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茜
- 作品数:60 被引量:38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中国全球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化学工程更多>>
- 临床药师在临床药学专业药剂学教学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22年
- 药剂学已被列为临床药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及医学教育创新的发展对临床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为了提高临床药学专业学生的临床实践和创新能力,需要不断更新药剂学理论及实践教学模式。让临床药师参与药剂学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并提高其应对并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结合药剂学学科的特点,多角度分析了临床药师在临床药学专业药剂学教学中的作用,以期为临床药学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
- 张茜臧洪梅陈小慧余斌吴君解雪峰吕雄文
- 关键词:临床药师临床药学药剂学
- 特立氟胺的合成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石静波张茜金涌李俊
-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
- 溴丙烷对雄性大鼠睾丸组织DNA甲基化酶及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了解DNA甲基化转移酶(DNMTs)、组蛋白乙酰化酶(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在溴丙烷(BP)对雄性大鼠睾丸生殖毒性中的作用。方法将27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1-BP染毒组、2-BP染毒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腹腔注射1-BP、2-BP、玉米油,连续染毒2周,评价精子数量和形态。运用实时定量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甲基化转移酶(DNMT1、DNMT3a、DNMT3b)的mRNA表达水平及乙酰化酶和去乙酰化酶的活力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比较,BPs的暴露使大鼠附睾精子的绝对数量和相对数量减少,1-BP主要使无尾精子比例增加,而2-BP暴露使头部异常精子的比例增加。与对照组比较,2-BP的暴露使大鼠DNMTs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1-BP暴露对大鼠睾丸的HAT和HDAC活力水平无影响,2-BP暴露使大鼠睾丸HAT活力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HDAC活力水平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2-溴丙烷的暴露可能诱导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异常,表观遗传调控可能在2-溴丙烷生殖毒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张茜郑睿智张志华杨林胜王华宁萑黄芬
- 关键词:生殖毒性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
- 野菊花总黄酮抗炎作用及部分机制被引量:47
- 2005年
- 目的探讨野菊花总黄酮(TFC)的抗炎作用及部分机制. 方法采用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肿胀、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模型观察TFC的抗炎作用;分别采用放射免疫法(RIA)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检测TFC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前列腺素E2(PGE2)和白三烯B4 (LTB4)的影响. 结果 TFC对二甲苯诱导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诱导的大鼠足爪肿胀、棉球诱导的大鼠肉芽肿具有抑制作用;TFC在0.05~50 mg/L范围内能够浓度依赖性地抑制PMФ中PGE2和LTB4的产生. 结论 TFC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且可能与其影响PGE2和LTB4的生物合成有关.
- 张骏艳张磊金涌程文明过林邹宇宏彭磊张茜李俊
- 关键词:消炎
- 基于文献分析法的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建设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梳理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建设研究脉络,了解并掌握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建设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方法:本研究采用知识图谱CiteSpaceⅤ软件,在2000年至2020年中国知网数据库391条文献的基础上,从文献数量分析、研究机构分析、作者分析、研究热点主题以及研究趋势分析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探讨,并绘制知识图谱,梳理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建设研究脉络。结果:分析表明近20年来药物临床信息化建设相关研究论文发表数量波动上升,主要研究机构在该领域大都有较强的研究能力,但研究机构间的联系还较为松散,学者间的学术交流还有待加强。在热点研究上的转变体现了该领域更加注重系统化和保护受试者权益。结论: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建设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临床试验、药物临床试验、质量控制等方面。通过信息化建设进一步提高试验管理效能,保证药物临床试验可靠规范,有效降低药物临床试验风险隐患是未来研究趋势。
- 张茜胡伟余斌秦慧玲陈明壮鲁超
- 关键词:文献计量法药物临床试验信息化
- 熊果酸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3
- 2016年
- 熊果酸(ursolic acid)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植物中的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主要经肝脏代谢。传统临床治疗中熊果酸多用于抗炎、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以及保肝治疗等。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熊果酸能够对不同肿瘤细胞产生杀伤作用,抑制恶性肿瘤组织的生长,具有广谱的抗肿瘤活性。此外,熊果酸联合放化疗能够提高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产生辅助增强放化疗疗效的作用,并且在放疗中可保护受照射机体的正常组织,促进免疫机能的恢复。熊果酸的抗肿瘤作用机制与下调促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相关基因的水平,增强凋亡基因的表达有关,并且能够通过调节多种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杀灭肿瘤细胞,延缓肿瘤组织生长。同时,熊果酸可影响肿瘤细胞周期的分布,导致细胞的G1/S期阻滞,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有丝分裂,诱导细胞凋亡。因此,熊果酸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天然抗肿瘤药物。本文对熊果酸在肿瘤治疗中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阐述了熊果酸的抗肿瘤分子机制及其疗效,为熊果酸今后在临床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指导思路。
- 孙澄玥戚荣鑫张茜余茂虎金问森
- 关键词:熊果酸肿瘤化疗天然药物
- 胰岛素抵抗大鼠血脑屏障上P-糖蛋白表达和转运功能的研究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建立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观察胰岛素抵抗大鼠血脑屏障(BBB)上P-糖蛋白(P-gp)的表达和转运功能。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制备胰岛素抵抗大鼠模型,用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岛素耐量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评价大鼠胰岛素抵抗。用伊文思蓝检测BBB通透性,用透射电镜观察BBB的完整性,用Westernblot测定BBB上P-gp的蛋白水平,用RT-PCR技术检测BBB上mdr1a/mdr1b的mRNA水平,用Rh123累积实验测定BBB上P-gp的转运功能。结果:用高脂饲料喂养大鼠6周后,葡萄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明显异常,空腹胰岛素含量显著升高,胰岛素敏感性显著下降。胰岛素抵抗大鼠BBB上P-gp表达水平和转运功能显著下降,但BBB通透性和完整性未发生明显改变。结论:胰岛素抵抗下调BBB上P-gp表达和转运功能。
- 刘丽萍吴晶王建青王颖玉张茜洪浩季晖
- 关键词:P-糖蛋白血脑屏障胰岛素抵抗
-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用于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病毒暴露前预防
- 2013年
- 全球HIV新发感染的形势依然严峻,男男性行为人群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传统的行为干预策略未能有效遏制艾滋病的流行,当前迫切需要新的预防策略来控制艾滋病的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干预策略,暴露前预防(PrEP)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的风险。此文就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用于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暴露前预防的现况、知晓情况、可接受性及存在的问题作一综述。
- 孙红敏张茜黄芬
- 关键词: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V
- TNF-α和ROS交互作用对受照射角质形成细胞CCL27分泌的影响
- 目的:放射性皮肤损伤是常见的由射线引起的皮肤炎性反应,其中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是肿瘤放射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约90%以上的放疗病人会出现红斑及以上皮肤反应,可引起局部感染,疼痛,严重情况下导致治疗中断,造成肿瘤控制率和治...
- 张茜
- 关键词:电离辐射角质形成细胞肿瘤坏死因子
- 文献传递
- 某市五氯酚残留与恶性肿瘤发病风险性关系的研究
- 章清荷何益新金昱胡志平张茜唐震海程攀黄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