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清臣
- 作品数:44 被引量:142H指数:8
- 供职机构:邯郸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邯郸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邯郸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CyclinE/CDK2及p27在胃癌细胞周期G_1/S调控中的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yclin E/CDK2和p27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与胃癌发生及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yclin E/CDK2及p27蛋白在胃癌组织及正常胃壁组织细胞中的表达,结合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细胞分化程度、癌组织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等临床病理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细胞增殖指数分别为(40.62±5.07)%和(24.99±3.11)%,二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FCM检测胃癌组织及正常胃组织细胞中Cyclin E蛋白表达荧光强度分别为(482.67±19.45)A.U.和(442.46±20.49)A.U.,CDK2蛋白表达荧光强度分别为(469.04±21.62)A.U.和(436.64±11.24)A.U.,p27蛋白表达A.U分别为(449.10±19.98)A.U.和(502.17±18.78)A.U.,二者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胃癌具有旺盛的增殖能力。Cyclin E、CDK2及p27蛋白的异常表达引起了细胞异常增殖,从而引起早期胃癌的发生。联合检测Cyclin E、CDK2及p27蛋白的表达可为临床上胃癌早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对于提高临床上胃癌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 张桂东尹清臣
- 关键词:胃癌细胞周期CYCLINCDK2P27流式细胞术
- 微创手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治疗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对进展期食管胃交界部腺癌(AEGJ)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AEGJ患者1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分为A组和B组,每组50例,A组给予常规微创手术治疗,B组在此基础上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比较2组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复发、不良反应情况。[结果]A组和B组术后3、6、12个月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明显低于术前,B组术后3、6、12个月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复发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创手术联合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可有效降低AEGJ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有利于减少复发,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 杨龙龙张肖巩文婷温桂海尹清臣
- 关键词:微创手术腹腔热灌注化疗肿瘤标志物复发
- 附加金属环限制的门腔静脉侧侧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被引量:2
- 2002年
- 日的 总结附加金属环限制的门腔静脉侧侧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曲张静脉出血的效果。方法 对实施本联合术式的门静脉高压症62例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的死亡1例。手术死亡率1.6%;术后近期无一例再出血,再出血率3.4%;术后肝性脑病发生率3.4%;腹水消失率96.6%。结论 本联合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理,实用且可取的一种术式。
- 武来兴尹清臣
- 关键词:断流术门静脉高压症
- 川芎嗪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减轻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研究川芎嗪(TMP)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及内质网应激通路的影响。方法将12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TMP低、中、高(15、30、60 mg/kg)剂量组。造模前30 min腹腔注射给药,假手术组、模型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通过夹闭肠系膜上动脉60 min制备小肠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再灌注2 h后,检测肠组织含水量;通过HE染色法行肠组织病理学检查并进行损伤评分(Chiu′s氏评分)、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ELISA法检测肠组织CRP、TNF-α、IL-1β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CHOP)及Cleved Caspase-12、Cleved Caspase-3、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TMP中、高剂量组大鼠肠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P<0.05);肠系膜病变明显改善且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Chiu′s氏评分和AI显著降低(P<0.01);肠组织CRP、TNF-α、IL-1β含量和GRP78、CHOP、Cleved Caspase-12、Cleved Caspase-3、NF-κB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TMP能够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炎症和细胞凋亡通路,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 孔维尹清臣
- 关键词:川芎嗪内质网应激小肠缺血再灌注炎症
- 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104例临床分析
- 1998年
- 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又称桥本氏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虽然近年来随着临床技术的改进,使其检出率逐渐有所提高,但在临床上仍属少见病,而且易发生误诊误治。本文结合我院1985年6月~1995年6月经外科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本病的104例就其诊断与治疗问题加以分析讨论。
