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宏
- 作品数:10 被引量:57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项目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盐炙车前子多糖抗痛风性肾病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对盐炙车前子多糖进行初步化学研究,并考察其对痛风性肾病大鼠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盐炙车前子多糖,苯酚-硫酸法、硫酸-咔唑法和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盐炙车前子多糖的总糖含量、糖醛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PMP柱前衍生化法对多糖进行单糖组成分析,腺嘌呤和酵母联用制备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研究盐炙车前子多糖的抗痛风性肾病作用。结果盐炙车前子多糖得率为10.90%,总糖含量为32.27%、糖醛酸含量为30.71%、蛋白质含量为3.46%,其主要由葡萄糖(Glc)、阿拉伯糖(Ara)和木糖(Xyl)组成,其摩尔比为甘露糖(Man)∶鼠李糖(Rha)∶半乳糖(Gal)∶Glc∶Ara∶Xyl∶岩藻糖(Fuc)=1.07∶1.49∶5.46∶14.94∶14.34∶42.86∶3.63,是一种阿拉伯木聚糖。盐炙车前子多糖可缓解痛风性肾病模型大鼠的肾组织病变,减少尿酸盐结晶沉积,降低肾质量指数,降低大鼠24 h尿蛋白、血尿酸(UA)、尿素氮(BUN)和肌酐(CRE)的水平。结论盐炙车前子多糖可改善肾功能,对痛风性肾病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 彭东辉张志宏王洋洋孙延平曾元宁王秋红匡海学
- 关键词:多糖化学研究
- 中药单体抗急性肝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肝损伤是一种不易被察觉的肝脏疾病,如果持续损伤,则会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最终发展为肝癌,甚至危及生命。其具体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西医常用维生素及促进代谢类药物、解毒保肝药物、抗炎护肝等药物缓解肝损伤症状,然而长期使用会导致疗效降低、产生耐药性等问题。基于中医药多组分、多靶点、多环节的整体调节优势,中医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缓解氧化应激等作用机制治疗肝损伤的研究越来越多。因此本文以“中药单体”“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等为关键词,检索近年中、英文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并分析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发现中药单体可以从JAK/STAT、PI3k/Akt、NF-κB蛋白和MAPK信号通路发挥抗急性肝损伤作用,抗肝损伤中药大多具有疏肝理气、清利肝胆、补血活血等活性,能通过抑制免疫炎症、抗氧化应激等多途径多靶点治疗肝损伤,且中药在治疗肝损伤时,大部分中药单体是通过提前给药对肝进行预保护,也有小部分中药单体是对肝损伤有治疗作用。
- 张志宏周俊发秦安琪孙延平曾元宁匡海学王秋红
- 关键词:中药单体急性肝损伤信号通路
-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有兔脑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 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疾病之一,是老年人致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国内外十分重视脑血管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以探讨其发病机理及有效的防治措施.用针灸治疗脑血管病已有大量报道,疗效明显,该实验以'醒脑开窍'针法针刺...
- 张志宏
-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线粒体血液流变学
- 文献传递
- 基于肠道菌群与相关激素因子的交互作用探讨麦芽水煎液对缺乳症模型大鼠催乳作用
- 2024年
- 目的:探究麦芽水煎液对缺乳症模型大鼠体重、催乳水平、激素水平、乳腺组织以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通过调整每窝仔鼠的数量建立缺乳症大鼠模型,根据体重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对照组和麦芽水煎液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模型组大鼠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甲氧氯普胺片(1.870 mg·kg^(-1)·d^(-1))灌胃,麦芽水煎液组低、中、高剂量(0.900,1.800,3.600 mg·kg^(-1)·d^(-1))麦芽水煎液灌胃,干预15 d,测定各组大鼠每小时泌乳量、体重、仔鼠体重净增加量和血清中催乳素(prolactin,PRL)、雌二醇(estradiol,E_(2))、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水平,检测乳腺组织病理学改变和肠道菌群改变。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考察大鼠血清中相关激素因子与体内肠道菌群相关性。结果:干预15 d后,麦芽水煎液中剂量组可显著提高大鼠体重,促进每小时泌乳量,提高仔鼠体重,大鼠血清中PRL,E_(2)和GH水平升高(P<0.05);病理学检测发现,麦芽水煎液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腺泡数目明显增多,腺腔高度充盈,小叶间脂肪与纤维结缔组织明显减少,各个腺腔内均可见大量粉色分泌物;肠道菌群分析显示,麦芽水煎液组与模型组相比,拟杆菌门、厚壁菌门丰度提高,疣微菌门、变形菌门丰度下降。建立机体激素因子与肠道菌群相关性分析发现,拟杆菌属嗜果胶拟杆菌(Bacteroides_pectinophilus_group)与PRL,E_(2)呈负相关(P<0.05),与GH呈显著负相关(P<0.01);多尔氏菌属(Dorea)与E_(2)呈正相关(P<0.05);弧菌属(Vibrio)与E_(2)呈负相关(P<0.05)。Tax4Fun功能预测结果表明麦芽水煎液主要与类固醇降解、多巴胺能突触信号传导等通路有关。结论:麦芽水煎液对于缺乳症模型大鼠的泌乳水平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可调节大鼠肠道菌群结构,改善相关激素因子分泌水平,差异菌种与3个激素因子呈相关性,提示可通过调节激素分泌的相关因子与菌群组�
- 白浩东张子东孙延平祝明涛张志宏王秋红匡海学
- 关键词:麦芽缺乳症催乳素肠道菌群
