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艳明

作品数:19 被引量:125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省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超声
  • 12篇造影
  • 12篇超声造影
  • 10篇动脉
  • 10篇脑梗
  • 10篇颈动脉
  • 9篇脑梗死
  • 9篇梗死
  • 6篇动脉斑块
  • 6篇动脉硬化
  • 6篇造影剂
  • 6篇脑梗死患者
  • 6篇颈动脉斑块
  • 6篇斑块
  • 5篇血管
  • 3篇新生血管
  • 2篇短暂性
  • 2篇缺血
  • 2篇滋养血管
  • 2篇脑缺血

机构

  • 16篇浙江省人民医...
  • 2篇宁波市奉化区...
  • 1篇安康医院

作者

  • 16篇张艳明
  • 12篇宋则周
  • 11篇耿昱
  • 5篇汤靖岚
  • 4篇傅燕飞
  • 3篇张健
  • 3篇李建春
  • 2篇刘阳
  • 1篇王静
  • 1篇张帆
  • 1篇王静

传媒

  • 3篇中华超声影像...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浙江临床医学
  • 2篇临床超声医学...
  • 2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的初步研究
<正>目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导致脑梗死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斑块性质与脑梗死的发生关系密切,而斑块易损性则是决定斑块性质的最关键因素.颈动脉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晚期增强是斑块组织内的特异性炎症标志,对于斑块的
张艳明宋则周
文献传递
一种超声病人检查床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超声病人检查床,主要包括第一底板、第二底板、第三底板、滑座和支架,所述支架下部固定安装有前后对称的滑管,滑管内侧滑动安装有中杆,两个所述中杆左端固定安装有滑座,滑座顶端中部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上部...
张艳明
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展为脑梗死的研究被引量:17
2015年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ischemicattack,TIA)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类型,约50%的脑卒中患者发病前有TIA病史,而约1/3的TIA患者可进展为脑梗死,因此,TIA是脑梗死发生的特级警报,而早期对TIA患者的临床转归进行评估则至关重要。TIA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目前普遍认为TIA与颅内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和微血栓形成有关,此二者均与颈动脉易损斑块密切相关,说明颈动脉易损斑块可能在TIA进展为脑梗死的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病理生理作用。
耿昱宋则周张艳明傅燕飞汤靖岚张健李建春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动脉斑块脑梗死新生血管超声造影TIA患者
超声造影评估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新生血管特点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评估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8例腔隙性脑梗死、41例非腔隙性脑梗死和20例非脑梗死患者的双侧颈动脉斑块行超声造影检查,参考文献对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特点进行分级,分析并比较三组患者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的特点,应用ROC曲线计算斑块分级评价腔隙性脑梗死、非腔隙性脑梗死及脑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腔隙性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的脑梗死侧斑块大多为Ⅲ级和Ⅳ级斑块,其他部位斑块大多为Ⅰ级和Ⅱ级,腔隙性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的脑梗死侧斑块分级明显大于其他部位斑块,腔隙性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的脑梗死侧斑块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选人群中Ⅲ级和Ⅳ级斑块分级的患者中脑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I级和Ⅱ级斑块分级的患者,非脑梗死和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Ⅲ级斑块分级的患者中腔隙性脑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I级和Ⅱ级斑块分级的患者,非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Ⅲ级和Ⅳ级斑块分级的患者中非腔隙性脑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I级和Ⅱ级斑块分级的患者;以斑块分级>II级为标准评价腔隙性脑梗死、非腔隙性脑梗死和脑梗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63.9%,75.0%,67.2%,76.4%,65.4%,76.1%。结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分级与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类似,其可能是造成二者长期预后相近的病理生理机制;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分级是评价腔隙性脑梗死和非腔隙性脑梗死的有效参数。
宋则周张艳明傅燕飞耿昱张帆汤靖岚王静
关键词:造影剂颈动脉动脉硬化
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增强类型与脑梗死灶体积的关系被引量:19
2014年
已有研究表明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程度与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密切相关,但是其病理生理机制尚未明确。脑梗死灶体积是反映脑梗死程度的重要因素,是影响脑梗死患者临床症状的主要因素。笔者对颈动脉斑块增强类型与脑梗死灶体积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宋则周张艳明傅燕飞耿昱
