个核细胞,贴壁培养2小时,去除非贴壁细胞,将获得的单个核细胞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含有粒单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培养液中培养,在体外诱导分化为DC,对照组不加上述细胞因子。在DC发育过程中,在光镜下连续观察DC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FACS Calibur.BD公司)检测细胞表型。结果 正常体外培养的DC在第四天由贴壁状态变为悬浮毛刺状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此类细胞数量增多,第八天为形态不规则的毛刺状并聚集成簇,为典型DC形态。FACS显示培养成熟的细胞高表达DC相对特异性标志CD1a,共刺激分子CD80、黏附分子CD54、高表达MHCⅡ类分子,提示DC提高共刺激功能和黏附功能。结论 人脐血经GM-CSF(50ng/ml)+IL-4(10ng/ml)+TNF-α(50ng/ml)体外培养,能诱导出成熟DC。
刘爱华魏春梅叶欣李毅徐佳月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脐血白细胞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Α细胞培养
中心实验室的消毒管理被引量:4
2004年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医院科研工作受到医院管理层的重视,我院中心实验室现已成为各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医学科学实验研究的重要基地.实践证明,医院实验室不仅会接触到大量已知感染性生物因子,也可能会接触到未知感染性生物因子,因此加强实验室消毒管理非常重要.
刘爱华扬宪勇徐佳月
关键词:消毒无菌室无菌操作
正常足月儿脐血中G-CSF、GM-CSF和IL-3含量测定被引量:6
2000年
叶欣王其新李毅杨宪勇张启兰刘爱华徐佳月
关键词:脐血G-CSFGM-CSFIL-3新生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