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巧英
- 作品数:35 被引量:76H指数:6
- 供职机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新生儿硬肿症的防治体会
- 2001年
- 刘卫东彭巧英
-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胎龄体重
- 浅谈我国社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改进对策被引量:2
- 2011年
- 群众文化是以群众为主体,并在群众中进行的,以文化娱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性文化。本文对新时期如何进行社区群众文化建设进行了探讨。
- 彭巧英林梅
- 关键词:社区文化基础设施
- 新生儿晚期黄疸人巨细胞病毒gB基因分型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了解引起新生儿晚期黄疸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gB基因型的分布,探讨HCMVgB基因多态性与黄疸之间的关系。结论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本院新生儿科98例晚期黄疸新生儿标本HCMV-DNA含量,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阳性标本HCMVgB基因,并进行DNA测序,绘制种系进化树。利用HinfⅠ和RsaⅠ对gB基因进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结果 30例晚期黄疸新生儿HCMV荧光定量PCR检测阳性,阳性率为30.6%。种系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gB基因分为4个基因型,gB1型15株(50%),gB2型5株(16.7%),gB3型9株(30.0%),gB1/3混合型1株(3.3%)。以HCMV实验室标准株AD169作为参考,将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gB1型同源性为94.7%~95.0%,gB2型同源性93.1%~93.4%,gB3型同源性94.7%,gB1/3型同源性93.7%。RFLP分析将gB基因分为4个基因型,分型结果与种系进化树分型一致。结论 HCMV感染是导致新生儿晚期黄疸的原因之一;gB基因的DNA序列比较保守,但仍存在一定的多态性,晚期黄疸新生儿中HCMV感染以gB1、gB3型为主。
- 王维鹏胡洪波魏中南彭巧英胡兴文
-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GB基因黄疸
- 无心双胎序列征与胎盘血管铸型的研究
- 陈欣林杨小红陈佩文赵胜彭巧英肖梅路小军赵蕾
- 护理本科生专业信息能力现状调查及培养对策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了解护理本科生专业信息能力的现状,为加强护理本科护生专业信息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本科生专业信息能力现状的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有3.67%对护理信息环境非常满意,16.33%非常熟悉常用的护理专业信息源和信息检索工具。[结论]护理本科生整体信息素质不容乐观,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院校和教师需努力创建信息素质培养环境,加强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
- 石飞飞林梅杨晨旭沈玉华彭巧英
- 关键词:护理本科生专业信息
- 惠东县城区与乡镇学龄前儿童血铅水平调查与对比分析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了解惠东县不同区域学龄前儿童的血铅水平,儿童高血铅的流行情况以及影响儿童血铅水平的因素,为有效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4年1月~2005年12月选择惠东县5141名学龄前儿童进行血铅水平测定及问卷调查,分三组:鞋工业区乡镇组1063名,县城组2860名,山区海岛组1218名。检测采用全国统一的BH-2100钨舟原子吸收仪及随机专用试剂进行。结果惠东县城区组3~6岁儿童血铅水平为(69.05±23.90)μg/L;鞋工业乡镇组3~6岁儿童血铅水平为(75.85±26.40)μg/L;山区海岛组3~6岁儿童血铅水平为(65.29±22.00)μg/L;高血铅检出率为6.38%,儿童的血铅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鞋工业乡镇组较高。同时儿童血铅水平存在着性别差异,男童较女童偏高。结论不同区域学龄前儿童铅污染有明显差别,鞋工业乡镇组儿童高血铅水平尤为突出,及早发现高血铅并同时进行早期干预应是社会、家长和医务人员共同重视的问题。
- 廖悦英张南山许景玲彭巧英黄良光陈建华张应辉
-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铅污染
- 303例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
- 2001年
- 刘卫东彭巧英
-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病因分娩
