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麻醉
  • 4篇直肠
  • 4篇直肠癌
  • 4篇肠癌
  • 3篇全身麻醉
  • 3篇丙泊酚
  • 2篇硬膜
  • 2篇硬膜外
  • 2篇硬膜外阻滞
  • 2篇手术
  • 2篇全麻
  • 2篇椎管
  • 2篇椎管内
  • 2篇老年
  • 2篇复合丙泊酚
  • 2篇复合硬膜外阻...
  • 2篇高龄
  • 2篇高龄患者
  • 2篇癌患者
  • 1篇盐酸

机构

  • 10篇大连大学

作者

  • 10篇宋希斌
  • 6篇李成刚
  • 4篇姜万维
  • 2篇周晶
  • 1篇董大海
  • 1篇张乙
  • 1篇王志军
  • 1篇董毅
  • 1篇许民
  • 1篇隋成
  • 1篇郭英杰
  • 1篇崔金花
  • 1篇赵萍
  • 1篇程卫东
  • 1篇孙哲

传媒

  • 4篇中国肛肠病杂...
  • 2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师进修...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09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肠储袋在下消化道重建术中的应用
程卫东孙哲董毅董大海宋希斌
本项目属于医药卫生科学技术领域。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胃肠道恶性肿瘤中仅次于胃癌,男性多于女性,年龄在40-60岁之间。目前我国直肠癌发病率逐年增高,现在已居恶性肿瘤第6位。目前,保肛术式逐渐增多,但将直肠癌切除后,...
关键词:
关键词:直肠癌消化道重建切除术
顺阿曲库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输注在面部除皱术中的应用
2009年
目的 探讨顺阿曲库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输注在面部除皱术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顺阿曲库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输注的麻醉方法。顺阿曲库胺、瑞芬太尼及丙泊酚的浓度分别为1mg/ml、40μg/ml和10mg/ml。记录围麻醉期血流动力学、麻醉药用量以及麻醉后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麻醉诱导后其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心率减慢(P〈0.05),气管插管、切皮前后无明显改变,手术结束后睁眼时心率明显增快(P〈0.05)。结论 顺阿曲库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输注麻醉,患者苏醒快,对气管导管耐受性好,适用于面部除皱术麻醉。
赵萍许民宋希斌王志军
关键词:瑞芬太尼丙泊酚输注面部除皱术
胃镜检查术中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的应用及效果评定
2016年
目的评价在胃镜检查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至2015年2月行胃镜检查术患者11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对照组患者术中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患者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的诱导时间、苏醒时间、丙泊酚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诱导时间、苏醒时间和丙泊酚用量数据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胃镜检查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周晶宋希斌李成刚
关键词:胃镜检查丙泊酚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高龄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的观察被引量:1
2011年
为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高龄患者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对循环功能及用药量的影响,选择70岁以上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20例;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A组)20例。两组全麻诱导方法:咪哒唑仑0.04mg/kg,芬太尼3μg/kg,依托咪酯0.2~0.3mg/kg,顺阿曲库胺0.15~0.20mg/kg。GA组于诱导前取L1-2硬膜外腔穿刺置管,注入0.5%罗哌卡因5ml。术中每2h追加5~7ml。诱导前以PhilipsMP40监测仪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等生命体征,同时记录全麻用药量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显示,GA组气腹后,气管插管拔除前MAP、HR明显低于G组(P〈0.05);GA组七氟烷用药浓度,顺阿曲库胺用药量低于G组(P〈0.05)。结果表明,高龄患者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使患者术中循环稳定,全麻用药量减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宋希斌李成刚姜万维周晶
关键词:直肠癌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高龄
小剂量低浓度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老年人骶管麻醉的效果观察
2009年
为观察低浓度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老年人骶管麻醉的临床效果,我们将65~80岁老年肛肠病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用1.5%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20ml麻醉,对照组用1.0%盐酸利多卡因20ml麻醉。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和痛觉消失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痛觉恢复时间观察组快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呼吸循环稳定,无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小剂量低浓度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老年人骶管麻醉安全,且起效快。
宋希斌李成刚姜万维
