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虹 作品数:32 被引量:103 H指数:7 供职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历史地理 经济管理 政治法律 文学 更多>>
龙兴观开场与唐中后期长安城内的物资交流 被引量:2 2008年 以唐玄宗时期龙兴观开场兑换恶钱这一事件为线索,考察长安城内道观、寺庙中的"场"。它们在唐朝中后期长安城内由原来的宗教活动场地,逐渐演化为世俗文化活动场所,并为经济交流提供了理想的舞台。这配合了坊市制破坏后,物资交流由市拓展到坊内的历史趋势。这些现象是中古都城社会经济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场的发展也许与庙市直接相关。 张天虹李丹《理解农民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的案例研究》评介 2009年 张天虹关键词:社会科学哲学 农民 SCIENCE 《唐刺史考全编》补正——以河朔藩镇时期(763-907)的石刻资料为中心 被引量:4 2012年 本文以近年公布的石刻资料为中心,结合传世文献和历史背景,对安史之乱以后河朔藩镇诸州刺史的相关情况加以补正,希望能使《唐刺史考全编》更加完备。 张天虹关键词:石刻 “书剑双美”:唐河朔藩镇的军事技能培养与文化教育——基于社会流动的视角 被引量:7 2011年 中晚唐河朔藩镇在社会流动方面呈现出重才干而轻家世的趋势。河朔军事精英的才干是在河朔藩镇的政治、军事与文化环境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河朔藩镇的军事参与率高,军事训练受到重视,武艺精湛者往往从中脱颖而出。但武艺只是军事精英及其子弟维持其地位的一个方面,在内外压力之下,他们研习军事著作,接受文化教育,从而拓宽了社会流动的渠道。 张天虹关键词:唐代 文化教育 耐久的纤维:中华帝国时期的棉纺织品 2014年 1300年前后,棉布生产成为中国经济中的一个基本成分。棉花由珍奇的贸易品向基本的日用品的转变,揭示了中国经济社会史上的诸多变化。棉花在中国的胜利不仅得益于政府对棉花的种植和纺织品制造业的主动推广,还受惠于纺棉纤成纱的实用知识的广泛传播。妇女对中华帝国晚期的棉纺织品生产的贡献至关重要,但可能阻止了棉纺织品生产实现更进一步的机械化发展。随着棉布生产的增长、生产效率的提高,棉布成为中华帝国晚期享有盛誉的商品,商人依托中国广泛的市场网络输出这种商品。了解中华帝国晚期棉纺织品的历史,有助于理解棉花产业如何既给中国带来财富,又阻碍了技术创新和家内经济结构的改革。 宋汉理 张天虹关键词:棉纺织品 帝国时期 贸易品 庞尚鹏 明朝政府 苎麻纺 唐易定镇的张氏家族与陈氏家族——“河朔故事”研究之二 被引量:10 2012年 本文试图从易定镇最重要的两个家族入手,分析易定镇权力阶层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河朔故事"在易定镇的影响。张氏家族与陈氏家族通过"仕"和"婚"两种手段在易定镇形成了盘根错节的社会关系网络,为"河朔故事"在易定镇保持影响提供了可能。长庆二年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虽然唐廷经常能够决定易定节度使人选,却也往往只是顺势而为。在动荡的历史时刻,形式上由唐廷任命的某些易定节度使,往往正暗合依照"河朔故事"推举出来的人选。这或许是唐廷对河朔藩镇社会集团的又一种承认方式。 张天虹关键词:唐代 陈氏 从新刊唐代《李仲昌墓志铭》看安史之乱后士人“北走河朔” 被引量:8 2011年 陈寅恪在分析安史之乱以后的唐代政治社会史时,提出过一个士人"北走河朔"的问题。《李仲昌墓志铭》与《郑氏合祔墓志铭》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安史乱后士人北走河朔的认识。从家世和出身两方面看,北走河朔的士人的范围十分广泛。中晚唐河朔藩镇的内外斗争,使得他们北走河朔之后往往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尽管只是一个个案,李仲昌的仕历、婚姻以及死因之谜展现的正是唐中期以来处于变动中的河朔地方社会的一个侧面。 张天虹关键词:唐代 《清华历史讲堂初编》评介 2007年 由清华大学历史系和三联书店合编的《清华历史讲堂初编》已经于今年3月出版。历史学是清华大学历史最悠久、成就最辉煌的学科之一。著名学者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吴晗、周一良等先后在这里任教,长期以来,形成了"融汇中外、博古通今"的学术传统。1952年院系调整,历史系并人北京大学等学校。1993年历史系恢复重建,2003年,历史系与思想文化研究所合并,成立新的历史系,原有力量得到了充实和整合。 张天虹关键词:历史系 讲堂 历史学 演讲者 讲稿 学者 崭新的视角,粗鄙的研究——评《唐代学士与文人政治》 2006年 《唐代学士与文人政治》是李福长先生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积近十年之功完成的一部有关唐代政治文明的著作(以下简称“李著”)。 张天虹关键词:文人政治 唐代 学士 博士论文 政治文明 《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的长江三角洲》英文版序 2020年 李伯重先生的《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华亭—娄县地区GDP研究》,于201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后,受到学界的重视。2012年,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与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商讨出版该书英文本事宜。经过专家的匿名评审,剑桥大学出版社定于2020年内出版。由于李伯重先生对中文版的译稿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和增补,因此本书英文版与中文版有相当大的差异,成为中文版的增订版。应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建议,英文版易名为An Early Modern Economy in China:The Yangzi Delta in the 1820s(《中国的早期近代经济:1820年代的长江三角洲》)。全书完成后,柏金斯(Dwight Perkins,哈佛大学教授,哈佛大学经济系前主任,哈佛大学国际发展研究所前所长)、扬·路易腾·范·赞登(Jan Luiten van Zanden,乌得勒支大学教授,国际经济史学会前会长)、菲利普·霍夫曼(Philip T.Hoffman,加州理工学院教授,美国经济史学会前会长)特别为该书写了序言。为了让学界更多了解这部新著,特刊发上述三位学者的序文以及李伯重先生的自序(为了节省篇幅,删去了李伯重先生自序中的引文出处和鸣谢名单)。四篇序文均由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张天虹副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中华语言文化中心访问学者)译出,特表谢忱。 柏金斯 扬·路易腾·范·赞登 菲利普·霍夫曼 李伯重 张天虹关键词:匿名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