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鸭肝
  • 2篇鸭肝炎
  • 2篇病毒
  • 1篇血清
  • 1篇鸭肝炎病毒
  • 1篇散养
  • 1篇散养土鸡
  • 1篇土鸡
  • 1篇逆转
  • 1篇逆转录
  • 1篇逆转录-聚合...
  • 1篇转录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分析
  • 1篇马立克氏病
  • 1篇酶链反应
  • 1篇聚合酶
  • 1篇聚合酶链反应
  • 1篇基因分型

机构

  • 3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安庆师范学院

作者

  • 3篇张雪
  • 1篇金梅林
  • 1篇刘志刚
  • 1篇邹忠
  • 1篇胡勇

传媒

  • 1篇动物医学进展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一例散养土鸡马立克氏病的诊断
2013年8月湖北某土鸡养殖地区发生大规模的肿瘤性疾病,经过充分的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解剖以及实验室的检测,确定该病是由马立克氏病毒引起鸡的马立克氏病。并指出,疫病发生后,快速准确的诊断可以帮助鸡场确定最佳的治疗或处理方案...
刘志刚龚文孝张俊勤张雪金梅林
关键词:土鸡马立克氏病流行病学分析
文献传递
Ⅰ型鸭肝炎病毒基因C型株的分离与鉴定被引量:4
2015年
在湖北某养殖场的雏鸭群中,出现以角弓反张和肝脏树枝状出血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根据临床病症初步判断疑似鸭肝炎病毒感染。使用本实验室建立的RT-PCR方法对鸭胚分离毒株进行鉴定,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符的929bp的目的片段。该片段序列与GenBank上公布的Ⅰ型鸭肝炎病毒基因C型株序列同源性达98%,由此可以确定该雏鸭群感染了新型Ⅰ型鸭肝炎病毒。雏鸭回归试验结果表明,尿囊液接种非免疫7日龄雏鸭,48h后试验组出现症状,60h出现雏鸭死亡,出现角弓反张等症状,病理剖检及组织病理学切片都能观察到特征性病理变化,对照组不出现任何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张雪龚文孝胡勇邹忠李冉金梅林
关键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一种血清Ⅰ型鸭肝炎病毒鉴定及基因分型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鸭肝炎病毒是鸭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原,可分为三个血清型,分别称为Ⅰ型、Ⅱ型和Ⅲ型鸭肝炎病毒,这三个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免疫反应。其中Ⅰ型鸭肝炎病毒是病毒性鸭肝炎的主要病原,近年来由于免疫压力的存在,Ⅰ型鸭肝炎病毒基因组也出现...
龚文孝张雪胡勇邹忠李冉金梅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