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
- 作品数:25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北京世纪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髓母细胞瘤患儿放化疗后并发脑损伤的治疗、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通过分析髓母细胞瘤(MB)患儿合并脑损伤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分析其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接受放疗和化疗的髓母细胞瘤患儿300例,其中13例并发脑损伤,年龄4.5岁~14岁,给予口服泼尼松治疗,每月随访患儿头颅增强MRI,对比治疗前后脑损伤好转程度。对脑损伤患儿与同期未出现脑损伤的髓母细胞瘤患儿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MB患儿脑损伤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患儿总体生存(OS)率。结果髓母细胞瘤放化疗后并发脑损伤的13例患儿中,12例为放疗所致,1例为化疗药所致。放疗所致脑损伤多发生在放疗结束后8个月(3~15个月),经激素治疗1~5个月好转,中位好转时间2个月。化疗药所致脑损伤患儿于10个月后脑损伤回复正常;脑损伤与无脑损伤患儿性别、年龄、病理分型、分子分型比较,P均>0.05;两组手术范围、M分期比较,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中M分期为髓母细胞瘤患儿放化疗后出现脑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髓母细胞瘤患儿放化疗后脑损伤患儿3年OS率为(84.6±10.0)%,同期无脑损伤患儿3年OS率为(73.3±3.2)%,二者比较,P>0.05。结论髓母细胞瘤患儿放化疗后并发的脑损伤经激素治疗很快好转,TNM分期中M分期为髓母细胞瘤患儿放化疗后出现脑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髓母细胞瘤患儿放化疗后脑损伤不影响髓母细胞瘤患儿的远期预后。
- 任思其杜淑旭张金李舒婷李苗龚小军孙艳玲武万水孙黎明
- 关键词:脑损伤髓母细胞瘤
- 髓母细胞瘤免疫微环境及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 2021年
-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MB)是儿童期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由于手术、放疗、化疗等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开展,目前MB儿童的5年无病生存率有了明显提高,但仍有约30%的患儿出现复发或转移,这些患者治疗困难,预后不佳[1]。近年来,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在促进或抑制肿瘤生长中的作用引起了广泛关注。免疫微环境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且开发安全有效的免疫疗法是目前肿瘤治疗研究的热点。本文总结了MB免疫微环境的研究情况及免疫治疗策略。
- 张金王天有
- 关键词:免疫微环境多学科综合治疗肿瘤微环境髓母细胞瘤无病生存率免疫疗法
- 儿童髓母细胞瘤神经轴外转移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总结儿童髓母细胞瘤神经轴外转移的病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2010年4月至2019年4月收治的616例髓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11例出现了神经轴外转移。描述性分析患儿的起病年龄、神经轴外转移的部位及时间、病理及分子分型、治疗及预后情况。采用t检验分析神经轴外转移患者和非转移患者的血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截至2020年2月,中位随访时间16个月(3~69个月)。随访的616例患儿中有11例出现了神经轴外转移,发病率约为1.8%,其中男8例,女3例。确诊时的中位年龄为6岁(2~10岁),出现神经轴外转移时的中位年龄为7岁(2~12岁)。神经轴外转移多发生在术后0.5~38.0个月,转移部位依次为骨(6例)、骨髓(3例)、肺(3例)、盆腔(2例)和腹腔(1例)。另外,神经轴外转移患儿的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为(2298.00±1570.70)U/L,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为(201.00±68.34)μg/L,均高于未发生轴外转移的患儿[(249.50±46.28)U/L和(22.80±7.12)μg/L,均P<0.05]。神经轴外转移患儿部分接受化疗,但大多选择终末期姑息治疗,生存期多低于10个月。结论尽管髓母细胞瘤患儿发生神经轴外转移的发生率很低,但其预后极差,多在1年内死亡;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骨,其次为骨髓和肺,可能与脑脊液播散及LDH、NSE水平增高有关。
- 刘妍杜淑旭孙艳玲龚小军李苗张金李舒婷任思其王圆武万水孙黎明
- 关键词:儿童髓母细胞瘤
- 儿童视路胶质瘤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分析
- 2022年
