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玺科

作品数:16 被引量:3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天文地球
  • 7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篇油气
  • 4篇勘探
  • 3篇地层
  • 3篇地震资料
  • 3篇油藏
  • 2篇低渗
  • 2篇低渗油藏
  • 2篇地震记录
  • 2篇地震勘探
  • 2篇地震振幅
  • 2篇焉耆盆地
  • 2篇振幅
  • 2篇盆地
  • 2篇求取
  • 2篇桩号
  • 2篇褶积
  • 2篇褶积模型
  • 2篇合成地震
  • 2篇合成地震记录
  • 2篇测井

机构

  • 13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河南石油勘探...
  • 1篇北京邮电大学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南阳油田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16篇张玺科
  • 2篇杨春峰
  • 2篇许杰
  • 1篇郑俊生
  • 1篇刘振东
  • 1篇王纪云
  • 1篇张珩智
  • 1篇马义忠
  • 1篇林正良
  • 1篇杨前杰
  • 1篇段永明
  • 1篇黎玉战
  • 1篇马安来
  • 1篇朱广生
  • 1篇谢锐杰
  • 1篇周扬新
  • 1篇张忠民
  • 1篇杨振峰
  • 1篇黄郑
  • 1篇牛新敏

传媒

  • 4篇石油物探
  • 2篇河南石油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国外油气勘探
  • 1篇江汉石油学院...
  • 1篇石油物探译丛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2010全国...
  • 1篇中国地球物理...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5
  • 1篇2002
  • 1篇2000
  • 4篇1997
  • 1篇1995
  • 1篇1992
  • 1篇1991
  • 1篇199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王集油田西区油藏特征的再认识被引量:2
2005年
综合地震、地质、试油、试采等资料研究分析认为,王集油田西区构造上原认识的9号断层一分为二, 即9号和10号。该区储层以北西向的王集三角洲沉积砂体为主,沉积相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 前缘席状砂和前三角洲亚相。油层分布在H3Ⅳ-Ⅶ油组,以Ⅴ-Ⅶ油组为主,油藏类型以受91号断层 控制的构造油藏为主,油层沿该断层呈屋脊状分布,迭合性差,含油高度较低,含油宽度较窄等特点,但研 究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较大的增储潜力。
张玺科周扬新杨前杰郑俊生王纪云张灵霞
关键词:王集油田构造油藏
BBT油田地震资料的再处理和综合研究被引量:1
2002年
通过对BBT油田试采资料的分析,认为以前确定的主力油层油水界面不合理。因原来的地震资料信噪比和分辨率低,横向存在静校正问题,且存在速度陷阱。为此对地震资料进行了目标处理,运用FOCUS4.3和PG99等软件,采用了针对性的处理技术,并与解释和地质人员紧密结合,使主要目的层的主频由30Hz提高到40Hz,信噪比和连续性有了较大的提高。构造研究方面,利用SeisX软件,在储层精细标定的基础上,对三维地震资料进行精细解释;然后使用地震速度建立了三维地震速度场,并用VSP速度和地震测井速度进行了标定,对研究区进行了变速成图;最后利用已钻井的目的层深度对变速构造图进行了标定,得到了最终的钻井—地震构造图。储层研究方面,利用VoxelGeo和SeisX软件对储层的振幅等属性信息进行了分析,结合已钻井资料划分出了储层展布的有利区。
张玺科刘振东
关键词:地震资料分辨率
全文增补中
利用声波测井曲线精细计算砂泥岩速度被引量:1
1991年
邓小力(1990)提出利用整段声波测井曲线计算砂泥岩速度的方法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方法:本文旨在扩展这种方法,便于推广应用。原理如果按文献[1]的思路将一套砂泥岩互层等效成图1所示的分析模型,并设地层总厚为l,其中砂岩厚度为ln,速度为Vs,泥岩速度为V1,泥岩厚度为l—ln
