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雪文

作品数:27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动脉
  • 6篇颅内
  • 5篇动脉狭窄
  • 5篇血管
  • 5篇颅内动脉
  • 5篇颅内动脉狭窄
  • 5篇脑血
  • 4篇卒中
  • 4篇癫痫
  • 4篇灌注
  • 3篇乙酰唑胺
  • 3篇神经免疫
  • 3篇髓鞘
  • 3篇缺血
  • 3篇脱髓鞘
  • 3篇免疫
  • 3篇脑梗
  • 3篇脑血管
  • 3篇脑卒中
  • 3篇TCD

机构

  • 17篇暨南大学附属...
  • 15篇暨南大学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东莞市莞城医...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7篇宋雪文
  • 11篇黄立安
  • 10篇徐安定
  • 5篇王彤歌
  • 3篇凌雪英
  • 3篇周环
  • 3篇黄舜韶
  • 2篇张世军
  • 2篇徐浩
  • 2篇王建民
  • 2篇黄力
  • 1篇邓远飞
  • 1篇郭黎
  • 1篇辛霭丽
  • 1篇陈伦斌
  • 1篇马琦
  • 1篇林谷辉
  • 1篇胡荣亮
  • 1篇许治强
  • 1篇刘咏仪

传媒

  • 8篇暨南大学学报...
  • 3篇中国神经精神...
  • 3篇国际脑血管病...
  • 2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遗传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华神经精神...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 1篇第九次全国神...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 1篇中华医学会神...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3篇2003
  • 2篇2001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0
  • 2篇1988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侧面肌痉挛及治疗前后双刺激瞬目反射变化被引量:11
2001年
目的 观察单侧面肌痉挛 (HFS)的A型肉毒毒素 (BTXA)治疗效果 ;探讨治疗前后双刺激瞬目反射 (BR)检测的意义。方法 对 134例患者进行BTXA局部肌肉注射 ,其中 42例治疗前后行BR检测。结果  134例患者中 ,症状完全缓解 6 0例 ,占 44 8% ,明显改善 74例 ,占 5 5 2 %。疗效持续时间 (16 5± 5 7)周。42例患者治疗前患侧BR检测 ,R1、R2 、R'2 潜伏期正常 ,R2 间期缩短 ,R1、R2 、R'2 振幅增高。治疗后复查 ,其中R1消失者 7例 ,R1、R2 、R'2 均消失者 5例 ,余 30例R1、R2 、R'2 潜伏期稍延长 ,但差异无显著意义 ;R1、R2 、R'2 波幅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BTXA治疗HFS疗效显著 ,是首选疗法 ;双刺激BR检测表明 ,患者脑干中间神经元兴奋性升高。
邓远飞陈伦斌宋雪文郑芷萍
关键词:A型肉毒杆菌毒素半面痉挛面部肌肉
SPECT脑灌注显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探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脑灌注显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 insuf-ficiency,VBI)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其他对VBI的研究方法相比较,力图找出一个研究VBI较客观理想的临床方法。方法 将临床确诊VBI的患者50例,全部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部血管彩色超声多普勒(CDFI)、SPECT检查,将其中普通SPECT显示正常的19例患者,48 h后予以口服乙酰唑胺2 g,2 h后再行SPECT检查。50例患者中26例进行了核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检查,其中1例还进行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检查。结果50例患者TCD阳性率为66%,CDFI阳性率为56%,普通SPECT阳性率为62%。三种方法阳性率无明显差异,加用乙酰唑胺后的SPECT检查阳性率提高到86%,与TCD和CDFI比较有显著性差异。SPECT显示缺血部分多在枕颞叶等椎基底动脉(VBA)系统供血区域。26例患者MRA显示有2例椎动脉狭窄。其中1例患者MRA、SPECT显示正常,口服乙酰唑胺后SPECT检查及PET检查显示有颞枕叶缺血。结论 TCD和CDFI在VBI的诊断上可作为粗略的筛选手段,MRA在VBI的诊断价值可能不大,加用乙酰唑胺后SPECT阳性率明显提高,我们认为其对VBI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黄舜韶黄立安宋雪文徐浩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SPECT脑灌注显像经颅多普勒超声