- 目的探讨儿童视路胶质瘤(OPG)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19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收治的OPG患儿(年龄≤16岁)的临床资料。患儿常规行肿瘤切除或活组织检查术,术后接受改良德国国际儿科肿瘤协会(SIOP)低级别胶质瘤(LGG)2004方案化疗。疗效评估指标包括影像学反应(以儿童神经肿瘤学应答评估量表为标准)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患儿的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生存率(OS)。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的生存率。结果共纳入57例患儿,其中54例经手术切除肿瘤,2例行活组织检查术,1例予保守治疗。3例接受长春新碱+卡铂化疗,54例接受长春新碱+卡铂+依托泊苷化疗(或联合贝伐珠单抗、放疗或口服靶向药治疗)。截至末次随访,所有患儿均存活,其中位随访时间(范围)为3.5年(2.3~7.1年)。完全缓解16例,部分缓解33例,微缓解2例,疾病稳定4例,疾病进展2例。57例患儿治疗的中位起效时间为6.0个月,5年PFS和OS分别为(73.0±7.2)%和100.0%。确诊时存在肿瘤脊髓播散、未能手术切除肿瘤患儿的PFS分别低于无肿瘤脊髓播散、行手术切除的患儿(均P<0.05)。至末次随访,除性早熟外,57例患儿的临床症状均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且化疗耐受性良好。结论对于OPG患儿,采用包括手术和术后化疗、放疗及应用靶向药物等的个体化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提高患儿的PFS。手术切除肿瘤和无肿瘤脊髓播散的患儿生存预后更佳。
- 杜淑旭田永吉张金王圆廖指仪李苗龚小军孙艳玲孙黎明
-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视通路儿童化学治疗疗效
- 治疗前血液检测指标对复发髓母细胞瘤患儿生存的预测价值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 2024年
- 目的 探讨复发后再次治疗前髓母细胞瘤(MB)患儿外周血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预后营养指数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2015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82例MB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比较高/低NLR组、高/低PLR组、高/低SII组、高/低PNI组之间的复发后OS率,分析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性炎症指数(SII)、预后营养指数(PNI)的临界值分别为3.10、311.70、763.70、49.00,单因素分析提示高NLR、高PLR、高SII、低PNI均与更短的OS率有关,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回归模型分析提示PLR为复发后OS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NI为复发后OS相关的保护因素,高PLR组死亡风险为低PLR组的3.889倍,高PNI组的死亡风险为低PNI组的0.484倍。结论 复发是影响儿童MB预后的重要因素,高PLR为复发MB患儿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高PNI为复发MB患儿的保护因素。
- 刘晶晶刘磊杜淑旭孙艳玲龚小军张金武万水孙黎明
- 关键词:血小板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预后营养指数髓母细胞瘤复发
- 2011年至2013年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儿童咽扁桃体炎酿脓链球菌分子生物学特征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致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儿童咽扁桃体炎酿脓链球菌(GAS)分子生物学特征。方法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门诊诊治咽扁桃体炎患儿94例,获取17株GAS。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扩增编码成熟M蛋白基因(encoding mature Mprotein gene,emm gene),7对等位看家基因gki、gtr、murl、rets、recP、xpt及yqiL,超抗原speA及speC基因,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mefa及ermRT。对emm基因及7对等位看家基因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将所测得的emm基因序列提交到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网站,获取emm分型。将所测得的7对等位看家基因序列发送到美国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网站,获取等位基因谱,以确定序列分型(ST)。对超抗原基因speA及speC和耐药基因ermB、mefA及ermRT的PCR产物进行凝胶电泳,获取相应的定性结果。结果本研究共发现emml2.0(76.4%),emml.0(5.9%),emm89.D(5.9%),emm75.0(5.9%)和emm22.0(5.9%)5种emm基因分型GAS克隆株流行;emml2.0型及其亚型GAS等位基因谱属于ST36型;emml.0型GAS等伊基因谱属于ST28型;emm89.0型GAS等位基因谱属于STl01型;emm75.0型GAS等位基因谱属于ST49型;emm22.0型GAS等位基因谱属于ST46型;其中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的携带率为94.1%(16/17例),mefA及ermRT的携带率为0;超抗原speA基因携带率为0,超抗原speC基因携带率为100.0%(17/17例)。结论emml2.0(ST36)型GAS是2011年至2013年致北京市海淀区羊坊店社区儿童咽扁桃体炎最常见的流行克隆菌株,主要携带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ermB及超抗原基因speC.
