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玉明
- 作品数:7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医科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利喜定注射剂与乌拉地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对比观察被引量:3
- 2000年
- 牛小麟孙玉明黄文德薛荣亮
- 关键词:高血压乌拉地尔药物疗法
- 医源性肺水肿被引量:1
- 1995年
- 医源性肺水肿西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内科杨德昌,孙玉明医源性肺水肿是临床各种常见的并发症,其病因复杂,发病机理各异,预后凶险,如不及时诊断及治疗,常会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足够重视。1.常见病因1.1.机械性肺水肿上气道梗阻、胸腔抽...
- 杨德昌孙玉明
- 关键词:肺水肿医源性病因
- 原发性高血压左室肥厚、心律失常与血浆儿茶酚胺关系的研究被引量:9
- 1993年
- 本文观察了超声心动图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及其与血浆儿茶酚胺的关系。结果表明,高血压性左室肥厚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单纯高血压组显著增加;血浆去甲肾上腺素与左室后壁厚度及左室重量指数显著正相关;肾上腺素与左室重量指数显著正相关;24 h室性早搏总数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素均显著正相关。这提示,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活性增强是导致高血压病心肌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之一。
- 孙玉明叶复来杜旭
- 关键词:高血压心室肥厚儿茶酚胺
- 降压干预使高血压病患者左室重量减轻后对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用动态心电图观察了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与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硝苯吡啶)对血浆儿茶酚胺活性、红细胞内离子(K^+、Na^+、Ca^(2+)、Mg^(2+))含量、左室重量与厚度及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结果表明,卡托普利及硝苯地平均能显著减轻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左室重量与厚度,纠正细胞内离子代谢失衡,在逆转心肌肥厚的同时,显著减低了高血压病左室肥厚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卡托普利可显著减低血浆儿茶酚胺活性,硝苯地平则使血浆儿茶酚胺活性升高。
- 孙玉明叶复来杜旭
- 关键词:高血压性左室肥厚心律失常
- 红细胞内离子含量变化与高血压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 1993年
- 用动态心电图观察了高血压病超声心动图左室肥厚(Echo—LVH)及无Echo—LVH 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及与红细胞内K^+、Na^+、Ca^(2+)、Mg^(2+)含量的关系和降压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及细胞内离子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Echo—LVH 组室性早搏(VPC)及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无Echo—LVH 组,前者红细胞内Na^+、Ca^(2+)含量显著高于后者,且与VPC 显著正相关,K^+、Mg^(2+)含量显著低于后者,与VPC显著负相关;硝苯啶及卡托普利均能纠正红细胞内离子代谢紊乱及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提示细胞内离子含量与高血压病室性心律失常密切相关。
- 孙玉明叶复来杜旭
- 关键词:心律失常病理生理学高血压
- 高血压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与红细胞内离子含量的关系被引量:4
- 1993年
- 用动态心电图监测高血压病左室肥厚(EH-LVH)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同时检测红细胞内K^+、Na^+、Ca^(2+)、Mg^(2+)的含量,进而分析降压治疗前、后室性心律失常与红细胞内离子含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单纯高血压病患者比较,EH-LVH患者室性早搏(VPC)及复杂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其红细胞内Na^+、Ca^(2+)含量显著增多,与VPC显著正相关;K^+、Mg^(2+)含量显著减少,与VPC显著负相关。提示EH-LVH患者细胞内离子代谢失衡在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机理中起重要作用,同时还表明,硝苯地平及卡托普利均能纠正红细胞内离子代谢紊乱及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 孙玉明叶复来杜旭
- 关键词:高血压心律失常红细胞
- 血浆儿茶酚胺含量与老年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
- 1994年
- 观察老年期与老年前期高血压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及与血浆儿茶酚胺(CA)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老年期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老年前期显著增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较老年前期显著增高;血浆NE含量与24h室性早搏(VPC)总数显著正相关(r=0.356,P<0.01)。经卡托普利治疗后,血浆NE,E含量均显著下降.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本文提示,交感─肾上腺素系统活性增强是引起老年高血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重要因素。
- 孙玉明叶复来杜旭
-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室性心律失常儿茶酚胺卡托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