- 胆酸和去氧胆酸抗惊厥作用的血清代谢组学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胆汁酸单体化合物胆酸(cholic acid,CA)和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的抗惊厥作用机制。方法:将3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丙戊酸钠组(sodium valproate/valproic acid,VPA,189 mg/kg)、CA组(60 mg/kg)和DCA组(60 mg/kg),每组9只,对照组及模型组为假给药,各给药组于造模前1 h预给药,连续给药16 d。采用(45.0±0.5)℃水浴建立惊厥大鼠模型,每隔1 d水浴1次,共计8次,观察记录模型组及各给药组大鼠惊厥发作时间、惊厥结束时间,对大鼠惊厥发作行为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分。检测大鼠血清及海马组织中白介素1β(interleukin 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IL-6含量及海马组织中谷氨酸(glutamic acid,Glu)和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含量,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海马神经元病理损伤。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串联高分辨质谱技术对大鼠血清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惊厥潜伏期均显著延长,惊厥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均<0.001);VPA组和DCA组惊厥发作等级显著降低(P <0.001,P <0.01),C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血清和海马组织中TNF-α,IL-6和IL-1β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01),海马组织中Glu和GABA含量均显著升高(P <0.001);与模型组相比,DCA组和VPA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均显著降低(P <0.001),而与模型组相比,除血清中IL-1β和海马组织IL-6的水平外,CA组其他各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 <0.01)。海马组织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组织中锥体细胞胞体紧缩,体积变小,染色加深,嗜碱性增强,胞质胞核分界不清;与模型组相比,各给药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得到明显改善。其中,DCA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与VPA组相近。血清代谢组学分析结果经过数据处理、文献及数据库比对,共鉴定出312个差异化合物。通过主
- 周俊发乔婷婷张志宏叶仕高陈洁欣匡海学王秋红
- 关键词:胆酸去氧胆酸惊厥代谢组学代谢通路
-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流家兔血液流变学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7
- 1999年
- 张书芬张志宏王北松
- 关键词:针刺脑缺血血液流变学
- 针刺老年大鼠对肝脏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6
- 1999年
- 李亚东张君张志宏罗文礼
- 关键词:针刺抗衰老关元穴足三里穴肝脏
- 淫羊藿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血管炎性疾病,内皮功能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键早期阶段。淫羊藿苷是从淫羊藿中分离出的类黄酮成分,具有多种药理作用,能减轻内皮细胞氧化损伤和细胞凋亡、抑制内皮–间充质转化进程、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阻止泡沫细胞形成、抑制炎症反应、调控多种miRNA的表达,从多种途径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总结了淫羊藿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希望为淫羊藿苷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孔奕丹齐英崔娜张志宏孙延平曾元宁王长福匡海学王秋红
- 关键词:淫羊藿苷动脉粥样硬化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泡沫细胞炎症反应
- 胆红素纳米颗粒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 2023年
- 胆红素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氧化和免疫调节作用,但由于其水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极大地限制了临床应用。研究人员将胆红素开发成各种纳米颗粒,借助剂型优势有效消除了胆红素溶解性低的限制,使其能够最大化地发挥抗炎、抗氧化、调节免疫等药理活性。胆红素纳米颗粒在多种胃肠道疾病、肝肾疾病、皮肤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岛移植以及肿瘤的靶向治疗(既可直接抗肿瘤,又可作为药物递送系统)中均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对胆红素纳米制剂的研究将推动胆红素的临床应用和相关的新药研发。
- 乔婷婷张志宏周俊发叶仕高曾元宁王秋红
- 关键词:胆红素抗炎免疫调节抗肿瘤靶向治疗
- 吴茱萸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6
- 2023年
- 吴茱萸为历代医家常用药,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厥阴头痛、寒疝腹痛、经行腹痛等症。本文通过总结整理近10年吴茱萸的相关研究文献,发现吴茱萸主要含有生物碱类、萜类(包含苦味素类)、黄酮类、苯丙素类、蒽醌类、甾醇类及挥发油等成分,具有镇痛、抗炎、保护胃肠道及抗肿瘤等作用。吴茱萸的传统功效为温经止痛,现代虽有报道其具有镇痛作用,但是在温经方面的研究较少。吴茱萸所含的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及苦味素类化合物为研究最广泛、最深入的药效成分,具有诸多药理活性,是吴茱萸的标志性成分,但目前关于吴茱萸毒理学的研究较少。
- 孔奕丹齐英崔娜张志宏孙延平曾元宁王长福匡海学王秋红
- 关键词: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吴茱萸碱吴茱萸次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