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秀娥

作品数:6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生物学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电镜
  • 2篇电镜技术
  • 2篇免疫
  • 2篇免疫电镜
  • 2篇免疫电镜技术
  • 2篇酪氨酸
  • 2篇氨酸
  • 1篇电镜观察
  • 1篇电子显微镜
  • 1篇电子显微镜观...
  • 1篇动脉
  • 1篇腰动脉
  • 1篇早老症
  • 1篇尸体解剖
  • 1篇视网膜
  • 1篇手术部
  • 1篇水平细胞
  • 1篇特产
  • 1篇腿痛
  • 1篇七鳃鳗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中国科学院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作者

  • 6篇宋秀娥
  • 2篇黄森
  • 2篇黄世楷
  • 1篇朱梅刚
  • 1篇刘世熠
  • 1篇张杰
  • 1篇王厚华
  • 1篇杨雄里
  • 1篇叶容
  • 1篇马慎谨

传媒

  • 1篇解剖学报
  • 1篇Curren...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生理学报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第六次全国电...

年份

  • 1篇1992
  • 1篇1991
  • 2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我国特产森氏七鳃鳗脊髓的荧光镜检及电镜观察
1989年
森氏七鳃鳗被认为是七鳃鳗目中东方最古老的残遗种。体长150—180mm的成年森氏七鳃鳗5尾在低温(7—9℃)和经95%O_2—5%CO_2平衡的人工培养液中进行手术,剥制整体脊髓薄片。灰质仅可见中间部位和左右两个膨大部位的区,而未见背角和腹角的区分。白质则全部由不同直径的无髓鞘纤维组成。起源于脊髓以上部位的Muller神经元的巨纤维轴突常见两侧对称或类对称呈现,而荧光镜检表明中央管下面的灰质具有相当密集的5-HT神经元。电镜观察的结果表明脊髓中至少可见两种连接(junction),即桥粒(desmosome)和化学突触(synapse)。前者裂隙宽度约为15nm,后者含积聚在突触前的直径为30—50nm的透亮小泡。在中央管下面5-HT神经元轴突的膨大部分则可见直径为100—150nm的致密芯小泡。
刘世熠宋秀娥
关键词:脊髓
早老症一例临床报告、尸体解剖与垂体前叶的电子显微镜观察被引量:1
1981年
早老症(Progeria或Hutchinson-Gilford Syndrome)为一种少见但致命的疾病[1],国外文献迄今只有61例临床或尸体解剖病例报道[2],国内文献尚无正式病例报道。其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我们为了进一步探索其发病原因,现将一例典型病例作了较详细的临床和尸体解剖描述,并将其脑垂体前叶进行了电子显微镜亚细胞结构的观察。临床报告患者张×,1954年7月出生,足月平产。
叶容宋秀娥朱梅刚
关键词:垂体前叶腺垂体早老症电子显微镜电镜尸体解剖
长时间暗适应和弱背景光对鲤鱼视网膜视锥水平细胞的影响——形态和生理的相关研究
1992年
本工作利用电子显微镜及细胞内记录技术研究了在暗适应和弱背景光下鲤鱼视锥与水平细胞间突触部位超微结构及视锥水平细胞光反应的变化。在长时间暗适应(>2h)后,视锥水平细胞对光反应受到强烈压抑,其突起末端则外形光滑、圆钝。在施加弱背景光(15min)后,这些细胞的反应显著增大,其末端出现大量深陷于视锥小足内部的刺形结构,这种刺形结构增加了视锥与水平细胞间的突触传递效率,可能是视锥水平细胞光反应性增高的形态学基础。
张杰宋秀娥王厚华杨雄里
关键词:视网膜暗适应
应用酪氨酸羟化酶抗体的免疫电镜技术
<正> 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应用免疫电镜可以进一步揭示亚细胞水平神经组织的超微结构和化学递质之间的形态学关系。免疫电子显微术与常规的电镜制样技术不同,尤其在胚胎样品制备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样...
宋秀娥黄世楷黄森商伟民
文献传递
横断骶棘肌对猕猴脊柱功能影响的实验
1991年
通过横断猕猴骶棘肌(m.evector spin-al)手术,1,单侧骶棘肌横断术,2,单侧骶棘肌横断后游离术,3。
马慎谨朱培祐宋秀娥钱松明
关键词:骶棘肌脊柱功能腰动脉相邻节段手术部
应用酪氨酸羟化酶抗体的免疫电镜技术
1990年
免疫电子显微镜技术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应用免疫电镜可以进一步揭示亚细胞水平神经组织的超微结构和化学递质之间的形态学关系。免疫电子显微术与常规的电镜制样技术不同,尤其在胚胎样品制备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样品应具有较好的超微结构,同时也要考虑到组织切片中抗原活性的保存,要获得比较理想的标本,需根据自己实验要求,摸索出自己最理想的步骤和参数。我们采用了4%多聚甲醛和1%戊二醛磷酸缓冲液,再用单体多聚甲醛固定液的顺序灌流方法,以及在免疫反应中未加清洁剂的措施,有效地兼顾了免疫反应产物和组织保存两方面。
宋秀娥黄世楷黄森商伟民
关键词:免疫电镜酪氨酸白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