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新鹏

作品数:29 被引量:52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朝阳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病理
  • 7篇肿瘤
  • 7篇细胞
  • 5篇乳头
  • 5篇临床病理
  • 5篇临床病理分析
  • 5篇免疫
  • 5篇宫颈
  • 5篇病理分析
  • 4篇上皮
  • 4篇子宫
  • 3篇源性
  • 3篇乳头状
  • 3篇上皮内
  • 3篇上皮内瘤
  • 3篇上皮内瘤变
  • 3篇皮内
  • 3篇黏液
  • 3篇瘤变
  • 3篇囊肿

机构

  • 29篇北京市垂杨柳...
  • 4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航天科技...

作者

  • 29篇张新鹏
  • 23篇刘晓刚
  • 18篇王丽宁
  • 15篇蔡辉
  • 12篇薛慧忠
  • 11篇马郁琳
  • 10篇孔令红
  • 9篇焦阳
  • 7篇魏可心
  • 5篇韩冬
  • 4篇邓宇斌
  • 3篇吴艳
  • 2篇孙心平
  • 2篇李华志
  • 2篇张新朵
  • 1篇李红威
  • 1篇徐红兰
  • 1篇杨晓玲
  • 1篇赵晓娟

传媒

  • 8篇临床与实验病...
  • 4篇诊断病理学杂...
  • 2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临床耳鼻咽喉...
  • 2篇中华临床医师...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性科学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医疗设备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子宫阔韧带骨软骨瘤一例
2012年
患者女,31岁,主因发现盆腔包块入院,超声提示右侧阔韧带子宫肌瘤,盆腔囊性包块,手术切除阔韧带表面突起肿物及右侧卵巢囊肿(病理证实右侧卵巢囊肿为黏液性囊腺瘤)。阔韧带肿物病理检查,肉眼所见:不整形组织一块,大小为1.8cm×1.5cm×1.5cm,分叶状,灰白质硬,脱钙制片。
王丽宁蔡辉张新鹏
关键词:子宫阔韧带阔韧带子宫肌瘤骨软骨瘤黏液性囊腺瘤右侧卵巢囊肿盆腔囊性包块
胎盘绒毛膜血管瘤13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分析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胎盘绒毛膜血管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3例产妇年龄23~37岁,10例出现妊娠合并症,10例胎儿出现异常临床表现。肿瘤大体表现为凸出于胎盘胎儿面的灰粉色至暗红色、界线较清的结节,最大径0. 3~7. 5 cm,最大径小于0. 5 cm的肿瘤易漏诊。镜下见肿瘤富于毛细血管。免疫表型:CD31、CD34和FLI-1均阳性,Ki-67核增殖指数<5%。结论胎盘绒毛膜血管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肿瘤,可伴发多种妊娠合并症。
刘晓刚孙心平孔令红张新鹏黄雅萍薛慧忠焦阳韩冬
关键词:血管瘤绒毛膜妊娠并发症免疫组织化学
乳头状汗管囊腺瘤5例报道被引量:4
2018年
皮肤乳头状汗管囊腺瘤(syringocystadenoma papilliferum,SCAP)由Peterson于1892年首先提出,是一种向汗腺导管或腺体方向分化的的皮肤附属器肿瘤。临床比较少见,这种损害通常由头面部皮脂腺痣发展而来。本病常在出生后或幼年发病,大约一半患者出生时即存在,约25%的患者在青春期和成年期发生在躯干、外生殖器和腹股沟区域.
孔令红刘晓刚王丽宁焦阳张新鹏薛慧忠韩冬张新朵
关键词:皮肤肿瘤乳头状汗管囊腺瘤病理学免疫组化
10例胎盘部位结节或斑块的临床病理分析
2017年
目的探讨胎盘部位结节或斑块(PSN/P)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并研究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病理科2005-2016年间诊断的10例PSN/P病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临床资料特点、随访结果,镜下病理组织学观察,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组化)染色。结果患者年龄22~48岁,平均(32.90±8.52)岁;患者妊娠史1~2次,所有患者距上次妊娠间隔3~130个月,平均(43.90±44.64)个月,8例患者因阴道不规则出血就诊,其中1例患者伴有水泡状胎块病史,1例患者因宫颈低级别鳞状病变(LSIL)就诊,1例为剖宫产术中发现,随访6例患者均未再出现异常阴道出血情况。镜下特征:增殖期子宫内膜6例,子宫内膜增殖症1例,子宫内膜不规则增殖2例,蜕膜组织及浅层平滑肌组织1例;在内膜组织内可见到单发或多发的玻璃样变性的结节,境界清楚,结节内可见多少不等的绒毛膜中间型滋养细胞(IT);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较一致,10例PSN/P患者均CK8、P63、Inhibin-α(+),PLAP、hPL、CK5、CD146、HCG(-),Ki67增殖指数0%~3%。结论 PSN/P是一种来源于绒毛膜IT的良性非肿瘤性病变。
刘晓刚王丽宁张新鹏薛慧忠孔令红焦阳蔡辉
关键词:滋养细胞疾病中间型滋养细胞
13例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瘤(SLCTs)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并研究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研究2006⁃02—2020⁃0613例卵巢SLCTs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进行病理形态观察、免疫组化标记及基因突变检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3例患者年龄28~83岁,平均年龄(50.6±16.1)岁,12例阴道异常出血、1例闭经,3例血清AFP升高,均发生于单侧卵巢,肿瘤最大径2~17 cm,平均最大径(8.61±4.66)cm。肿瘤切面实性或囊实性,质中,鱼肉样,色淡黄、灰粉,偶见出血及坏死。镜下肿瘤组织由不同比例的Sertoli细胞和Leydig细胞组成,中分化者10例,低分化者3例,均未见异源性成分及网状结构。免疫组化显示CK、Vimentin、CD99、SF⁃1、Calretinin、α⁃Inhibin、WT⁃1、CD56、PR、MSH2、MSH6、MLH1、PMS2、MelanA、AR呈不同程度阳性,CgA、Syn、AFP、ER、SMA阴性,Ki⁃67增殖指数5~40%。网状纤维染色显示Sertoli细胞巢周围阳性。1例标本检测出DICER1基因点突变(c.5113 G>A))。11例患者实施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FIGO分期均为Ⅰa期,2例患者实施单侧附件切除术,10例术后实施辅助化疗,随访患者2~78个月,均无瘤存活。结论SLCTs是较罕见的卵巢性索⁃间质来源的肿瘤,预后大都良好,免疫组化染色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孔令红刘晓刚焦阳曹智张新鹏杨晓琳
关键词:卵巢肿瘤病理治疗及预后
一种摇床用离心管架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摇床用离心管架,其中连动板设有第一连动部;离心管盒的上端面开设有多个供离心管放入的插入孔,其侧壁上端与架体枢转连接,侧壁下端设有第二连动部;第一连动部与第二连动部发生滑动配合,以使离心管盒下端围绕枢转轴线...
