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虎

作品数:11 被引量:16H指数:3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主题

  • 3篇行为干预
  • 3篇社会
  • 3篇建构论
  • 3篇干预
  • 3篇艾滋病
  • 2篇社会问题
  • 2篇主义
  • 2篇艾滋病问题
  • 1篇大众
  • 1篇大众传媒
  • 1篇信任
  • 1篇信任缺失
  • 1篇形体语言
  • 1篇性传播
  • 1篇性传播途径
  • 1篇学理
  • 1篇语言
  • 1篇正论
  • 1篇执政
  • 1篇执政方式

机构

  • 1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11篇张晓虎
  • 2篇夏军
  • 1篇罗雷
  • 1篇李艳秋

传媒

  • 4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医疗服务语言
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的医疗服务语言,因为医学职业的特殊性而体现出较强的服务性、专业性和可操作性特征.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服务语言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作为一种文化,它反...
张晓虎李艳秋罗雷
关键词:口头语言形体语言书面语言
文献传递
国内艾滋病问题的研究现状评析被引量:6
2009年
通过对在"中国知网"检索结果的分析发现,在中国学界流行病学或医学掌握艾滋病问题研究的主流话语权,人文社会科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而且正从伦理学视角向社会学视角转变。出于艾滋病防治的迫切需要,学者更多地关注"行为干预"的理论与模式探讨,应用性研究较多而理论研究薄弱。
张晓虎
关键词:艾滋病行为干预社会学理论
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育的影响被引量:1
2009年
随着人类医学技术尤其是现代生殖技术的发展和提高,人类生育的自然属性日益被社会性消解。生育的数量和质量影响着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状态,因此从社会角度出发,人们对生育行为进行越来越多的人为干预,这种干预表现为对生育需求的控制、对生育方式的改变和对生育结果的设计与选择。对生育的人为干预消解了生育与两性结合的联系,破坏了基于自然秩序形成的稳定的社会关系。自然性被消解的同时,摆在人类面前的是如何重建新的稳定的社会秩序。
张晓虎刘沈之
关键词:生育辅助生殖技术社会性
对疾病概念的建构论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对疾病的界定与解释是整个医学的核心与基础,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是本体论的疾病观占主流地位,但是纵观整个医学史,人们对疾病的不同界定充分证明了疾病概念问题上的建构论观点。医学上的建构论强调具体的社会环境、组织结构、价值信念、利益和权力关系等对疾病知识的影响。从建构论视角分析,"疾病"是一种功能性界定;疾病是一种价值判断;疾病是一种社会约定。
张晓虎夏军
关键词:疾病建构论
制度变迁的价值观念基础
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艾滋病的概念体系中不仅包含着医学科学的界定,还具有浓重的社会文化属性。在建构论看来,不论是它的医学科学界定还是社会文化内涵都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被各种社会因素共同建构起来的。对公共健康的威胁并引发了社会...
张晓虎
关键词:社会问题建构论艾滋病
文献传递
民主社会主义的人权观被引量:1
2006年
人权作为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念,尊重和保护人权一直是民主社会主义的重要主张。它把实现和保障人权作为基本目标,把平等和自由作为人权的核心内容,在主张多元化的同时,提出人权的普遍性和不可分性等一般原则,强调保护少数人群和弱势群体的权利,主张和平改良,反对暴力革命和战争,通过建立民主和福利社会来实现人权。
张晓虎
关键词:民主社会主义社会党国际人权
也从大众传媒看公众对安乐死态度的嬗变——与单艳华、张大庆商榷
2007年
张晓虎夏军
关键词:大众传媒安乐死公众社会生活
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及改革路径的探析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议题,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抛弃了“政党取代”型执政方式,先将执政方式向“政党直接指挥”型回归,然后以制度建设为依...
张晓虎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
文献传递
AIDS性传播途径行为干预中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3
2007年
行为干预被认为是目前防止AIDS传播的有效方法,主张通过知性教育来帮助个体确立正确的信念以改变个体不安全的行为方式。由于中国特殊的社会制度与伦理传统,导致行为干预在伦理和法律层面处境尴尬;目标人群难以被相关部门发现和掌握,行为干预的范围覆盖面较窄;AIDS项目的"麦当劳化"抑制了中国人的创造性,行为干预的内容和手段单一;效果评价方法片面等问题的存在。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国外经验和方法的简单移植,目前中国应该把AIDS防治与社会实情相结合,首先消除法律、伦理等制度层面的障碍;加强干预内容和方法的本土化研究;加强对目标人群行为选择的研究。
张晓虎
关键词:行为干预本土化
功利主义与信任缺失——对防艾工作功利主义导向的反思被引量:1
2008年
"行为干预"作为防治艾滋病的手段,本质上是一种社会互动。有效的行为干预是建立在交往双方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的。由于我国目前的功利主义导向,阻碍了行为干预主体间信任关系的建立。普遍存在的信任缺失,影响着防艾工作的深入开展。只有在公正论的基础上,建立防艾共同体才能解决因为功利主义导向引发的信任缺失问题。
张晓虎
关键词:行为干预功利主义信任共同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