- 影响双胎儿预后的特异因素及死因
- 1999年
- 为了探索影响双胎儿预后的特异因素及死因,文章作者对湖北省妇幼保健院1983年7月~1996年12月分娩的363对双胎的母儿围产期情况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并从窒息的发生率、患病率、病死率、围产期死亡率等4个方面,按单绒毛膜与双绒毛膜胎盘、单卵与双卵、出生次序(大双与小双)、有否双胎输血综合征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胎盘绒毛膜类型、卵性、出生次序、有否双胎输血综合征是影响双胎儿预后的特异因素,而单绒毛膜胎盘、单卵、小双、有双胎输血综合征者预后较差。其死因依次为:窒息、颅内出血、肺透明膜病、双胎输血综合征、感染性肺炎、胎粪吸入综合征、缺氧缺血性脑病。文章针对上述因素及死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保健措施。
- 彭巧英
- 关键词:双胎预后死因
- 新生儿解脲脲原体呼吸道定植及肺炎相关影响因素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了解高危新生儿呼吸道解脲脲原体(UU)定植率及相关肺炎发生率,探讨新生儿呼吸道UU定植和相关肺炎发生的影响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2018年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患儿,高危患儿于出生后24小时内采集呼吸道分泌物,荧光定量PCR法检测UU-DNA,同期UU-DNA阴性患儿3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UU肺炎患儿、定植患儿与阴性患儿临床和实验室结果差异.结果:1.2018年1月-2018年12月共检测新生儿2594例,男1523例,女1071例;UU-DNA阳性281例,阳性率10.8%,其中男153例(10.0%),女128例(12.0%),男女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定植患儿中,早产儿和低体重出生儿UU肺炎发生率分别为21.5%和23.3%,显著高于足月儿(P<0.001)和正常体重出生儿(P<0.001).3.三组患儿基本资料比较,对照组剖腹产比例显著高于定植组和肺炎组(P<0.001)、孕母胎膜早破发生率和地塞米松产前使用率显著低于定植组和肺炎组(P<0.001;P=0.004);发生胎膜早破孕妇的定植组和肺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对照组产前使用地塞米松比例低于定植组(P=0.001).4.患儿原发性疾病中,肺炎组呼吸衰竭比例高于对照组(P<0.001)和定植组(P=0.031);肺炎组窒息比例高于对照组(P<0.001)和定植组(P=0.016);肺炎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比例高于对照组(P<0.001)和定植组(P<0.001).5.对照组患儿中性杆状核百分比小于定植组(P<0.001)和肺炎组(P=0.032).结论: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容易发生UU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医师需加以重视;经阴道产、产前使用地塞米松可能是导致UU定植或感染的原因之一;UU的定植或感染可能是导致患儿呼吸衰竭、窒息、BPD等原发性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 胡洪波马莉彭巧英
- 关键词:新生儿解脲脲原体
- 胎粪吸入综合征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胎粪吸入综合征 (MAS)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调查 1986年 1月至 2 0 0 0年 1月曾住湖北省妇保院新生儿科的新生儿MAS患儿儿童时期哮喘的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围生期、遗传、环境因素 ,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 ,分析MAS与儿童哮喘的相关性。结果 (1)MAS患儿儿童期哮喘的发生率为 2 1 2 %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4 0 % (P <0 0 0 1)及国内普查数据 0 11%~ 2 0 3% ;(2 )MAS轻重程度与哮喘发病无关 (P >0 0 5 )。 (3)男性、有难产史者MAS患儿哮喘发病显著高于对照组 (均P <0 0 5 ) ;(4)遗传因素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5 )环境因素 :父、母低文化水平、家庭低经济收入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分别 P <0 0 5 ,P <0 0 0 1,P <0 0 5 )。结论 MAS与儿童哮喘明显相关 ;相关因素有男性、有难产史者、父母低文化水平、家庭低经济收入 。
- 彭巧英周晓珊宋飞王陶刘勇
- 关键词:婴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儿童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