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勇
- 作品数:32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无症状心肌缺血102例心电监护分析
- 1998年
- 随着心电监护仪在临床上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得以发现。现将我院近年来102例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心电监护结果分析如下。
- 智慧文崔勇刘桂玲
- 关键词: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电监护ST段压低心率
- 美托洛尔与卡托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比较被引量:1
- 1996年
- 对16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别口服美托洛尔(79例)和卡托普利(82例)治疗,比较了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糖、血脂、肾功能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显示两药降压作用明显(二组P<0.01),而美托洛尔尚可明显减慢心率(P<0.001)。
- 沈国伟徐辉崔勇
- 关键词:高血压美托洛尔卡托普利
- 胺碘酮对心房颤动心室反应昼夜节律的影响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胺碘酮对慢性持续性房颤病人心室反应昼夜节律的影响.方法 进择68例41~77岁的房颤病人接受小剂量胺碘酮的治疗,胺碘酮剂量从 200 mg /d开始,1周后改为 100 mg /d继续治疗 2周,用药前后行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病人心室反应节律的昼夜分布特征.结果 发现房颤病人心室反应有其一定的昼夜节律,在凌晨 4时至 5时达谷值、于上午 10时至11时达峰值。应用胺碘酮后,24 h总心室率、最快心率及24 h平均心率均有所下降,但其心室反应的昼夜特征无改变.结论 胺碘酮可有效控制房颤病人的心室率,而对其心室反应的昼夜节律无显著影响.
- 胡立群蔡其云刘骏崔勇王子先
- 关键词:胺碘酮心房颤动抗心律失常药动态心电图
- 国产动态心电监护仪AV4751型临床应用初步分析(附204例冠心病记录分析)
- 1990年
- 动态心电监护仪(Holter),出于它能连续记录心电变化,对一些病人在长时期内的短暂心律失常发作以及缺血性变化等皆得以发现。故可能澄清病人的情况,对诊断及治疗有重要的价值。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的介入使其体积缩小,容量增大,准确性增高,
- 崔勇万继芳
- 关键词:动态心电监护仪冠心病心脏病
- 特发性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P波离散度临床研究
- 崔勇潘光秀丁中牛孝敏陆江辉孙宝玲
- P波离散度,指同步记录的12导联心电图中不同导联中测定的P波最大的时限与P波最小时限的差值。由于冠心病、高血压等引起的心房受累,而引起心房肌电活动的非均质性的程度加重,使不同部位心房电活动的空间向量及弥散度出现显著差异,...
- 关键词:
-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特发性心房颤动心电图冠心病
- 经食管超声检查的并发症和安全性被引量:7
- 1998年
- 回顾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6年来经食管超声(TEE)检查1552例(此期间经胸超声检查113307例,占1.37%),其中单平面TEE310例,双平面TEE1054例,全平面TEE188例。结果提示:TEE检查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其中包括恶心、呕吐、粘膜损伤出血、喉痉挛、下颌关节脱位、心绞痛、心律失常,甚至出现心室纤颤和死亡。本文认为TEE检查过程中,应在其中五个步骤加以改进,包括抢救设备的准备、患者的选择、局部麻醉、操作手法和TEE探头的选择。本文结果还提示,虽然TEE是一种半创伤性检查,有引起多种并发症的可能,但如果对TEE检查中的五个步骤加以重视和改进。
- 王国干樊朝美孟宪强程克正程克正郁鹏崔勇刘汉英
-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并发症安全性
- 非洛地平缓释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 观察非洛地平缓释片 (波依定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脏有无保护作用。方法 用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30例 ,其中男性 19例 ,女性 11例。年龄 42~ 77岁 ,平均 5 6± 8岁。全部高血压患者均并有肾脏损害 ,其中血肌酐≥ 12 0μmol/ L、尿素氮≥ 8μmol/ L ,为排除其它药物影响 ,全部患者均停药 1周。 30例患者给波依定5~ 10 mg/ d口服 ,给药后 1周测血压、心率。给药前、4周后分别检查血肌酐、尿素氮、血糖、血酯。结果 30例患者用药后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下降 ,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血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 ,用药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无明显变化 ,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非洛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有明显的降血压作用且对肾脏功能有保护作用 ,对血糖、血酯无影响。
- 宋同华崔勇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非洛地平缓释片肾脏保护
- 双腔起搏器时经程控治疗房性心律失常
- 2000年
- 高翔冯燕娴崔勇陈巧玲
- 关键词:双腔起搏器程控房性心律失常
- 房室顺序起搏的临床应用
- 2001年
- 目的 介绍房室顺序起搏器临床应用初步经验。方法 观察 6例双腔起搏器置入患者植入时各项参数及临床疗效。结果 双腔起搏器应用后患者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初步应用结果表明房室顺序起搏符合生理要求 ,不引起起搏器综合征 ,尤适于心功能不全的患者。
- 崔勇高翔冯燕娴陆江辉陈巧玲桑更生
- 关键词:起搏器心脏传导阻滞心律失常
- 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P波离散度临床研究
- 选择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30例。患者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对照组选择无心脏病及其他疾病证据者30例。2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所有患者均在心房颤动转复窦性心律以后记录12导联心电图。
- 崔勇
- 关键词:阵发性心房颤动离散度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