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卒中
  • 5篇脑卒中
  • 5篇康复
  • 4篇针刺
  • 4篇康复训练
  • 3篇心理
  • 3篇心理障碍
  • 3篇卒中后
  • 2篇血管
  • 2篇抑郁
  • 2篇针刺疗
  • 2篇针刺疗法
  • 2篇中风
  • 2篇中风后
  • 2篇生物反馈
  • 2篇水蛭
  • 2篇卒中患者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脑卒中后

机构

  • 10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武警医学院附...
  • 2篇天津中医药大...
  • 2篇河北省中医院
  • 2篇河北省沧州中...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2篇常丽静
  • 7篇邢军
  • 6篇王亚辉
  • 4篇郝淑芹
  • 3篇张德亮
  • 3篇王艳君
  • 2篇王植荣
  • 2篇董颖辉
  • 2篇杨宝刚
  • 2篇熊杰
  • 2篇王峰
  • 2篇赵保礼
  • 2篇赵甫刚
  • 1篇王惠君
  • 1篇宁丽娜
  • 1篇王培芝

传媒

  • 3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吉林中医药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国际中医中药...
  • 1篇北京中医药

年份

  • 2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腹针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心理障碍的影响被引量:70
2016年
目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观察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腹针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及心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1组、观察2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同时配合患侧肢体的早期康复功能训练,为期1个月。观察1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腹针治疗,针刺气海、关元、天枢、大横、滑肉门、外陵、"上风湿点""上风湿外点""下风湿点""下风湿下点",留针期间不进行患侧肢体活动,留针20min;观察2组在观察1组治疗的基础上,于腹针留针期间配合进行上肢自主运动,均每天1次,10d为一疗程,每疗程间休息2d,共治疗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分别用Fugl-Meyer运动功能(F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进行疗效观察。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FMA、HAMA、HAMD及CSS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均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治疗后FMA、HAMA、HAMD及CS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2组治疗后HAMA、HAMD评分优于观察1组(均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腹针治疗可提高运动功能及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临床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在常规西医治疗联合腹针的基础上另予早期康复训练则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王亚辉郝淑芹常丽静赵保礼邢军
关键词:脑卒中心理障碍腹针康复训练
智能助行仪对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研究智能助行仪联合综合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心理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4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智能助行仪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用Fugl-Meyer下肢功能评定、汉密顿焦虑、抑郁量表(Hama/Hamd)、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的FMA、Hama/Hamd、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分别治疗4周后,发现2组患者FMA、Hama/Hamd、10 m最大步行速度测试评分较治疗前改变明显(P均<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智能助行仪联合综合康复训练能够显著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障碍,进而改善患者的心理障碍。
郝淑芹赵保礼常丽静邢军王亚辉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卒中心理障碍下肢运动功能
水蛭对冠脉支架术后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水蛭对冠脉支架术后患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例冠心病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观察术后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并检测术前和术后12个月血浆一氧化氮(NO)、血栓素B2(TXB2)、内皮素-1(ET-1)、6-酮-前列腺素1α(6-Keto-PGF1α)。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MACE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NO、6-Keto-PGF1α升高,TXB2、ET-1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水蛭可降低冠脉支架术后患者MACE,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相关。
杨宝刚王峰刘芳如王植荣赵甫刚常丽静
关键词:冠脉支架术水蛭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血管内皮功能
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病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联合康复训练对脑血管病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5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传统康复治疗,治疗组25例在此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评价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Fugl-Meyer、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及Barthel指数并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前2组的FMA、NBD及BI评分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4周后,2组患者FMA、NBD及BI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上述评分改善更为明显(P均<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够提高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郝淑芹王亚辉常丽静董颖辉
关键词:康复训练脑血管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舌针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临床应用体会被引量:8
2011年
