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能义
- 作品数:17 被引量:206H指数:6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农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浙江省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用分子标记作辅助选择育成抗白叶枯病杂交水稻新组合被引量:6
- 1999年
- 薛庆中张能义熊兆飞李翀朱立煌
- 关键词:水稻标记辅助选择抗病育种白叶枯病
- 日照长短和脯氨酸处理对光敏核不育水稻花药培养的影响被引量:3
- 1995年
- 本试验对粳型光敏核不育系N5047S、7001S、N5088S和HP13S、常规粳稻品种浙农大40和02428及由它们所配制的F1杂种进行花药培养,主要结果如下:不同光敏核不育系及其杂种F1出愈率、绿苗率和培养力存在明显差异;光敏核不育系的花培效率并不一定比非光敏核不育系低;无论光敏不育系还是非光敏核不育系,长日都比短日处理具更高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光敏核不育系长日下生长取样接种.脱分化培养基中添加脯氨酸有明显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的效果。
- 张能义薛庆中
- 关键词:水稻光敏核不育系花药培养脯氨酸
- 不同类型籼粳杂种F1的形态和生育期性状的表现
- 1996年
- 对早籼/早粳、早籼/中粳、早籼/晚粳、中籼/中粳和中籼/晚粳5种配组类型的籼粳杂种F1进行形态和生育期性状的考察,结果表明,作单季稻种植时,早籼/早粳杂种F1表现为抽穗过早,植株过矮,剑叶较短,营养生长不良。早籼/晚粳和中籼/晚粳杂种F1,抽穗偏迟,营养生长过旺。而早籼/中粳和中籼/中粳的杂种F1,抽穗较为适宜,前期的营养生长较好,中后期的株高、剑叶长等形态性状均较有利于籼粳交杂种超高产潜力的发挥,是较为理想的籼粳配组类型。
- 沈圣泉张能义严菊强薛庆中
- 关键词:籼粳交形态性状杂种优势
- 三系和二系籼粳交杂种F_1农艺性状遗传表现的比较被引量:2
- 1995年
- 通过6个籼型三系不育系(A)和3个籼型光温敏核不育系(S)分别与7个粳型广亲和系(W)的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对两类不同配组模式(即AW和SW)的杂种优势的表现、农艺性状遗传特点及参试亲本基因效应值的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多数性状上,AW比SW型具有更强的群体平均优势和群体超亲优势;而两者农艺性状遗传方差分量除主穗总粒数等外,在抽穗期、着粒密度和剑叶长的遗传分量则较为一致;参试亲本的加性效应预测值,是D汕A具有降低株高的效应,红突A、W6llls和浙南1号A具有明显地缩短生育期的效应,红突A、D汕A和协青早A有显著地增加每株穗数的效应,而02428、T984和轮回422则有增加主穗总粒数的效应.
- 沈圣泉严菊强张能义薛庆中
- 关键词:籼粳杂交三系杂交农艺性状
- 应用花培技术选育水稻光敏核不育系被引量:20
- 1996年
- 对粳型光敏核不育系,常规粳稻品种及其F1杂种进行花药培养,所得花粉植株用于分期播种和进入人工气候箱以鉴定光敏核不育性.结果表明:不同光敏核不育系及其杂种F1培养力存在明显差异.从组合N5047S/浙农大40和N5047S/02428分别获得84个和35个二倍体花培系,构建成了两个DH群体;在长日下这两个DH群体育性发生明显分离,其中28份为光敏核不育系,短日下各花培系都可育;从N5047S/02428组合中筛选出一个花培系浙农大13S(HP13S),经人工气候箱鉴定表现为光敏核不育特性.不育期为8月上旬到9月2日,长达20多天,制种是安全的,可育期结实率高。
- 张能义薛庆中
- 关键词:水稻花药培养光敏核不育系
- 用基因枪将水稻齿裂矮缩病毒Spike蛋白cDNA转入水稻被引量:1
- 1999年
- 薛庆中张能义赵彬卢雄斌龚祖埙
- 关键词:水稻基因枪DNA
- 世界上第一个原生质体光敏核不育无性系浙农大11S被引量:6
- 1996年
- 世界上第一个原生质体光敏核不育无性系浙农大11S①薛庆中李宏张能义严菊强徐芬(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杭州310029)TheFirstPhotoperiodSensitiveGenicMaleSterility(PGMS)ClonefromProtop...
- 薛庆中李宏张能义严菊强徐芬
- 关键词:水稻原生质体光敏核不育系
- 早粳稻及其再生稻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被引量:1
- 1996年
- 将6份早粳材料按不完全双列杂交配组,并在早季及其再生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早季稻和再生稻的生长势和繁殖力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再生稻表现为抽穗天数缩短、植株变矮、穗数下降、穗子变小;早季稻和再生稻性状的基因效应表达也有不同,在株高、剑叶长、主穗长和主穗总粒数等性状上,早季稻均以加性效应控制为主,而再生稻则受显性效应的影响更大;早季稻与再生稻间存在着相关性,除单株穗数和主穗总粒数外。
- 沈圣泉薛庆中严菊强张能义
- 关键词:粳稻再生稻农艺性状
- 应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育抗白叶枯病水稻恢复系被引量:118
- 1998年
- 目前国内推广应用的杂交水稻组合杂种优势强,增产潜力大,但多数缺乏对白叶枯病的抗性.多年来用常规技术改良恢复系和不育系的抗病性进展不快,其原因是已发现的多数抗病基因和恢复基因均属显性基因,在杂交后代中产生纯合重组体的概率很低,同时抗性鉴定手续繁杂,选择...
- 薛庆中张能义熊兆飞李羽中朱立煌
- 关键词:水稻抗白叶枯病分子标记
- 用花培群体研究光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
- 1993年
- 本研究对 N5047S/T8340和 N5047S/02428的 F_1进行花药培养,获得了两个二倍体花培群体。以平均自然结实率为指标,对这两个花培群体在长短日下的育性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长日下两个花培群体的育性表现为明显分离,呈连续的双峰曲线分布。X^2检验,不育花培系比可育花培系符合1:3的分离比,说明光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受两对独立的隐性主效基因控制。在短日下,各个花培系都为可育,说明,花培不育系的育性能稳定地转换。但不同的花培不育系育性恢复的强弱不一致。本研究还表明花培群体对研究光敏核不育水稻雄性不育性的遗传具有独特的优点。我们还就用花培技术选育新的光敏核不育系进行了讨论,并选到了农艺性状优良、不育性表现彻底的不育系。
- 张能义薛庆中严菊强沈圣泉
- 关键词:光敏核不育水稻花药培养
- 全文增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