- 尹清臣刘建才
- 关键词: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大部切除术甲状腺自身抗体甲状腺腺瘤甲状腺机能低下桥本氏病
- 腹腔镜下置管灌洗引流结合腹膜后引流在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应用
- 2008年
- 霍华治武来兴尹清臣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镜腹腔灌洗引流大量腹腔积液有害物质
- MCM2、MCM4、MCM10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及其作用机制
- 2022年
-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MCM2、MCM4、MCM10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胰腺癌组织MCM2、MCM4、MCM10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0.05),MCM2、MCM4、MCM10 mRNA表达水平与胰腺癌患者的无病生存率(DFS)、总生存率(OS)显著相关(P<0.05)。高表达MCM2、MCM4、MCM10的胰腺癌患者总生存期较差(P<0.05)。进一步探讨MCM2、MCM4、MCM10参与胰腺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发现MCM2、MCM4、MCM10表达与胰腺癌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与其具有相互作用的蛋白有MCM5、MCM6、RPA3、RPA1、POLA2、ORC2、ORC3、DBF4、CDC6、GINS2等。MCM2、MCM4、MCM10主要富集在前复制复合体的活化、DNA复制、DNA合成、DNA复制的启动、细胞核DNA的复制、CDC6相关的复制起点识别复合物、皮瓣转移、介导通路、体温自动调节通路等信号通路中。MCM2、MCM4、MCM10在胰腺癌组织中呈现高表达,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MCM2、MCM4、MCM10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其构成功能模块,通过前复制复合体的活化、DNA复制、DNA合成、DNA复制的启动、细胞核DNA的复制、CDC6相关的复制起点识别复合物等生物过程参与胰腺癌细胞的发生与发展。MCM2、MCM4、MCM10在胰腺癌中功能模块的发现有望为胰腺癌的靶标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贾如江赵树山尹清臣刘秀丽杨龙龙温桂海
- 关键词:胰腺癌MCM2MCM4预后分析
- 十全大补汤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病人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十全大补汤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病人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邯郸市第一医院老年胃癌手术后气血两虚证病人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使用中药十全大补汤,给予中西医结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经治疗后,比较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及排气、排便时间。对比两组病人在治疗前、治疗第8天后病人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41.2±5.2)h及排气(69.5±7.8)h、排便时间(81.5±9.8)h上显著快于对照组(49.5±6.5)h、(73.6±8.6)h、(88.2±10.5)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d后,观察组总蛋白(TP)(64.09±5.07)g·L-1、转铁蛋白(TRF)(2.10±0.18)g·L-1及血红蛋白(Hb)(117.59±14.32)g·L-1上升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1.16±5.01)、(1.99±0.19)、(110.45±16.42)g·L-1(P<0.05);观察组血清IgA、IgG、IgM水平升高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治疗8d后CD4+均升高(P<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CD8+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CD4+/CD8+均提升(P<0.05),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胃癌术后气血两虚证病人,运用中西医结合理念,应用十全大补汤联合肠内营养支持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肠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况,而且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起到了促进病人早日康复的目的。
- 王玉梅刘博张莉周少英石彦科尹清臣
- 关键词:肠道营养十全大补汤气血两虚证
- 创伤后膈肌破裂8例报告
- 1998年
- 1990年1月~1996年1月我院收治创伤性膈肌破裂8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性6例、女性2例。年龄22~58岁。刀刺伤2例,闭合伤6例。发病至就诊时间1h内3例,1~24h4例、2天1例。合并胃穿孔1例,肝破裂1例,脾破裂3例、肋骨骨折3例。膈...
- 岳增平尹清臣
- 关键词:膈肌破裂外伤性病例报告
- 丹参酮IIa诱导人胃癌细胞MKN-45凋亡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考察丹参酮IIa(tanshinone IIa,Tan IIa)诱导人胃癌细胞的凋亡作用,以及对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TanⅡa处理人胃癌细胞株MKN-45后,显微镜下观察胃癌细胞形态变化,应用Annexin V/PI双重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凋亡比例,并用凋亡相关抗体检测通路情况,用RT-PCR以及TRAP-PCR法分别对胃癌细胞端粒酶基因hTert和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TanⅡa处理胃癌细胞后,DAPI染色显示,细胞核内染色质聚缩,细胞核碎裂并有凋亡小体产生,提示TanⅡa诱导胃癌MKN-45细胞凋亡。Annexin V/PI双染结果显示,凋亡比例随化合物浓度提高而增加,40μM下晚期凋亡比例达到(45.02±6.48)%。凋亡相关蛋白的检测显示,PARP和Caspase-3活化,细胞色素C水平增加,而Caspase-8则无显著变化。同时TRAP-PCR结果显示,Tan IIa在诱导细胞凋亡的同时伴随端粒酶活性下调,并在40μM下显著抑制hTert基因的表达。结论 TanⅡa对人胃癌细胞具有明显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且可能通过激活内源性途径引起细胞凋亡。TanⅡa还可抑制端粒酶活性和hTERT基因表达,这些可能是其发挥抗癌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王亚明张桂东尹清臣朱建平王静
- 关键词:胃癌MKN-45凋亡端粒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