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昊
- 作品数:13 被引量:62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潜在油气资源(油页岩勘探开发利用)产学研用合作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松辽盆地南部长岭断陷营城组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2014年
- 1区域地质及岩相学特征松辽盆地是我国大型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长岭断陷位于盆地中央凹陷区的南部,为单断和双断式复合断陷。松辽盆地的基底为前古生界、古生界的变质岩、火成岩系,上部沉积盖层从侏罗纪开始至新生界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以白垩系为主,盆地地层自下而上为:前古生界、下古生界、上古生界、侏罗系、
- 孙昊李光琪康建坤
- 关键词:火山岩喷出岩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地球化学特征营城组
- 世界油页岩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发展前景被引量:26
- 2012年
- 由于世界原油价格的高涨和常规油气资源的短缺,非常规油气资源中的油页岩以资源丰富、经济性和开发利用的可行性成为21世纪重要的石油补充和替代能源。世界油页岩资源探明储量折算成页岩油约70%分布在美国,其次集中分布在中国、俄罗斯、巴西、加拿大、约旦、澳大利亚和爱沙尼亚等;中国油页岩资源约85%以上分布在吉林、辽宁和广东省。随着各国重新或开始重视油页岩的开发与利用,油页岩的储量、页岩油的产量和油页岩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都呈增长趋势,相应的政策支持力度也在加大。
- 马玲尹秀英孙昊付宝山
- 关键词:油页岩储量页岩油
- 西藏永珠蛇绿岩基性岩石地球化学及其形成的构造环境
- 孙昊
- 西秦岭双朋西矽卡岩型金铜矿床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被引量:6
- 2017年
- 青海双朋西矽卡岩型金-铜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同仁-泽库弧后前陆盆地,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下二叠统甘家组、下三叠统隆务河群的沉积岩系。矿区侵入岩主要为花岗闪长岩,金矿体赋存于花岗闪长岩体与甘家组大理岩、白云岩接触带的矽卡岩中。本文对双朋西花岗闪长岩体开展了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双朋西花岗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233.9±2.8Ma,具有高SiO_2、高K_2O,低Al_2O_3和MgO含量的特征,Mg~#值为33.6~35.2,富集轻稀土元素((La/Sm)N=3.14~11.6)与大离子亲石元素,重稀土元素分布平坦((Gd/Yb)N=1.17~1.63),具有中等的Eu负异常。具有较高的Sr初始值(Isr=0.708299~0.708748)和相对较低的εNd(t)值(-12.6^-9.47),^(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623~18.965、15.610~15.652和39.124~40.732。Nb/Ta(5.5~12.9)、Ce/Pb比值(3.0~11.6)均与地壳组份一致,岩体中的暗色微粒包体具有岩浆混合的组构特征。因此,双朋西花岗闪长岩主要起源于下地壳高钾性玄武岩的部分熔融,并发生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对双朋西花岗闪长岩体及区内一系列侵入岩构造环境研究表明,西秦岭构造带在中三叠世处于由洋壳俯冲向陆陆碰撞转换阶段,俯冲板片的折返和断离引发地幔软流圈上涌,加热上覆下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产生长英质岩浆,形成大量中酸性岩体。
- 路英川刘家军张栋王大钊孙昊王斌张文华康建坤
- 关键词:花岗闪长岩岩石成因西秦岭
- 青海加吾金矿床花岗斑岩脉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6
- 2015年
- 加吾金矿床大地构造上位于中央造山系"共和缺口"西缘,位于中央造山带多个块体交接转换的重要部位,其形成与区内印支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密切相关。对区内与金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斑岩脉中的锆石进行LA-ICP-MS U-Pb定年以及Lu-Hf同位素测试。测试结果显示,锆石206Pb/238 U加权平均年龄为233.4Ma±4.3Ma(MSWD=2.7),形成时代为中三叠世,与青海西秦岭地区其他印支中晚期中酸性岩浆岩形成时代相近;锆石εHf(t)值介于-12.35^-1.12之间,二阶段Hf模式年龄(tDM2)介于1.3Ga^2.0Ga之间,加吾金矿区内花岗斑岩的源区主要为早-中元古代地壳。相对较高的εHf(t)值的出现说明形成花岗斑岩脉的岩浆有一定幔源组分的加入。与加吾金矿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斑岩脉形成于陆-陆碰撞过程中挤压向伸展转换的地球动力学环境。由于俯冲陆壳板片断离,幔源岩浆上涌/底侵至下地壳底部,诱发增厚古老下地壳部分熔融产生壳-幔混合岩浆,在印支中期侵入到中下三叠统隆务河组地层中,为金矿的形成提供了热源和深部成矿流体。加吾金矿床成矿时代与花岗斑岩脉的成岩时间一致,即233.4 Ma±4.3 Ma。
- 王斌张栋路英川孙昊
- 关键词:锆石U-PBHF同位素
- 青海西秦岭夺确壳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
- 2014年
- 夺确壳金矿区属西域板块青海南山晚古生代—早中生代裂陷槽(D-T2)泽库前陆盆地(T1-2)(张雪亭等,2007)。出露地层主要为中三叠统古浪提组(T2g)砂岩及板岩。印支期岩浆活动较强烈,主要侵入岩体为吉地花岗闪长岩体(γδ15)(刘增铁等,2005)。矿区位于该岩体北西角的舌尖部位(李庆恩等,1980)。
- 路英川张栋王斌孙昊
- 关键词:石英脉型矿物包体均一温度金矿床贵金属矿床
- 菲律宾“独山玉”结构及成因分析
- 近两年,在河南省南阳市镇平县石佛寺镇玉石集散地市场出现了一种新的玉石品种,卖家当作独山玉来卖,与白底青种翡翠、独山玉中的绿白色独玉有着相似的外观。本文通过现代测试方法对菲律宾“独山玉”矿物学特征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推断形...