- 梁云梅杨永弘俞桑洁袁林姚开虎任思其张金
- 关键词:酿脓链球菌儿童
- 4例儿童复发/转移性肾母细胞瘤的治疗
- 肾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肾脏恶性实体肿瘤,近90%Ⅰ、Ⅱ肾母细胞瘤患儿可获得5年生存机会.虽然复发/转移性肾母细胞瘤患儿死亡率明显升高,肾母细胞瘤复发/转移后再治疗仍有部分患儿可获得长期无病生存,但在发展中国家,复发...
- 梁云梅张金任思其呙芳
-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儿童患者化学疗法手术治疗放射疗法
- HIT2000方案治疗3岁以下儿童髓母细胞瘤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 评价分析<3岁儿童髓母细胞瘤HIT 2000方案的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采用HIT 2000方案治疗的<3岁髓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共纳入38例<3岁髓母细胞瘤患儿,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5例、疾病稳定6例、疾病进展或复发19例.5年无事件生存率、总体生存率分别为(43.9±8.8)%、(49.5±9.1)%;M0组和M+组,DMB/MBEN组和CMB、LC/A组,SHH组和G4组之间3年或5年无事件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R0组和R+组、放疗组和未放疗组之间的5年无事件生存率和总体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13例患儿行放疗,放疗期间均未出现放射性脑坏死及继发第二肿瘤,1例出现放射性肺损伤.所有患儿均化疗,化疗期间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3例,口腔黏膜溃疡5例,经对症处理后预后良好.没有患儿因放、化疗而死亡.结论 HIT2000方案治疗3岁以下儿童MB疗效较好,疾病预后与M分期、病理分型及分子分型有关,化疗耐受可,可作为3岁以下儿童MB治疗方案之一.
- 武万水刘晶晶孙艳玲杜淑旭李春德李苗龚小军任思其张金孙黎明
- 关键词:髓母细胞瘤化疗放疗儿童
- 4例儿童复发/转移性肾母细胞瘤的治疗
- 目的:肾母细胞瘤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肾脏恶性实体肿瘤,近90%Ⅰ、Ⅱ肾母细胞瘤患儿可获得5年生存机会。虽然复发/转移性肾母细胞瘤患儿死亡率明显升高,肾母细胞瘤复发/转移后再治疗仍有部分患儿可获得长期无病生存,但在发展中国家...
- 梁云梅张金任思其呙芳
- 关键词:肾母细胞瘤无病生存
- 文献传递
- 完成标准治疗方案后口服依托泊苷对播散髓母细胞瘤患儿的疗效及生存率观察研究
- 2023年
- 目的探讨完成标准治疗方案后继续口服依托泊苷对播散髓母细胞瘤(MB)患儿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儿科收治的播散MB患儿86例的临床资料,患儿中位年龄8.8(3.0~16.7)岁,其中口服依托泊苷维持化疗患儿33例(化疗组),未口服维持化疗患儿53例(未化疗组)。比较2组患儿的性别、手术切除范围、病理类型、分子分型、术后缄默状态、M分期及生存情况[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体生存期(OS)]。记录口服依托泊苷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采用χ^(2)检验进行资料比较,采用Kaplan-Meier绘制播散MB患儿的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组患儿的性别、手术切除范围、病理类型、分子分型、术后缄默状态及M分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86例患儿的中位PFS为3.0(0.2~6.3)年,复发25例(29.1%),中位OS为3.6(0.5~6.3)年,死亡13例(15.1%)。未化疗组3年、5年PFS率分别为(65.8±6.8)%、(56.8±7.7)%;化疗组3年、5年PFS率分别为(82.0±7.3)%、(82.0±7.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未化疗组3年、5年OS率分别为(81.6±5.6)%、(71.2±7.7)%;化疗组3年、5年OS率分别为100.0%、(92.3±7.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分子分型为SHH的患儿中,规律治疗后口服依托泊苷维持化疗的患儿PFS率较未口服维持化疗的患儿高(100.0%比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口服依托泊苷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可缓解,未出现口服化疗相关的病例死亡。结论播散MB患儿预后相对较差,经标准治疗后口服依托泊苷维持治疗有利于减少复发,提高患儿的5年生存率,且患儿耐受良好。
- 刘晶晶杜淑旭张金孙艳玲龚小军李舒婷王圆刘妍武万水孙黎明
- 关键词:播散髓母细胞瘤依托泊苷口服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