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秉涛
- 作品数:21 被引量:58H指数:5
-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糖尿病患者尿蛋白排泄率与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关系
- 2011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ype 2diabetic mellitus,T2DM)患者尿蛋白排泄率(urinary albamin excretionrate,UAER)与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arotid-femoral pulse wave velocity,CF-PWV)的关系。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1月,将112例T2DM患者按UAER分为两组,A组(UAER<20μg/min)及B组(UAER>20μg/min)各56例,分别测CF-PWV。结果两组CF-PWV分别为(11.72±3.67)、(14.25±4.23)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1,P=0.001)。结论 T2DM患者中,UAER增高者CF-PWV明显增高,提示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与糖尿病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 张秉涛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尿蛋白排泄率脉搏波传导速度
-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法将140例已合用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的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12周。结果:对照组的HbA1c明显下降(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变化;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FPG、2hPG、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s-CRP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吡格列酮治疗T2DM,除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还有明显的抗炎作用,使hs-CRP下降。
- 张秉涛
- 早期应用胰岛素泵控制高血糖与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应用胰岛素泵控制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80例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8分的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患者,根据入院时GCS评分分为G1组(GCS评分3~5分,39例),G2组(GCS评分6~8分,41例);根据高血糖控制方法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胰岛素皮下持续输注(CSII)治疗组40例,多次皮下胰岛素注射(MSII)治疗组40例,均控制血糖目标在相同范围。记录两组治疗后达到目标血糖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2个月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分。结果G1组入院随机血糖为(12.0±2.4)mmol/L,G2组人院随机血糖为(8.6±1.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II治疗组与MSII治疗组比较,血糖达标时间明显缩短[(3.35±0.98)d比(6.20±1.02)d]、胰岛素用量明显减少[(39.3±7.6)U/d比(52.6±10.2)UN]、低血糖发生率亦明显降低[5.0%(2/40)比15.0%(6/4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中预后良好42例,血糖水平为(7.1±1.8)mmol/L,预后较差26例,血糖水平为(9.1±2.2)mmol/L,死亡12例,血糖水平为(11.9±2.5)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胰岛素泵治疗能够快速平稳控制重型颅脑损伤后高血糖,而且能够明显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
- 刘宝江张秉涛刘淑艳赵爱军王守臣杨立丰冯宝静徐小明刘静
- 关键词:胰岛素输注系统高血糖症颅脑损伤预后
- 胰岛素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增高临床分析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研究胰岛素泵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增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80例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增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40例,应用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治疗;胰岛素泵治疗组40例,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治疗。两组目标血糖控制在相同范围。记录两组治疗后GCS评分、达到目标血糖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及治疗后3个月GOS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的GCS评分、达到目标血糖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情况及3个月GOS评分结果各项指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泵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后血糖调控方面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小,能够快速平稳纠正高血糖,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刘宝江张秉涛刘淑艳王守臣冯宝静赵爱军杨立丰徐小明刘静
- 关键词:胰岛素泵治疗重型颅脑损伤血糖增高
- 胰岛素泵联合罗格列酮在不同BMI的T2DM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张秉涛
- 关键词:人体质量指数胰岛素输注系统
- 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比较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与奥曲肽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硬化EGVB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对照组采用奥曲肽治疗,2组均同时使用凝血酶及抑酸药。观察2组止血成功率、平均止血时间、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止血成功率、平均止血时间、病死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EGVB疗效确切,且价格低,适于基层医院推广。
- 张秉涛
- 关键词:垂体后叶素硝酸甘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 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80例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瑞格列奈治疗组(A组)28例,二甲双胍治疗组(B组)26例,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组(C组)26例。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BG)、餐后1小时胰岛素(PINS1h)、餐后2小时胰岛素(PINS2h)、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清丙二醛(FMDA、2hMDA)浓度及超氧化物歧化酶(FSOD、2hSOD)活性的变化。结果A组治疗前后FMDA、2hMDA均较治疗前下降,仅2hMDA差异有显著性;FSOD、2hSOD活性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B组治疗前后FMDA、2hMDA较治疗前略有下降;FSOD、2hSOD活性略有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C组治疗后FMDA、2hMD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FSOD、2hSOD活性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治疗后C组FMDA、2hMDA下降值与A、B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C组FSOD、2hSOD活性较A、B组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瑞格列奈具有抑制氧化应激的作用,与二甲双胍联用降糖效果更好,抗氧化作用更强,而二甲双胍抑制氧化应激的影响弱。
- 张秉涛尹士男
- 关键词:瑞格列奈二甲双胍血清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 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胰岛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初诊2型糖尿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瑞格列奈口服,强化组60例予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口服,比较2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餐后1 h及2 h血浆胰岛素变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的变化。结果治疗组餐后2 h血糖治疗后明显下降(P<0.05),餐后1 h血浆胰岛素明显升高(P<0.05)。强化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明显下降(P<0.05和0.01);餐后1h血浆胰岛素显著升高(P<0.01),餐后2 h血浆胰岛素降低,且显著低于餐后1 h血浆胰岛素(P<0.05)。结论瑞格列奈可改善胰岛素早期分泌时相,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胰岛素早期分泌相恢复,餐后血糖控制良好。
- 张秉涛
- 关键词:2型糖尿病瑞格列奈二甲双胍
- 维生素B1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 2012年
- 目的研究维生素B1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11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甲钴胺,治疗组在甲钴胺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对照组总有效率7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维生索B。辅助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效。
- 张秉涛
- 维生素B1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维生素B1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128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组在胰激肽原酶肠溶片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观察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0%,对照组总有效率72.8%,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维生素B1辅助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效。
- 张秉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