- 孙昊
- 关键词:钙长石
- 青海西秦岭双朋西矽卡岩型金-铜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双朋西矽卡岩型金-铜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同仁-泽库弧后前陆盆地,为青海省秦岭西段代表性的矽卡岩型金-铜矿床。花岗闪长岩侵入以后,该矿床成矿期共有矽卡岩期(Ⅰ)和石英金属硫化物期(Ⅱ)两个期次,其中Ⅱ期又可以划分为早(Ⅱ-1)、晚(Ⅱ-2)两阶段。文章研究了3种包裹体类型:含子矿物水溶液包裹体(H型)、含CO2包裹体和盐水溶液包裹体。花岗闪长岩、矽卡岩期和石英硫化物期早阶段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和w(Na Cleq)分别为127-496℃,3.87%-21.11以及287-513℃,39.93%-58.41%;晚阶段为122-444℃,6.74%-46.80%;161-468℃,4.98%-35.06%,成矿流体属于中-高温、中-高盐度、中等密度、低-中压力的富CO2流体。S、Pb同位素显示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岩浆流体。H-O同位素组成显示主成矿期与岩浆水热液关系密切,随着成矿作用的演化,石英硫化物期晚阶段(Ⅱ-2)有大气降水混入。该矿床成矿作用与中酸性岩浆交代碳酸盐类围岩作用,流体的降温冷却和沸腾作用有关,区域局部伸展构造有助于成矿压力从静岩压力向静水压力转变,引起该地区成矿流体的减压沸腾作用,最终导致成矿物质沉淀富集。
- 路英川刘家军曹守林张栋孙昊王斌张文华孔媛媛
- 关键词:地球化学流体包裹体西秦岭
- 应用辉钼矿Re-Os定年技术研究青海什多龙矽卡岩型钼铅锌矿床的地球动力学背景被引量:10
- 2014年
- 青海什多龙矽卡岩型Mo-Pb-Zn矿床位于鄂拉山多金属成矿带,该矿床成矿时代制约了成矿过程、动力学背景的探讨。前人通过对矿区及外围岩体的K-Ar法间接取得了188-208 Ma和368 Ma的数据,由于分析测试手段限制,时间跨度较大,对于成岩成矿时代的厘定尚缺乏精确的同位素年龄数据。本文采用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方法测定该矿床的成矿时代,为矿床模型的建立和反演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研究提供可靠的基础资料。分析结果显示,6件辉钼矿样品Re-Os同位素模式年龄的变化范围小,集中在234.2-240.1 Ma之间,加权平均年龄值为(236.2±2.1)Ma,与等时线回归计算得到的年龄值(233.4±9.6)Ma在误差范围内相吻合,表明成矿时代为(236.2±2.1)Ma。辉钼矿的铼含量为0.3939×10^-6-0.6621×10^-6,反映了成矿物质以壳源为主,且变质流体参与了成矿作用。本研究Re-Os定年结果显示什多龙矽卡岩型Mo-Pb-Zn矿床与鄂拉山造山带成岩年龄(约220-230 Ma)接近,表明成岩成矿受控于相同的动力学背景,是在鄂拉山造洋裂谷体制向碰撞-伸展造山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导致加厚下地壳的部分熔融而引起的印支晚期岩浆-热液事件。
- 李文良夏锐卿敏李超张栋孙昊路英川刘鹏周奥博
- 关键词:辉钼矿RE-OS定年矽卡岩矿床成矿时代地球动力学背景
- 青海省加吾金矿区蚀变花岗斑岩脉锆石U-Pb年龄、Hf同位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 本文介绍了加吾金矿区花岗斑岩脉多呈NNW向展布,主要分布于矿区东部和北部,加吾金矿区蚀变花岗斑岩脉原位微区错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33.0±4.3)Ma(MSWD=2.7),锆石原位微区Hf同位素组成测试结果为17...
- 王斌张栋路英川孙昊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