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彦杰

作品数:9 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发育与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生物学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榕小蜂
  • 5篇小蜂
  • 3篇细叶榕
  • 3篇爱玉子
  • 3篇传粉
  • 2篇传粉小蜂
  • 1篇性状
  • 1篇影响因素
  • 1篇提取率
  • 1篇体视显微镜
  • 1篇图像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普通光学显微...
  • 1篇群落
  • 1篇群落结构
  • 1篇主要农艺性状
  • 1篇综合评价
  • 1篇总黄酮

机构

  • 8篇福建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张彦杰
  • 8篇吴文珊
  • 6篇陈友铃
  • 3篇郑翠芳
  • 2篇蔡美满
  • 2篇严菊媛
  • 2篇伍小刚
  • 2篇郑思静
  • 1篇魏玉梅
  • 1篇方丽娜
  • 1篇李凤玉
  • 1篇刘亮
  • 1篇吴敏霞

传媒

  • 1篇林业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教学
  • 1篇福建林业科技
  • 1篇环境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福州大叶榕隐头果内榕小蜂的分类被引量:3
2012年
通过对福州两个样地大叶榕雄花期隐头果进行定时、定点采集,观察与鉴定,从546个花序果内共收集到榕小蜂33641头,隶属于小蜂总科中的7个科(亚科)7个属的11个种,其中传粉小蜂为榕小蜂科的Platyscapa coronata,其余10种非传粉小蜂分别隶属于隐针榕小蜂亚科Epichrysomallinae,金小蜂科Pteromalidae的锥尾榕小蜂亚科Otitesellinae和延腹榕小蜂亚科Sycoryctinae,广肩小蜂科Eurytomidae,刻腹小蜂科Ormyridae和姬小蜂科Eulophidae。传粉小蜂和非传粉小蜂的种类和数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12-翌年5月)榕果内小蜂的种类和数量较多,传粉榕小蜂是优势种;夏-秋季(6-11月间)小蜂种类和数量略少,Camarothorax bismasculinus和Sycophila sp.1是优势种。在非传粉小蜂中,Camarothorax、Sycophila、Otitesella、Sycoscapter等4个属的榕小蜂为常见种,而Ormyrus和Aprostocetus等2个属的榕小蜂为偶见种。根据小蜂的形态特征制定大叶榕隐头果中榕小蜂种类检索表,本实验为榕小蜂分类、榕-蜂协同进化研究,以及非传粉小蜂对榕-蜂共生体系的影响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吴文珊陈友铃伍小刚张彦杰郑翠芳
关键词:榕小蜂分类检索表
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拍摄小型昆虫被引量:2
2012年
通常观察昆虫的形态结构使用的是体视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又称实体显微镜,由于采用双通道光路,双目镜筒中的左右两光束具有一定的夹角,即体视角(一般为12°~15°),因而能形成三维空间的立体图像,具有立体感强、成像清晰宽阔(景深大)、
蔡美满吴文珊张彦杰
关键词:光学显微镜昆虫体视显微镜立体图像
细叶榕榕小蜂群落结构及动态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细叶榕为桑科榕属植物,雌雄异株,广泛分布于印度-澳大利亚(Asia-Australasia)榕树植物分布中心区,它既是热带雨林的主要树种,也是庭院和行道绿化的常见树种。通过全年定时、定点、定株观察与采集,对福州2个样地19株细叶榕隐头果内小蜂群落结构及其动态进行研究。全年在两个样地530个隐头果内共收集到小蜂26318只。发现细叶榕隐头果内有17种小蜂,隶属小蜂总科Chalcidoidae中的榕小蜂科(Agaonidae)、隐针榕小蜂亚科(Epichrysomallinae)、金小蜂科(Pteromalidae)、广肩小蜂科(Eurytomidae)和刻腹小蜂科(Ormyridae),其中榕小蜂科的Eupristina verticillata是细叶榕唯一的传粉者,传粉方式为主动传粉,其性比为0.16,具明显偏雌现象;非传粉小蜂中,有翅雄蜂的榕小蜂(Odontofroggatia galili,O.quinifuniculus,O.corneri,Sycophila sp.1,Sycophila sp.2,Meselatus bicolor)的性比(0.46—0.55)较高,无翅雄蜂的榕小蜂(P.taiwanensis,Sycoscaptergajimaru,W.microcarpae)的性比(0.31—0.37)较低,而既具有翅雄蜂又具无翅雄蜂的非传粉榕小蜂(P.okinavensis)性比(0.47)居中。榕小蜂的性比可能与其交配行为策略有关。在细叶榕小蜂群落结构中,传粉小蜂E.verticillata的重要值占绝对优势,非传粉小蜂O.galili和Sycophila sp.2的重要值仅次于传粉小蜂。根据榕小蜂发生数量及连续性,可将细叶榕隐头果中的榕小蜂分为常见种和偶见种,E.verticillata、Odontofroggatia galili、Walkerella microcarpae、Sycophila sp.1、Sycophila sp.2和Philotrypesis okinavensis为常见种,其余11个种为偶见种。传粉小蜂和非传粉小蜂的种类和数量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2月至6月期间,每月出现的榕小蜂种类较少,仅3—4种,单果内平均有传粉小蜂48.88只,非传粉小蜂13.64只;7月至翌年1月间,每月出现的榕小蜂种类较多,达6—13种,单果内平均有传粉小蜂24.38只,非传粉小蜂18.89只,表明,7月—翌年1月单果内传粉小蜂�
