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文奇

作品数:272 被引量:2,220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96篇期刊文章
  • 67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6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18篇淋巴
  • 114篇淋巴瘤
  • 80篇细胞
  • 79篇肿瘤
  • 58篇霍奇金
  • 51篇化疗
  • 51篇非霍奇金
  • 49篇金淋巴瘤
  • 49篇霍奇金淋巴瘤
  • 44篇非霍奇金淋巴...
  • 32篇疗法
  • 32篇恶性
  • 30篇预后
  • 22篇疗效
  • 20篇乳腺
  • 20篇腺癌
  • 19篇单抗
  • 18篇药物
  • 18篇乳腺癌
  • 17篇化学疗法

机构

  • 207篇中山大学
  • 28篇中山医科大学
  • 2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6篇中国医学科学...
  • 13篇中山大学附属...
  • 10篇天津医科大学
  • 10篇江苏省肿瘤医...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8篇哈尔滨血液病...
  • 6篇复旦大学附属...
  • 5篇深圳大学
  • 4篇广西医科大学...
  • 4篇中山大学附属...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福建省肿瘤医...
  • 3篇暨南大学
  • 3篇河南省肿瘤医...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北京大学肿瘤...
  • 3篇广州市番禺区...

作者

  • 270篇姜文奇
  • 92篇管忠震
  • 65篇黄慧强
  • 48篇何友兼
  • 45篇林桐榆
  • 44篇李宇红
  • 44篇夏忠军
  • 36篇史艳侠
  • 32篇徐瑞华
  • 31篇李志铭
  • 31篇林旭滨
  • 26篇刘冬耕
  • 25篇张力
  • 25篇李苏
  • 22篇孙晓非
  • 21篇张东生
  • 16篇王风华
  • 15篇徐光川
  • 15篇夏奕
  • 15篇周中梅

