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勃
- 作品数:19 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研究进展
- 2009年
- 黎明彭勃
-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 直肠癌NRP-1、VEGF-C的表达与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观察神经纤毛蛋白-1(NR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直肠癌组织中NRP-1、VEGF-C的表达,结合其肿瘤生物学特性及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直肠癌组织中NRP-1、VEGF-C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7.5%、62.5%;(2)NRP-1、VEGF-C在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分期相关,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术前CEA水平、侵犯肠管周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不相关;(3)NRP-1表达与VEGF-C表达呈正相关(r=0.345,P<0.05),表达一致率为70.0%,两者均为高表达的患者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阳性率(70.0%)远高于两者均为低表达者(12.5%)(P<0.05)。结论 NRP-1、VEGF-C在人直肠癌中共同表达,其过度表达与淋巴管增生和扩张、促进癌细胞的淋巴转移有关。
- 黎明彭勃谈顺谢权张罡
- 关键词:直肠癌神经纤毛蛋白-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
- 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创伤的比较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比较腔镜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对机体损伤的程度。方法:随机将甲状腺疾病患者42例分成两组,腔镜组21例,传统手术组21例。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血浆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趋势、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颈部感觉情况、吞咽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腔镜组术中出血(21±14)ml,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的(36±18)ml。术后第1天IL-2、IL-6、TNF和术后第2天IL-2水平腔镜组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8、72h腔镜组疼痛比传统手术组轻。术后3个月腔镜组未发生颈部感觉减退,1例吞咽不适,9例有胸骨前紧张感;传统手术组有11例颈部感觉减退或异常,9例吞咽不适,无胸骨前紧张感。腔镜组所有患者对术后美容效果均满意,传统手术组12例对术后美容效果不满意。结论: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术中出血少、血浆炎性因子水平较传统手术高,但术后1周内与传统手术组均恢复正常,手术创伤对机体长期影响与传统手术互有优势。
- 高峰彭勃
-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内窥镜外科手术
- 腹腔镜手术治疗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1例报道
- 2014年
- 1病例介绍 患者,女性,19岁。因左上腹部疼痛2d,于门诊行彩超示'左上腹腔内囊实性包块考虑来源于肠系膜的肿块并出血',以'腹部包块'收入我科。查体:左上腹可扪及一约4cm×3cm×3cm大小的包块,质软,轻压痛,边界清楚,活动度可。行腹部CT示:左侧中腹部见囊实性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6.3cm×5.9cm,边界清楚,肿块与胰尾部连接紧密,增强后部分强化,考虑胰腺来源,囊腺瘤可能大。实验室检查肿瘤标志物:NSE(神经原特异性烯醇化酶):16.55ng/ml(正常值<13ng/ml)。其余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胸片检查未见异常。术前诊断考虑胰体尾肿物。于2013年3月20日送手术室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胰体尾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胰体尾部囊实性肿物位于脾门及胃大弯之间,约7cm×7cm×6cm大小,质软,与胰腺边界不清,活动度可。遂行腹腔镜保脾胰体尾肿物切除术,利用超声刀切开胃网膜韧带完整暴露肿瘤,分离显露脾动、静脉并结扎,于胰体近胰腺颈部用7号丝线结扎胰体,用腹腔镜下切割闭合器切割闭合胰腺,完整切除肿瘤,于脾窝放置腹腔双套管一条,术程顺利。术后给予抗感染、抑酸、抑酶、补液等对症处理。术后病理示:胰腺组织内见上皮样细胞样排列呈乳头状、腺样生长,部分出血、坏死。免疫组化:Vimenin(+) CK(+) SyN(+) NSE(+) S-100(+/-) CEA(-) AFP(-) Ki-67约3%。病理诊断:胰尾实性-假乳头状瘤。术后患者恢复好,未出现胰瘘、腹腔内出血等并发症,于术后11d出院。术后1个月返院复查CT未见异常。
- 刘兵彭勃
- 关键词:胰体尾囊实性包块特异性烯醇化酶上皮样细胞腹腔双套管组织密度
- 超声双重造影检查对胃癌术前分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消化道肿瘤之一,准确的胃癌术前分期有利于选择合理的手术范围和辅助治疗方案。超声双重造影检查是一种新的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对进展期胃癌T分期及总符合率较高,早期胃癌T分期符合率较低,T分期存在过深或过浅的情况,对N、M分期存在局限性,但仍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王多仲彭勃
- 关键词:超声双重造影胃癌术前分期