吴文珊张彦杰李凤玉吴敏霞严菊媛陈友铃
关键词:细叶榕榕小蜂群落结构
爱玉子雌性品系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2010年
[目的]通过评估爱玉子雌性品系的综合价值,筛选出优质的品系进行示范与推广,为爱玉子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灰色理论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估栽种爱玉子10个雌性品系的叶面积、花序数、花序长、花序宽、果胶含量、果胶酶活性6个主要的农艺性状。[结果]大洋T84的加权关联度最大,综合品质最高,W13、新25的综合品质较好,适合在福建地区推广与示范,其余品系较差。[结论]不同爱玉子雌性品系之间的个体性状和综合性状差异较大,应根据具体情况对品系加以筛选后推广栽培。
郑思静陈友铃张彦杰伍小刚吴文珊
关键词:爱玉子农艺性状灰色关联度分析综合评价
爱玉子总黄酮含量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了影响爱玉子总黄酮含量以及提取率的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烘干温度显著影响叶总黄酮的提取率;爱玉子同一植株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含量不同,幼龄叶的总黄酮含量最高,平均含量可达到7.80%;光照条件和采样时间对爱玉子叶总黄酮含量的影响显著;爱玉子雌株叶总黄酮含量高于雄株。
魏玉梅郑翠芳吴文珊刘亮张彦杰方丽娜
关键词:爱玉子总黄酮提取率影响因素
爱玉子传粉小蜂飞出节律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利用单果套袋方法研究两季爱玉子(Ficus awkeotsang Makino)传粉小蜂薜荔榕小蜂[Wiebesia pumilae(Hill)Wieb.]的飞出节律,了解光照、温度和湿度对小蜂飞出节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小蜂初飞多在上午,单花序内小蜂飞出的全过程需3~4d,每日飞出的高峰期在上午的8∶00~9∶00,小蜂飞出期的温度范围为20~30℃,湿度范围为72%~96%。光线是影响小蜂飞出节律的主要因子,温度和湿度对小蜂飞出也有一定的影响。第一季单花序小蜂飞出数量略高于第二季,而第二季初蜂时间和日均出蜂高峰时间较第一季有所提前。
蔡美满陈友铃张彦杰郑思静吴文珊
关键词:爱玉子榕小蜂
福州细叶榕传粉生物学被引量:4
2013年
在福州地区选取85株细叶榕,对其传粉生物学进行研究。细叶榕榕果发育过程可划分为5个时期:雌前期、雌花期、间花期、雄花期和花后期。细叶榕雌花有长花柱、短花柱之分,柱头较长且弯曲,每个柱头独立,没有形成有利于小蜂传粉和产卵的联合柱头平台,雄花迟熟。细叶榕常年挂果,每年的4—8月为花序芽萌发高峰期,单株每年结果1~4次。细叶榕榕果从雌前期到花后期的发育时间长短与水热条件密切相关,在较为干冷的10月至翌年3月,细叶榕榕果发育较慢,一个发育周期通常需要3~6个月;在较为湿热的4—9月,榕果发育明显变快,一个发育周期仅需1~2个月。榕果的发育呈现株间、株内异步,花序发育周期交叠的现象频繁发生。细叶榕雌花期单果进蜂数量以1~2只占绝对优势,使个体小、数量多的榕果能够获得有效进蜂,既保证了传粉小蜂在榕果狭小空间内的有效传粉,也保证了榕树自身的正常结实,是榕-蜂协同进化的结果。福州细叶榕榕果内有17种小蜂,隶属于小蜂总科中的6个科(亚科),其中榕小蜂科的Eupristinaverticillata是细叶榕唯一的传粉者,在榕小蜂群落结构中占绝对优势。细叶榕种子产出率明显较低,仅为13.64%,可能是其柱头未形成联合柱头平台,以及非传粉小蜂种类和数量较多的缘故。细叶榕可能通过增加年花期数(结果批次)来增加种子的产出,以确保自身的繁衍。本研究结果为城市绿化和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吴文珊张彦杰陈友铃严菊媛郑翠芳
关键词:繁殖特征榕小蜂
福州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 Linn.f.)榕果中榕小蜂的分类被引量:3
2011年
为了研究福州细叶榕中榕小蜂的种类,对3个样地的细叶榕雄花期隐头果进行定时、定点采集,观察与鉴定,从510个花序果内共收集到榕小蜂26 375只,隶属于小蜂总科中的4个科11个属的18个种,其中只有1种传粉小蜂,为榕小蜂科的Eupristina verticillataWaterston,其余17种为非传粉小蜂,分别属于金小蜂科、广肩小蜂科及刻腹小蜂科.单个榕果中的榕小蜂通常有1~3种,最多5种,传粉小蜂在榕果中普遍存在,数量由几十只到上百只不等;非传粉小蜂中Odontofroggatia、Sycophila、Walkerella、Philotrypesis等4个属的榕小蜂为常见种,而Meselatus、Eufroggattisca、Sycoscapter、Sycoryctes、Eurytoma、Ormyrus等6个属的榕小蜂为偶见种.编写福州市细叶榕榕果中榕小蜂种类的分类检索表,并对福州、台湾、夏威夷和巴西4个地区细叶榕榕果中的榕小蜂种类进行比较.
张彦杰陈友铃吴文珊
关键词:细叶榕传粉小蜂非传粉小蜂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