采用"醒法"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强调风池、完骨和翳风颈项部三穴的应用;在此基础上配合以快速点刺为主的舌针治疗,并依据中医理论在舌的界定部位辨证针刺和选用相应的操作手法。通过"醒法"及舌针应用,可促进损伤后脑循环和病灶周围功能重建,配合言语训练,从而改善言语功能。
常丽静宁丽娜熊杰
关键词:醒脑开窍针刺法舌针脑卒中构音障碍
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2
2013年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脑卒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均给予传统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分别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抑郁状况、焦虑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FMA、HAMD、HAMA及BI评分分别为(56.33±3.01)分、(11.80±1.60)分、(11.20±1.92)分、(64.20±3.50)分,对照组则分别为(47.16±3.43)分、(12.80±2.50)分、(13.40±1.67)分、(58.20±2.86)分。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疗效均显著优于治疗前(均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疗效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水平,缓解其抑郁及焦虑情绪,改善其ADL能力,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王亚辉郝淑芹常丽静董颖辉张德亮邢军
关键词:肌电生物反馈康复训练脑卒中心理障碍
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路径管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 观察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路径管理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疗效.方法 选取脑卒中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Bobath等神经促通康复技术为主的传统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辅以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路径管理训练.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Barthel指数(BI)对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抑郁状态及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进行评定.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MA、HAMD、BI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4周后FMA、BI评分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4周后FMA[(65.37 ±5.28)分]、BI[(69.22 ±7.05)分]优于对照组FMA[(47.16 ±4.92)分]、BI[(55.67±6.21)分](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HAMD评分下降(P<0.05),对照组患者HAMD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4周后[(15.72±9.86)分]比较,治疗组HAMD[(9.25 ±3.76)分]评分显著较低(P<0.05).结论 在传统康复治疗基础上辅以早期运动功能康复路径管理训练,可显著提高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有效缓解其抑郁情绪,改善ADL能力,有利于患者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邢军王艳君王亚辉常丽静张德亮王惠君
关键词:脑卒中后抑郁
调督通脑法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评价调督通脑法针刺对中风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90例中风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2组各45例,均给予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并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传统体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调督通脑法针刺治疗,均连续治疗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评估患者抑郁程度;采用中国脑卒中量表(Chinese strokescale, CSS)评估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 Barthel 指数(barthel index, BI)评估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结果治疗后,治疗组 CSS 评分[(11.38±3.94)分比(15.16±4.52)分,t=4.229]、HAMD 评分[(6.25±3.76)分比(9.32±5.06)分,t=3.267]均低于对照组(P<0.01), BI 指数评分[(69.22±7.05)分比(55.67±6.21)分,t=9.675]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愈显率为62.2%(28/45),对照组为33.3%(15/4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13,P=0.011)。结论调督通脑法针刺可有效防治中风后抑郁,疗效优于其他传统体针疗法。
邢军常丽静王艳君
关键词:抑郁症中风后遗症针刺疗法康复
康复行为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情绪障碍的影响被引量:22
2012年
目的探讨康复行为干预对脑梗死患者情绪障碍改善的有效性。方法将80例脑梗死后情绪障碍的患者随机分成康复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内科常规治疗,康复组另给予肢体功能康复治疗(包括PT和OT)。2组患者根据脑梗死疾病心理康复过程进行分期,并在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观察康复行为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心理分期变化的影响。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患者进入适应期人数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抑郁期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康复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康复行为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情绪障碍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且康复行为干预在调节脑梗死患者情绪障碍的同时,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有明显提高。
王亚辉常丽静张德亮王培芝邢军
关键词:脑梗死情绪障碍
调督通脑针法治疗中风后平衡功能障碍9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观察"调督通脑针法"对中风后平衡障碍的疗效。方法:将收治的90例中风平衡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调督针法组和普通针刺对照组各45例,2组均给予内科和康复常规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平衡、神经损伤、日常生活能力评估,观察改善情况,判断调督针法对中风平衡障碍的影响。结果:2组治疗对中风平衡、神经损伤、日常生活能力均有疗效,调督针法对中风平衡障碍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调督针法防治中风平衡障碍有明显疗效,并优于其他普通针刺方法。
邢军常丽静王艳君
关键词:针刺中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