张玺科马义忠
关键词:声波测井曲线
基于褶积模型的地震振幅意义
1.岩性划分依据地质分层和砂层对比划分主要是根据自然伽马和自然电位测井曲线,一般来说是等时的。而和地震反射密切相关的声波、密度测井曲线则反映的是地层物性,经常用来计算储层的孔隙度。一般来说,岩性和物性间并不是完全一一对应...
张玺科许杰
基于褶积模型的地震振幅含义讨论被引量:3
2010年
根据褶积模型,反射波振幅是单个反射系数和子波褶积的叠加,一次反射地震记录的振幅从本质上说是有限带宽的反射系数,地震剖面的同相轴表示了地层的波阻抗差界面,并不是等时的,结合地层对比的依据说明波阻抗并不能完全反映地层的岩性,仅用波阻抗预测岩性是不准确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模型和实例说明,同相轴的尖灭并不表示储集层的尖灭。
刘振东张玺科许杰张珩智
关键词:褶积模型反射系数合成地震记录
反射层析成像法与叠加速度分析
1997年
反射波至旅行时反演以地震波长相当的精度重构了主要界面的结构。常规叠加速度分析分辨率较低、即地震排列长度的等级降低。进一步而言,叠加速度场是在时间域内定义的,转换为深度域并不简单。有两种方法可以提供选择:用叠前反射同相轴这是相当困难和费时的,而用速度谱却又是简单低廉的。因此就费用和优点而言,在这两种方法间有一种折衷的方案。本文中,我们通过复杂性逐步增加的不同的合成模型的使用,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主要特点。我们使用傅里叶伪谱法模拟了有关地震记录。
Gualtiero Boehm张玺科刘新敏
关键词:叠加速度分析地震勘探
焉耆盆地本布图构造认识过程—— 一个速度陷阱的典型实例被引量:4
2000年
焉耆盆地本布图构造由于速度陷阱的影响 ,其构造的预探—详探—开发评价以及开发方案实施均发生了较大变化 ,即从起初的一个完整断背斜到最终的断背斜和断鼻块 ,并且构造细节的显示也发生了变化 ,从而为开发方案的实施带来了较大的困难。通过使用三维叠前深度偏移资料 ,结合地层倾角测井资料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构造图精度经钻井检验 ,其绝对误差最大为7m ,相对误差最大为 0 .2 9% ,从而满足了开发方案的要求。
张玺科段永明曲建山王海明周扬新刘斌
关键词:背斜焉耆盆地油气藏
BY凹陷西南部核三段薄砂层地震资料解释
1997年
BY 凹陷西南部地区储层发育,区内钻探程度已较高。为继续寻找具有圈闭条件的薄层砂体,从钻井资料出发,充分利用测井曲线的信息,选择有利储层,通过合成地震记录对地震剖面进行标定和横向追踪,圈出有利薄砂层的分布范围,计算出其分布面积和厚度。钻探结果表明,在扇三角洲前缘席状砂地带,可寻找具有圈闭条件的薄层砂体。
谢锐杰王慎中朱广生李建兴刘来民张玺科
关键词:地震地层解释合成地震记录
用三维地震资料研究断层面的封堵性质被引量:2
1997年
断层两侧地层的配置关系,直接影响断层面的封堵性质及油气的聚集。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可以研究断层面封堵性质。本文的做法是,先用三维地震垂直剖面和水平切片对断层进行闭合,然后将断层面作垂直和水平方向的投影,获得断层上、下盘的振幅剖面及振幅切片;再根据钻井资料及合成记录,对振幅剖面及振幅切片进行岩性解释,获得相应的岩性剖面和岩性切片。最后,将断层上、下盘的岩性剖面相叠合,即可得到断层面的封堵性质剖面。在南阳凹陷张店油田断裂构造中,用上述方法研究断层面封堵取得了很好的地质效果。
张玺科杨春峰牛新敏
关键词:地层封堵断层面地震资料油气分布
反射地震学中的并行计算
1997年
自从在反射地震学中运用数字处理以来,随着计算机能力的提高,已经开发了许多新算法。在石油工业中已经出现了巨型并行计算机,并且认识到,在费用和性能方面并行机是很具吸引力的。本文中我们研究了地震模拟和叠前深度偏移的并行算法。使用伪谱法进行地震模拟要求2-DFFT,由于每个处理器仅包含有部分数据,因此不能用一步完成2-D FFT。因为必须进行数据交换,所以我们开发了一种并行的交换算法和一种并行的磁盘I/O方法,以减少计算时间。叠前深度偏移有许多理论算法。对并行计算,我们采用了频率和空间域的显式外推有限差分法。方法的实现采用了"并行频率切片"(parallel frequency slice)计算法,因为所开发的这些算法都是基于信息传递法(the message passing method),所以容易在工作站群上实现。
Takehiko Sato张玺科牛新敏
关键词:并行计算石油勘探油气储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