张新鹏王丽宁刘晓刚
FEZ1和survivin蛋白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FEZ1和survivin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中FEZ1、survivin的表达情况。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CINⅠ级、CINⅡ级、CINⅢ级中,FEZ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0.0%、67.9%、36.0%、22.5%,survivin分别为10.0%、25.0%、52.0%、57.5%。FEZ1在CIN组中的表达率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survivin则高于正常组(P<0.05)。二者在CINⅠ级与Ⅱ级、CINⅠ级与Ⅲ级两组间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INⅡ级与Ⅲ级之间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EZ1和survivin在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表达呈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53,P<0.001)。结论 FEZ1的异常低表达与survivin的异常高表达参与宫颈上皮内瘤变的发生、发展,二者的联合检测可为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提供新的依据。
王丽宁蔡辉马郁琳刘晓刚张新鹏魏可心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宫颈上皮内瘤变FEZ1SURVIVIN
控释神经营养因子与细胞移植减少损伤脊髓的胶质瘢痕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联合移植可有效促进猕猴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恢复。目的:观察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抑制猴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的作用是否优于单纯细胞移植。方法:取12只恒河猴,采用改良Allen氏法制作急性重度脊髓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实验组以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修复,对照组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修复,空白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修复。修复后5个月,取出脊髓组织制成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胶质瘢痕的形态特征、构成特点及瘢痕中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检测胶质瘢痕面积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部位胶质瘢痕由混合性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组织细胞构成。空白对照组脊髓胶质瘢痕累及范围广,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显著,神经丝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阴性,胶质瘢痕面积、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平均吸光度值高于实验组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照组脊髓胶质瘢痕累及范围较局限,神经丝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有少量神经纤维通过瘢痕区,并且实验组胶质瘢痕面积、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平均吸光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可更强抑制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形成。
刘晓刚邓宇斌蔡辉张新鹏马郁琳魏可心
关键词: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细胞移植
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可减少脊髓损伤后空洞形成被引量:6
2013年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可以有效地促进猕猴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目的:验证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对猴脊髓损伤后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是否优于单纯细胞移植。方法:将急性重度脊髓损伤模型恒河猴分为3组,联合移植组采用控释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样细胞联合移植,单纯细胞移植组给予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对照组给予磷酸盐缓冲液。制备脊髓组织石蜡标本,苏木精-伊红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空洞形成情况,并应用图像分析系统计算空洞面积。结果与结论:对照组脊髓结构严重破坏,空洞面积大、累及范围广;单纯细胞移植组脊髓结构保存较好,有小面积空洞,偶有较大空洞形成;联合移植组脊髓结构保存最好,仅存在小面积空洞。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提示与单纯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比较,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后组织结构的保护作用更佳,可以在更大程度上减少脊髓空洞的形成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刘晓刚邓宇斌蔡辉王丽宁马郁琳张新鹏魏可心
关键词:干细胞脊髓空洞症脊髓损伤神经营养因子
枕部原发性异位脑膜瘤1例被引量:1
2018年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5岁,30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侧头枕部肿物,5年前发现左侧肩背部肿物,均约黄豆大小,无疼痛,未予特殊诊治,两肿物逐渐增大至核桃大小,2017年3月15日以"多发皮肤肿物"入院治疗。临床检查:左枕部及左肩背部可触及肿物,大小均为5cm×4cm×4cm,表面光滑,无破溃,肿物周围皮肤颜色正常,无压痛,移动性好。螺旋CT(图1)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延髓钙化灶,椎-基底动脉硬化,未见占位性病变。3月16日在局部麻醉下行多发皮下肿物切除术。病理检查:
张新鹏刘晓刚焦阳薛慧忠杨晓琳孔令红李华志
关键词:脑膜瘤病理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