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忠苗

作品数:151 被引量:2,085H指数:3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岩土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2篇期刊文章
  • 2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144篇建筑科学
  • 8篇交通运输工程
  • 5篇天文地球
  • 5篇矿业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7篇沉降
  • 25篇地基
  • 22篇载力
  • 22篇承载力
  • 20篇软土
  • 20篇后注浆
  • 20篇管桩
  • 19篇受力
  • 17篇受力性状
  • 16篇桩基
  • 15篇桩端
  • 15篇荷载
  • 14篇盾构
  • 14篇摩阻力
  • 13篇注浆
  • 13篇桩侧
  • 13篇侧摩阻
  • 13篇侧摩阻力
  • 12篇软土地基
  • 12篇土地基

机构

  • 151篇浙江大学
  • 10篇浙江理工大学
  • 8篇浙江省建筑设...
  • 4篇温州浙南地质...
  • 3篇浙江大学城市...
  • 2篇青岛理工大学
  • 2篇浙江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浙江科技学院
  • 1篇中国美术学院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中铁第四勘察...
  • 1篇山东省交通科...
  • 1篇中国石油独山...
  • 1篇中铁十四局集...

作者

  • 151篇张忠苗
  • 27篇张乾青
  • 20篇刘俊伟
  • 18篇房凯
  • 14篇林存刚
  • 14篇邹健
  • 13篇吴世明
  • 12篇辛公锋
  • 11篇张广兴
  • 10篇俞峰
  • 9篇夏唐代
  • 7篇何景愈
  • 7篇贺静漪
  • 7篇谢志专
  • 6篇王华强
  • 6篇赵玉勃
  • 5篇陈云敏
  • 5篇王立忠
  • 4篇吴庆勇
  • 4篇刘念武

传媒

  • 37篇岩土工程学报
  • 20篇岩石力学与工...
  • 13篇岩土力学
  • 7篇浙江大学学报...
  • 4篇工程勘察
  • 4篇浙江大学学报...
  • 4篇土木建筑与环...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土木工程学报
  • 2篇工程地质学报
  • 2篇振动工程学报
  • 2篇物探与化探
  • 2篇地球物理学报
  • 2篇建筑技术
  • 2篇施工技术
  • 2篇工业建筑
  • 2篇岩土工程技术
  • 2篇地震学报
  • 2篇西部探矿工程
  • 2篇中国建筑学会...