- 老年患者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77例被引量:2
- 2014年
- 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及推广,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许多地区开展起来。研究认为腹腔镜辅助胃癌根治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时间短〔1,2〕,因此接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愈来愈多。本文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老年胃癌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完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D2)77例,男49例,女28例;年龄65~82(平均73.4)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胃镜检查确定肿瘤部位,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肿瘤位于贲门及胃底2例,胃体10例,胃窦及幽门65例。有63例合并内科疾病,占81.8%。
- 张罡彭勃徐超
- 关键词: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 直肠癌直肠系膜转移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直肠癌系膜淋巴结转移的规律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以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原则行直肠癌根治术的47例直肠癌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非参数秩和检验及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了解其淋巴结转移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部位、侵犯肠管周径,术前CEA表达水平与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无明显关系(P>0.05)。肿瘤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与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相关,低分化肿瘤的直肠系膜转移阳性率明显高于高、中分化组(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的分化程度与直肠系膜的淋巴结转移相关。结论直肠癌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分化程度相关。
- 彭勃黎明谢权张罡
- 关键词:直肠癌直肠系膜淋巴结转移
- 全直肠系膜切除双器械吻合治疗低位直肠癌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双器械吻合技术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和疗效。 方法 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 ,应用双器械吻合技术 ,对 5 3例低位直肠癌行低位或超低位吻合。随访 3年 ,回顾性分析其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手术并发症、局部复发率。 结果 低位吻合 12例 ,超低位吻合 4 1例。无切端癌残留 ,全组无手术死亡 ,无吻合口漏。本组均随访 3年 ,6个月内每日大便次数 5~ 10次者 18例 ,余者均在 5次以下 ,6个月后所有患者大便次数均在 5次以下 ,无大便失禁。吻合口狭窄发生率 3.8% (2 / 5 3) ,肿瘤局部复发率 5 .7% (3/ 5 3)。 结论 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 ,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保持排便功能 ,减少并发症 ,减少局部复发 ,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 刘湘彭勃赵祥赓候开庆
- 关键词:器械吻合全直肠系膜切除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吻合口漏
- 器械吻合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保肛手术中的应用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双器械吻合技术联合全直肠系膜切除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 在全直肠系膜切除的基础上 ,应用双器械吻合技术 ,对 5 3例低位直肠癌行低位或超低位吻合 ,随访 3年 ,回顾性分析其根治性、术后排便功能 ,手术并发症 ,局部复发率。 结果 低位吻合 12例 ,超低位吻合 41例 ;无切端癌残留 ;6个月内大便次数 5 -10次 /d 18例 ,6个月后大便次数均在 5次 /d以下 ,无大便失禁。无吻合口漏 ,吻合口狭窄发生率 3 8% (2 /5 3 ) ,全组无手术死亡 ;肿瘤局部复发率 5 6% (3 /5 3 )。 结论 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基础上 ,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行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保持排便功能 ,减少并发症 ,减少局部复发 ,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 刘湘黄进符国珍彭勃
- 关键词:全直肠系膜切除保肛手术直肠癌手术治疗双器械吻合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足1例
- 2006年
- 高峰符国珍彭勃谢权刑益森卢孝东郑地明赖云春陈秀贞符雅君蒙漫史
- 关键词:细胞移植治疗自体外周血糖尿病足手术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