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银
- 作品数:14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东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东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呼吸科病房应用空气消毒机控制院内感染的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合适呼吸内科病房空气消毒的方法。方法:将近几年病房不同消毒方法获得的院内感染数据和空气培养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用空气消毒机、过氧乙酸消毒空气时呼吸道的院内感染率分别是0.74%、1.19%,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房空气细菌培养的结果为19.3±5.8cfu/m3和28.3±5.6cfu/m3,两组细菌培养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呼吸内科病房空气消毒使用空气消毒机,院内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较过氧乙酸消毒法低。
- 庄闪花张中银郑德清
- 关键词:空气消毒机消毒
- 伤寒杆菌性脑膜炎误诊9例分析
- 2003年
- 目的 寻找伤寒杆菌性脑膜炎误诊原因 ,提出改进办法。方法 对确诊为伤寒杆菌性脑膜炎的诊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伤寒杆菌性脑膜炎患者病初均被诊为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炎 ,出现明显伤寒及神经系统表现后得到确诊及合理治疗。结论 伤寒杆菌性脑膜炎易被误诊为呼吸道、消化道普通感染 ,为避免或减少误诊 ,如拟诊伤寒患者出现明显神经精神症状 ,应及早作伤寒病原学及脑脊液检查。
- 王俊峰范亚瑜陈豪张中银谭琦
- 关键词:脑膜炎误诊
- 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近10年收治的13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按实际治疗情况分为A、B、C组,A组系常规内科治疗,B组溶栓治疗,C组手术治疗,分别计算病死率并用欧洲卒中量表(ESS)及Batheal指数(BI)对3组存活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3组比较,C组病死率较低,A组病死率高。存活者ESS评分及BI评分C组与B组接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明显低于C组及B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对大面积脑梗死应及时溶栓治疗,不具备溶栓条件时去骨瓣减压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 张中银庄闪花陈豪储旭华
- 关键词:脑梗死溶栓治疗外科手术疗效
- 酷似急性胃肠炎的猩红热(附18例分析)被引量:1
- 1993年
- 1991年至1993年,我市流行以高热、皮疹为主要症状的猩红热样疾病,现已查明为缓症链球菌所致猩红热。我院共收治212例,大多数患者症状、体征较为典型而容易诊断,但有少数病例仅表现为急性胃肠道症状,且缺乏猩红热样皮疹,易致临床医师误诊。现将我院在爆发流行期间收治的18例酷似急性胃肠炎的猩红热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男10例,女8例,年龄16~37岁,平均24.6岁。发病后4~36小时就诊。首发症状均为发热伴呕吐、腹泻。其中呕吐为3~18次/日,呕吐物为胃内容及胆汁。
- 张中银崔世浩
- 关键词:胃肠炎猩红热
- 苯海拉明在药物诱发痫样脑电图试验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观察苯海拉明在药物诱发试验中癲痫脑电图(EEG)阳性率检出的效果。方法 324例临床诊断的癫痫患者,采用开放随机分组对照研究的方法分为苯海拉明组(162例)和水合氯醛组(162例),两组分别进行睡眠诱发EEG检查,观察两组痫样放电率以及非快速动眼(NREM)睡眠痫样放电容易出现的时期。结果苯海拉明组有7例脱落。药物诱发试验:苯海拉明组阳性49例,痫样放电率31.61%;水合氯醛组阳性30例,痫样放电率18.52%。苯海拉明组药物诱发试验痫样放电阳性率比水合氯醛组明显高(χ2=7.26,P<0.01)。NREM睡眠Ⅰ~Ⅱ期痫样放电检出率:苯海拉明组为83.7%;水合氯醛组为63.3%。提示NREM睡眠Ⅰ~Ⅱ期是痫样放电容易出现时期,且苯海拉明组癫痫放电阳性率比水合氯醛组高(χ2=4.22,P<0.05)。结论苯海拉明在癫痫药物诱发试验中可作为首选药物之一。
- 胡萌刘欣友符晓慧黄敏李臻张中银
- 关键词:苯海拉明癫痫脑电图
- 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氯硝西泮治疗难治性癫痫临床观察被引量:16
- 2008年
- 目的探讨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氯硝西泮治疗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对符合标准的157例难治性癫痫患者给予氯硝西泮、丙戊酸钠、托吡酯。观察治疗3个月、6个月、1年、2年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个月后总有效率为75.16%,随着时间的延长疗效进入平稳期;对各种发作类型都有很好的控制作用,不良反应轻微。结论托吡酯联合丙戊酸钠、氯硝西泮治疗难治性癫痫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胡萌刘欣友李臻张中银
- 关键词:托吡酯丙戊酸钠氯硝西泮难治性癫痫
- 螺旋CT诊断支气管扩张症的局限性被引量:5
- 2002年
- 郑德清李光绍张中银许军阳王桂秀
- 关键词:螺旋CT支气管扩张症
- 多系统萎缩的临床与影像学分析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按Gilman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26例MSA病人临床资料、一般辅助检查结果及脑CT、MRI资料。结果 拟诊MSA 21例,可能MSA 5例,其巾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14例,Shy-Drager综合征(SDS)8例,纹状体黑质变性(SND)4例。MRI显示OPCA的主要病变部位在小脑、桥脑、延髓;SDS仅部分有小脑病变,大部分正常;SND主要病变在壳核,而小脑、桥脑、延髓病变不明显。脑CT改变均不明显。结论 临床表现与MRI结合可提高MSA中OPCA、SND的诊断率,在SDS病人MRI改变不明显。一般辅助检查、脑CT对MSA诊断意义不大。
- 王俊峰韩蓉蓉陈豪李刚张中银谭琦
- 关键词:多系统萎缩影像学特征
- 一起儿童集团性癔症的调查报告被引量:1
- 1995年
- 一起儿童集团性癔症的调查报告陈俊麟,张中银1988年至1990年的六、七月份,我市六灶乡陈姜小学内儿童暴发流行以昏睡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我们经过五年多的跟踪调查,现将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资料分析流行概况88年6月2日该校幼儿班一位6岁女孩首先发病,昏...
- 陈俊麟张中银
- 关键词:癔症儿童流行病学
- 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紧张型头痛患者的观察及治疗被引量:12
- 2002年
- 目的 了解紧张型头痛占神经科门诊患者及头痛患者的比率,观察黛力新对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紧张型头痛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统计1年度紧张型头痛患者占门诊头痛患者的比率,对采用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焦虑量表(HAMA)确诊的伴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黛力新组和多塞平组,治疗后根据HAMD、HAMA、头痛强度和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分变化,判断疗效及副反应。结果 1年度头痛患者占神经科门诊患者的10.4%,紧张型头痛患者占头痛患者的18.5%,伴随抑郁和/或焦虑状态的紧张型头痛占紧张型头痛的64.5%。黛力新治疗2周时与治疗前比较HAMD、HAMA和头痛强度评分减少(P值分别<0.01、0.01、0.05);治疗4周时评分均明显减少(P<0.01)。多塞平治疗2周和4周时HAMD、HAMA和头痛程度评分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黛力新组评分降低更明显。多塞平组2周内出现明显口干、嗜睡、乏力等不适。结论 紧张型头痛患者在神经科门诊患者中有较高的比率且伴抑郁和/或焦虑的比率较大,其中在外来工以具初中文化程度的患者较多,提示该地防治重点应在青年外来工。黛为新治疗后具有疗效快、效果确切、副作用少的优点,而多塞平疗效慢、副作用明显、患者依从性较差。
- 王俊峰陈豪张中银谭琦黄宗青
- 关键词:紧张型头痛抑郁焦虑黛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