脑血流和灌注储备能力评价在有症状颅内动脉狭窄诊治中的价值被引量:3
2007年
在有症状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脑血流和灌注储备能力尚未明确之前,仅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动脉狭窄程度进行手术干预具有相当的盲目性。脑血流和灌注是评价是否存在脑缺血的最直接证据。由于侧支循环和脑血管本身储备能力,颅内血管狭窄和(或)血流速度下降等并不一定表明该血管供血区脑灌注下降。文章阐述了脑血流和灌注储备能力评价在有症状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诊治中的价值。
黄立安宋雪文徐安定
关键词:脑血流脑灌注颅内动脉狭窄
伴有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脑动脉病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03年
马琦王彤歌黄舜韶徐安定宋雪文
关键词:常染色体病理诊断影像诊断
大鼠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流引起脑血栓素A_2和前列环素变化的研究
1993年
采用SD大鼠制成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流模型,观察24小时内血栓素A_2(TXA_2)、前列环素(PGI_2)代谢的动态变化及红花黄色素对其影响。结果显示TXA_2-PGI_2平衡紊乱在不完全性脑缺血及再灌流后2小时内最明显,以后逐渐代偿,至24小时仍未恢复正常。红花黄色素对不完全性脑缺血时PGI,影响不大,但明显抑制TXA_2的增高,从而改善TXA_2-PGI_2平衡紊乱。对缺血后再灌流,红花黄色素不仅抑制了TXA_2的增高,而且有使PGI_2增高的作用,从而使TXA_2-PGI_2平衡在再灌流后6小时就接近正常水平。
徐安定宋雪文
关键词:血栓素A2前列环素脑缺血
1987年日本国际神经免疫会议纪要
1990年
宋雪文
关键词:神经免疫脱髓鞘病重症肌无力免疫调节
MRA显示颅内大动脉狭窄的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脑血流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的颅内血流动力学。方法对MRA显示颅内大动脉狭窄急性脑血栓形成患者25例分别行TCD和PWI检查,比较患者的颅内血管解剖、血流速度和局部血流灌注量。结果MRA和TCD检测颅内大动脉异常结果无明显差异,两者都显示颅内动脉狭窄最多发生在大脑中动脉。14例患者MRA和TCD都显示同一血管异常,共有16条血管。PWI上显示20例患者梗死部位脑灌注量下降,3例梗死部位脑灌注量左右对比基本对称,2例发现梗死部位脑灌注量较对侧升高。结论综合评价脑血管解剖形态、脑血管血流速度和脑局部血流灌注量等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急性脑血栓形成的诊治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黄立安王建民宋雪文徐安定林志超王永安周环
关键词:脑梗塞血栓形成
氯吡格雷抵抗与卒中防治被引量:1
2012年
氯吡格雷是缺血性卒中治疗的基本药物,被多国卒中治疗指南所推荐,广泛应用于临床。有不少缺血性卒中患者在经过规范氯吡格雷治疗后仍然复发卒中,因此必须重视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文章对氯吡格雷抵抗的生化机制、基因多态性、实验室检测及其应对措施进行了综述。
黄立安张世军徐安定宋雪文
关键词:氯吡格雷抗药性卒中脑缺血
颅内动脉狭窄TIA患者MR-PWI灌注和储备能力的研究(4例报道)
目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目前是脑血管病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短暂性脑供血不足(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患者颅内动脉狭窄是否需要手术或介入治疗仍各家意见不一。由于侧枝循环和脑血管本身具有...
黄立安宋雪文黄力王颖胡荣亮周环
文献传递
应用TCD研究腔隙性脑梗塞病人脑供血动脉颅内段血流动力学变化被引量:4
1997年
应用TCD研究腔隙性脑梗塞病人脑供血动脉颅内段血流动力学变化徐安定1)宋雪文杨文林秀华(暨南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关键词:经颅多普勒;腔隙性脑梗塞;血流动力学中图分类号:R445;R741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
徐安定宋雪文杨文林秀华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塞血流动力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