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娜莉莎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雕塑艺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主题

  • 4篇教学
  • 2篇雕塑
  • 2篇艺术
  • 2篇陶艺
  • 1篇雕塑家
  • 1篇雕塑教学
  • 1篇雕塑专业
  • 1篇匈奴
  • 1篇窑场
  • 1篇窑口
  • 1篇艺术设计
  • 1篇艺术设计专业
  • 1篇艺术特征
  • 1篇院校
  • 1篇塞外
  • 1篇审美
  • 1篇审美能力
  • 1篇陶瓷
  • 1篇陶瓷业
  • 1篇祖辈

机构

  • 6篇内蒙古师范大...
  • 3篇内蒙古大学

作者

  • 9篇娜莉莎

传媒

  • 3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内蒙古艺术
  • 1篇装饰
  • 1篇雕塑
  • 1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内蒙古大学艺...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为马塑肖像的白俄罗斯雕塑家谢尔盖·班达莲卡
2008年
娜莉莎
根植于草原文化特色的现代粗陶雕塑教学——谈内蒙古师范大学雕塑专业教学新思路被引量:2
2010年
一、学、研、产的办学理念,课题化教学新思路 在教学改革,教学创新的潮流驱使下,我们内蒙古地区的雕塑教学也顺应着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引进了国内外发达地区教育的办学理念。并且结合本地域的特点,采用了"学、研、产"的办学模式,摸索一条雕塑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走出一条自己的教学新路子。目前,这种办学模式我们已经实施了四年。
娜莉莎
关键词:雕塑教学文化特色草原办学模式
谈绘画创作风格的早期培养
2001年
在美术基础教学中 ,教师要重视学生早期绘画风格的培养。避免学生在寻找和追求作品的个性表现过程中走弯路 ;在绘画基础课训练中 ,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把学生培养成适应时代发展的专业人才。
娜莉莎
草原文化与现代粗陶艺术设计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一、草原文化与现代粗陶艺术的内涵特征草原文化从涵意上讲是世代生息在草原地区先民部落,民族共同创造的一种与草原生态环境相适应的文化。是一种从生产方式到生活方式,从社会制度到风俗习惯,从思想观念到宗教信仰以及文学艺术等都体现了生态型游牧的文化。
娜莉莎
关键词:艺术陶艺草原文化
在教学中如何发挥风景写生课的创意性被引量:2
2002年
设计专业的风景写生课的训练方式 ,不应沿袭绘画专业的风景写生训练方式。在教学方向上需要重新定位 ,在训练模式上应寻找适合容易同设计专业接轨的方法。“创意” ,是设计的灵魂。将创新意识、设计思维 ,融入到风景写生中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造型技巧与设计能力的共同长进。同时 ,又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想像力。
娜莉莎
关键词:风景写生审美能力美术院校教学方法
鄂尔多斯青铜牌饰的艺术特征被引量:3
2006年
鄂尔多斯青铜器文化是北方游牧民族历史的产物,青铜牌饰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商代至汉代东胡、戎狄、匈奴等民族杰出的创造力,以动物为题材的表现内容可以让今人领略到远古时代北方草原的地理、地貌及这些民族繁衍生息的生活现象。牌饰独特的艺术表现特征及审美特征为当今的艺术创作单纯提供了宝贵的艺术资源。
娜莉莎
关键词:艺术特征匈奴
新模式下的现代粗陶艺术教学思路——产、学、研有机结合被引量:1
2007年
产、学、研新的办学模式带给陶艺专业教学一些新的思路,对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设计与创作教学采取“学研”结合、“产学”结合的手段,注重教学的实践环节。在教学目的上以人才培养为本,关注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设计创意中对新形式和新风格的探索与追求,提倡作品创作体现民族地域文化的特色。
娜莉莎
关键词:教学
关注濒临灭绝的“塞外陶都”——清水河窑区考查录被引量:1
2009年
一、清水河窑区的由来清水河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南部,隶属呼和浩特市管辖,这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尤其是耐火土、高岭土、紫砂石、白云岩、长石。
娜莉莎
关键词:祖辈窑场陶瓷业窑口
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教学特色探究被引量:1
2003年
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要办出自己的特色。本文从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调整教学结构 ,转变学生思维习惯 。
娜莉莎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学特色基础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