关键词:盐酸氯普鲁卡因骶管麻醉老年人麻醉效果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高龄患者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2007年
目的评价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高龄患者直肠癌根治术中对循环功能及用药量的影响,提高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选择心血管功能基本正常的70岁以上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G组)20例;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组(GE组)20例。两组全身麻醉诱导方法相同。全身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咪唑安定)0.05~0.10mg/kg,芬太尼4μg/kg,异丙酚1.0~1.5mg/kg,氯琥珀胆碱(司可林)2mg/kg。GE组于诱导前取T12~L1连硬置管,注入0.375%布比卡因5ml,术中每2h追加5~7ml。诱导后行右侧颈内静脉置管监测中心静脉压(CVP),采用无创伤监测仪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合度(SpO!)、心电图(ECG)等生命体征,同时记录全身麻醉用药量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GE组术中SBP、DBP、HR明显低于G组(P〈0.05),而G组术后躁动高于GE组;GE组异氟醚吸入浓度、阿曲库铵用药量低于G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在高龄患者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可使患者术中循环稳定,用药量减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宋希斌郭英杰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高龄患者
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在老年肺癌患者中的应用及意义探析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观察与探讨七氟烷和丙泊酚麻醉在老年肺癌患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70例老年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进行丙泊酚麻醉,研究组患者进行七氟烷麻醉,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简易精神状态量表评分、S100β蛋白含量分别为(25.83±1.02)分、(0.050±0.020)μg/L,与对照组患者的(23.52±1.41)分、(0.076±0.023)μ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麻醉相比,对老年肺癌患者应用七氟烷麻醉的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张乙宋希斌李成刚
关键词:七氟烷丙泊酚麻醉老年肺癌
右美托咪啶在老年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全麻诱导前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2013年
为探讨老年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全麻诱导前应用右美托咪啶(DEX)的效果,将2011年7~9月于全麻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60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于麻醉诱导前静脉泵注DEX0.4μg/kg,对照组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对比两组患者静脉泵注DEX或生理盐水前(T0)、全麻诱导前(T1)、气管插管后1min(T2)及手术结束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HR),以及术中丙泊酚、苯磺顺阿曲库铵用量及七氟烷浓度。结果显示,L、L时两组MAP和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时观察组MAP和HR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术中丙泊酚用量、七氟烷浓度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老年患者行直肠癌根治术全麻诱导前静脉泵注DEX可减少麻醉药用量,降低麻醉药使用浓度,提高患者麻醉的安全性。
宋希斌姜万维李成刚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直肠癌全身麻醉麻醉药用量
椎管内不同给药途径对肛周手术后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
2014年
为探讨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应用吗啡在肛周手术后镇痛中的效果,将300例肛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B、C3组各100例,均采用腰麻与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在正常麻醉的基础上,A组在硬膜外腔和蛛网膜腔均不给予吗啡,B组在硬膜外腔加入吗啡lmg,C组在蛛网膜下腔加入吗啡0.1mg。结果显示,B、C组术后镇痛效果均优于A组,并发症C组高于A、B两组。结果表明,硬膜外给予1mg吗啡用于肛周手术,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宋希斌姜万维李成刚
关键词:肛周疾病术后镇痛
右美托咪定用于椎管内麻醉中清醒镇静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对椎管内麻醉中右美托咪定的清醒镇静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124例拟行椎管麻醉的下肢手术患者,依据患者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患者麻醉采用咪唑安定,观察组患者麻醉采用右美托咪定。比较两组患者麻醉中清醒镇静效果、血压、脉搏。结果用药后,观察组患者脉搏、血压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评分均>2分,观察组患者Ramsay评分>4分所占比例为81.3%(52/64),高于对照组的53.3%(32/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右美托咪定对拟行椎管麻醉患者进行麻醉,具有更好的清醒镇静效果,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崔金花隋成宋希斌
关键词:椎管内麻醉清醒镇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