关键词:颈动脉斑块超声造影脑梗死患者病理生理机制临床症状
肝细胞肝癌肿瘤异质性及分子演进机制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LIHC)的瘤内异质性及肿瘤演进机制。方法从TCGA数据库下载肝细胞肝癌的mRNA表达数据及拷贝数变异数据。使用R软件中NMF包对肝细胞肝癌样本进行聚类,并对聚类结果进行PCA分析,使用GSEABase和ESTIMATE包行免疫微环境和免疫浸润分析,使用limma包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对筛选的基因行网络互作和功能富集分析。使用GISTIC方法分析肝细胞肝癌拷贝数变异。结果肝细胞肝癌惠者可分为两个不同亚组NMF1组和NMF2组,两组在免疫评分、肿瘤纯度、免疫细胞组成等方面均显著不同(P<0.05)。NMF1组与对照组免疫状态相似,均高于NMF2组。GO和KEGG结果显示,肝细胞肝癌始终在细胞分裂、染色体端粒、P53信号通路等发生异常改变;NMF1组为代谢通路、PPAR信号通路改变;NMF2组为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拷贝数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拷贝数改变的基因有2042个,NMF1组有35个,NMF2组有20个。结论肝细胞肝癌急者分为两个亚型,NMF1组患者更适合辅助代谢相关治疗和免疫治疗。
陈伟男李建春刘阳张艳明张海宇
关键词:肝细胞肝癌肿瘤异质性分子机制免疫
超声造影对颈动脉溃疡斑块的诊断效能和一致性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 enhanced ultrasonography,CEUS)诊断颈动脉溃疡斑块的价值。方法对98处颈动脉斑块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和CEUS检查,依据文献对颈动脉斑块形态进行分类,比较低年资和高年资医生应用CDUS和CEUS诊断颈动脉溃疡斑块的差异。结果低年资和高年资医生应用CDUS诊断颈动脉溃疡斑块的敏感性较低(30.00%,35.00%),而应用CEUS可明显提高诊断颈动脉溃疡斑块的敏感性(85.00%),且与CT诊断一致性较高(κ=0.9002),低年资和高年资医生间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CEUS诊断颈动脉溃疡斑块具有较好的准确性。
姜璐璐宋则周张艳明傅燕飞耿昱汤靖岚张健
关键词:超声检查造影剂形态学颈动脉动脉硬化
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滋养血管新生的特点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滋养血管新生的特点。方法对47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8例非脑梗死患者(非脑梗死组)行双侧颈动脉超声造影检查,对颈动脉滋养血管进行分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判断脑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曲线下面积;评估观察者之间确定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的一致性。结果脑梗死组梗死侧颈动脉滋养血管以Ⅰ级为主,与脑梗死组非梗死侧和非脑梗死组双侧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4、0.0005、0.0085)。Ⅰ级滋养血管中脑梗死的比例明显高于0级滋养血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以颈动脉滋养血管Ⅰ级为标准评价脑梗死的敏感性、特异性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2.3%、61.5%及0.669;观察者间评估颈动脉滋养血管新生的一致性均较佳。结论脑梗死与非脑梗死的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差异明显,颈动脉滋养血管分级是预测脑梗死的一个有效指标,且观察者间一致性佳。
邬午龙张艳明傅燕飞耿昱汤靖岚王静宋则周
关键词:造影剂脑梗死颈动脉动脉硬化
超声造影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滋养血管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造影技术评估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滋养血管的价值。方法对47例脑梗死患者和18例非脑梗死患者双侧颈动脉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测量和计算颈动脉滋养血管增强强度和增强相对强度。结果脑梗死患者梗死侧颈动脉滋养血管增强强度和增强相对强度明显高于非梗死侧和非脑梗死患者,而脑梗死患者非梗死侧颈动脉滋养血管增强强度和增强相对强度与非脑梗死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滋养血管可能是反映脑梗死发生的标志,脑梗死的颈动脉滋养血管比非脑梗死患者明显增多。
张艳明宋则周傅燕飞耿昱
关键词:对比剂颈动脉动脉硬化
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预测脑梗死再发的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被引量:19
2018年
目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初发脑梗死患者89例,行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检查并进行颈动脉斑块的二维回声及新生血管分级,随访1年后入选者脑梗死再发情况,以脑梗死再发与否作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史、饮酒史、颈动脉斑块二维回声分级及新生血管分级为自变量,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脑梗死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并采用ROC曲线评估独立风险因素预测脑梗死再发的价值。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二维超声分级(P=0.028)与新生血管分级(P=0.006)为脑梗死再发的风险预测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是脑梗死再发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OR=1.916,P=0.043),ROC分析示以新生血管分级>Ⅱ级预测脑梗死再发的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67.74%、70.69%,其曲线下面积为0.684(95%CI:0.577~0.779,P=0.0017)。结论超声造影评估颈动脉斑块新生血管分级是预测脑梗死再发的独立风险因素。
邬午龙宋则周张艳明傅燕飞耿昱
关键词:脑梗塞颈动脉动脉硬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