年份

  • 3篇2013
  • 17篇2012
  • 29篇2011
  • 28篇2010
  • 8篇2009
  • 6篇2008
  • 3篇2007
  • 9篇2006
  • 3篇2005
  • 6篇2004
  • 10篇2003
  • 6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3篇1999
  • 6篇1998
  • 2篇1997
  • 5篇1996
  • 2篇1993
  • 1篇1992
15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拔单桩受力性状的解析算法
在荷载传递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抗拔单桩变形的简便解析算法。此法可反映桩侧摩阻力逐渐发挥至极限状态的过程,且可用于分析抗拔单桩位于成层土中的情况。算法的关键是确定合理的抗拔桩极限侧阻,进一步明确了抗拔桩极限侧阻计算时各参...
张乾青张忠苗
关键词:荷载传递法成层土受力性状
软黏土与粉土互层中开口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性状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1年
对软黏土与粉土互层中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相关性状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桩周土体中不同深度处的超孔隙水压力在沉桩过程中呈现不同的变化规律。回归分析得出两个不同深度处的对数表达式,用以描述最大超孔隙水压力与初始竖向有效应力的比值随距离参数的变化规律。测斜试验结果说明,群桩施工过程中土体最大水平位移发生在渗透性相对较差的淤泥质黏土层中。单桩沉桩过程中,地面的隆起量随沉桩深度不断增加,但主要的隆起量发生在桩体位于浅层时。贯入过程中,开口管桩的管壁端阻与静力触探锥尖阻力显示出极为相似的变化规律,且两者之间的比值不随贯入深度和土塞高度的变化而改变。上硬下软的土层分布易形成闭塞现象,而上软下硬的情况则易导致土塞的滑动。分析认为开口管桩直径越大管壁越薄,形成的土塞高度则越大。
刘俊伟张忠苗张乾青谢志专
关键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超孔隙水压力土体位移土塞
基于球形固结模型的桩端后注浆残余应力理论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基于球形空腔扩张及一维径向固结理论,对桩端后注浆桩的桩端注浆残余应力进行理论研究,分析了残余应力的消散过程,在负指数衰减的初始超孔隙压力分布基础上,得到了残余应力随时间及扩散半径消散的解析解;同时将提出的方法与未考虑浆液扩散半径影响的简化方法进行了比较,对模型的主要影响参数进行了分析。参数分析显示,流变指数、稠度系数、土体的压缩模量及固结时间是影响注浆残余应力的关键因素;另外,通过试验实测数据对新方法及简化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计算方法能有效地模拟后注浆残余应力的消散。其研究结果对后注浆残余应力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张忠苗何景愈房凯
关键词:桩端后注浆残余应力
粉土与淤质互层土中管桩压入过程孔隙水压力试验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为了解管桩沉桩过程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情况,通过对杭州萧山某工地的沉桩挤土效应进行现场监测,得出以下结论:场地中央的超孔隙水压力明显大于应力释放孔两侧相应深度处的超孔隙水压力,且应力释放孔内侧的超孔隙水压力也要大于应力释放孔外侧同一深度的超孔隙水压力;超孔隙水压力的动态变化规律绝大多数呈先增长后减少的趋势,沉桩距离较远时,超孔隙水压力整体变化呈缓慢增长趋势,而沉桩距离较近的时候,超孔隙水压力变化多呈先增长后减少趋势;本工程3~7m左右为粉土与淤泥质土的交界面,由于粉土与淤泥质土的渗透性不同,导致超孔隙水压力在3~7m左右会发生突变;PTC-500(65)管桩沉桩时,周围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明显要大于PTC-400(60)管桩沉桩时周围超孔隙水压力的变化。当沉桩距离小于5m的时候,超孔隙水压力变化比较明显;当沉桩距离超过5m的时候,超孔隙水压力变化逐渐减缓,趋于均速。
张忠苗谢志专刘俊伟张乾青
关键词:管桩孔隙水压力
强夯法处理软弱粉土地基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03年
介绍了钱塘江南岸软弱粉土地基试验区通过降水强夯与填石强夯的试验效果 ,并对不同夯击能夯击前后粉土地基的物理力学性质、变形特性、抗液化性能等静力动力特性进行了对比研究。
张忠苗杨什生辛公锋叶兴永
关键词:强夯法地基处理抗液化性能力学性质
桩端下有软弱下卧层的群桩沉降分析被引量:3
2009年
群桩沉降由桩身压缩和桩端沉降组成。本文采用桩身线弹性的假定计算单桩桩身压缩,用单桩的桩身压缩近似代替群桩桩身压缩,并用承台下的平均附加应力乘以桩端荷载传递系数后作为桩端的附加应力,推出了桩端下有软弱下卧层的群桩沉降计算方法,同时与其他计算方法和工程实测值进行了比较。
张乾青张忠苗
关键词:群桩沉降桩身压缩软弱下卧层
桩基动测规律与机理的应用研究
张忠苗
基于能量守恒的预制桩施工残余应力模拟被引量:3
2012年
预制桩施工阶段形成的残余应力较难由实测获得,其重要影响鲜受关注。从能量守恒原理出发,可模拟沉桩引起的桩身残余应力分布。计算模型采用剪切带理想弹塑性荷载传递关系及残余摩阻力折线型分布假定,以桩身弹性变形能为纽带,对预制桩沉贯和回弹过程进行能量分析,建立了施工全过程的能量平衡方程。参数分析显示,桩长径比与剪切带摩擦性状是影响桩身残余应力的关键因素。该模型能较合理预测某原型试桩的施工残余应力。
刘俊伟俞峰张忠苗王宁
关键词:预制桩残余应力能量守恒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后注浆桩荷载沉降关系预测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预测竖向荷载下后注浆桩的荷载变形特性,在荷载传递法的基础上,采用双曲线的荷载传递函数,推导了后注浆桩桩身荷载和沉降关系的迭代模型,给出了成层地基中后注浆单桩的迭代求解方法.为了考虑注浆对桩端桩侧阻力的影响,引入了后注浆荷载传递参数提高因子,在统计的基础上给出了提高因子的经验取值范围,最后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评估了该方法的合理性.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较好地给出后注浆桩荷载沉降关系的范围,可以保守地将预测的下限用于设计.
房凯张忠苗刘志军刘兴旺
关键词:后注浆桩荷载传递法
软土地层盾构隧道施工引起的地面隆陷研究被引量:61
2011年
基于Mindlin解,经数值积分求得盾构掘进时切口附加推力、盾壳对周围土体的摩擦力及同步注浆附加压力引起的地面竖向位移,并以杭州庆春路过江隧道盾构施工引起的地面实测位移对其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Mindlin解求得的切口附加推力、盾壳摩擦力及同步注浆附加压力引起的地面位移,与地层损失沉降叠加,可用来预测盾构掘进引起的纵向地面隆陷;盾尾同步注浆所致横断面地面隆起符合高斯分布,考虑注浆所致地面隆起后的修正Peck公式,可预测盾构掘进所致地面隆起,并提高地面沉降参数反分析的精度。
林存刚张忠苗吴世明李宗梁刘冠水
关键词:土力学MINDLIN解泥水盾构隧道施工PECK公式
共1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