传媒

  • 86篇癌症
  • 16篇中国肿瘤临床
  • 10篇中山大学学报...
  • 6篇中国临床药理...
  • 6篇中华肿瘤杂志
  • 6篇中华血液学杂...
  • 5篇中国肿瘤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4篇第四届中国肿...
  • 3篇中国癌症杂志
  • 3篇临床肿瘤学杂...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医学前沿...
  • 2篇肿瘤研究与临...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肿瘤学杂志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循证医学
  • 2篇中华肿瘤防治...
  • 2篇第十次全国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7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6
  • 15篇2015
  • 12篇2014
  • 4篇2013
  • 5篇2012
  • 8篇2011
  • 11篇2010
  • 22篇2009
  • 9篇2008
  • 33篇2007
  • 25篇2006
  • 18篇2005
  • 23篇2004
  • 13篇2003
  • 10篇2002
2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LF与ELF治疗老年晚期胃癌近期疗效观察
2000年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与醛氢叶酸(Leucovorin)及氟尿嘧啶(Fluorouracil)组成的 HLF 方案和足叶乙甙(Etoposide)与醛氢叶酸及氟尿嘧啶组成的 ELF 方案对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方法:采用 HIF 和 ELF 方案对48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化疗。结果:HLF组25例,CR0例,PR12例,NC11例,PD2例,有效率为48.0%;ELF 组23例,CRO 例,PR9例,NC11例,PD3例,有效率39.1%,P>0.05。两组主要毒副作用均为 WBC 减少和口腔溃疡,HLF 组Ⅲ-Ⅳ口腔溃疡(68.0%)较 ELF 组(39.1%)严重(P<0.05),未见心、肾毒性。结论:HIF 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除口腔溃疡外,心、肾、膀胱毒性小,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研究。
熊小强朱兆华文卓夫姜文奇胡斌
关键词:HLFELF晚期胃癌羟基喜树碱醛氢叶酸药物毒副作用
CPP-Id-DC疫苗对淋巴瘤荷瘤鼠的免疫治疗作用和对淋巴瘤细胞攻击的免疫保护效应
2007年
目的了解树突状细胞(DC)疫苗对淋巴瘤荷瘤鼠的免疫治疗作用及疫苗免疫对淋巴瘤细胞攻击的免疫保护效应。方法将小鼠淋巴瘤A20细胞接种BAL B/c小鼠,建立荷瘤鼠模型,分别接种Id-DC和CPP-Id-DC疫苗,观察荷瘤鼠肿瘤大小变化及生存时间。小鼠预先分别接种Id-DC和PP-Id-DC疫苗,然后以A20细胞攻击,观察其成瘤率及生存时间。均注射PBS作为对照。结果接种PBS的荷瘤鼠肿瘤生长快,中位生存时间为33.4 d;接种Id-DC的荷瘤鼠,个别小鼠肿瘤生长减慢,中位生存时间为40.4 d,与PBS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接种CPP-Id-DC的荷瘤鼠肿瘤生长明显减慢,5只小鼠中,1只肿瘤停止生长,1只肿瘤逐渐缩小、消退,90 d内的中位生存时间为70.8 d,明显长于PBS对照组和Id-DC接种组(P<0.01)。以Id-DC预防接种的小鼠予A20细胞攻击后大部分成瘤(4/5),成瘤时间为7~12 d,较PBS对照组略延长,中位生存时间为44.8 d;CPP-Id-DC接种组小鼠60 d内均无肿瘤生长。结论CPP-Id负载的DC疫苗治疗B细胞淋巴瘤优于单纯Id负载的DC疫苗,可以提高抑瘤率和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可在小鼠体内产生对A20淋巴瘤细胞攻击的免疫保护。
常建华史艳侠张晓实姜文奇管忠震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疫苗独特型淋巴瘤
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通路在甲异靛诱导U937细胞凋亡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0年
以往实验研究表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APK)家族的活化除与细胞的生长增殖有关外,也参与细胞凋亡的调节.我们观察了甲异靛在诱导U937细胞凋亡过程中MAPK的三种信号分子ERK1/2、JNK及p38活性的变化,并分析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旨在进一步阐明甲异靛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
王一张玎连小云苗玉迪王岐山姜文奇
关键词:U937细胞凋亡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甲异靛细胞信号转导生长增殖
分子标志物指导的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
本文主要就淋巴瘤、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恶性黑色素瘤、胃癌等常见肿瘤中对治疗有影响作用的一些分子标志物进行了概述。
姜文奇李志铭
关键词:恶性肿瘤分子标志物
文献传递
42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5
2003年
背景与目的:非小细胞肺癌在我国发病率高且预后较差,需要新的预后因子来指导对该病患者的治疗。本研究总结非小细胞肺癌完全切除术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结果,探讨影响癌灶复发和转移的临床因素。方法:建立42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库,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本组病例5年生存率为46.98%,Cox分析显示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有TNM分期较晚(P=0.003)和B型血(B型与非B型,P=0.02),独立的良好预后因素有行辅助化疗(P=0.04)和病理类型为鳞癌(P=0.005);随着预后不良因素(非鳞癌和B型血)的增加,Ⅲa期患者5年生存率相应呈下降的趋势(43.5%vs23.7%vs4.0%,P<0.001)。结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完全切除术后辅助化疗对预后可能有益,联合分析病理类型和血型,可以提供Ⅲa期患者一个新的预后模式。
王巍戎铁华张力姜文奇徐光川黄慧强何友兼管忠震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预后肿瘤切除术辅助化疗复发肿瘤转移
TLR7 Agonist-Nanog的合成及对小鼠的免疫激动效应
引言或概述Toll样受体(TLR)是固有免疫的一道重要防线,而TLR7是TLRs众多家族的重要成员,目前识别TLRs的配体如TLRs激动剂或其类似物作为佐剂,是被用于高效疫苗的研制是当代的热点之一。利用TLRs激动剂与肿...
彭佩燕刘侃林桂淼靳广毅姜文奇王晓梅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血清CEA、CA199水平一过性升高的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09年
背景与目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化疗后血清CEA和(或)CA19-9水平增高,常提示肿瘤进展。然而国外有文献报道部分化疗有效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出现血清CEA水平一过性增高。本研究主要通过分析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姑息性化疗前后血清CEA和CA19-9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我国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和(或)CA19-9水平一过性增高的发生率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收治的121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经病理学证实,PS评分(ECOG)≤2分,接受含奥沙利铂和(或)伊立替康方案化疗,化疗前后进行血清CEA和CA19-9水平的动态测定。结果:121例患者中有14例发生了CEA"一过性增高",发生率为11.6%(14/121)。CEA"一过性增高"患者基线CEA的中位水平为45ng/mL(9.67~2208μg/L),中位峰值水平为80.1μg/L(13.38~4044μg/L)。从化疗开始至出现CEA"一过性增高"的中位时间为4周(2~6周),中位持续时间为6.5周(4~14周)。14例患者中有11例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的化疗;3例患者接受含伊立替康方案的化疗。14例患者中近期疗效评价部分缓解7例,病情稳定7例。5例(3.8%)患者化疗后发生了血清CA19-9水平"一过性增高",但与临床疗效无关。结论:我国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含奥沙利铂方案或含伊立替康方案化疗时存在着CEA"一过性增高"现象,"一过性增高"并非提示肿瘤进展,而与较好的化疗疗效有关。化疗后血清CA19-9水平"一过性增高"与近期疗效无关。
李宇红安欣向晓娟王志强王风华冯芬姜文奇何友兼徐瑞华
关键词:结直肠癌血清CEACA19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体外作用研究
2006年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对白血病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台盼蓝拒染实验观察VEGF对白血病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VEGF对化疗药物阿糖胞苷(Ara-C)所诱导的白血病细胞凋亡和胞内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的影响,用集落形成方法观察VEGF对白血病祖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50ng/mLVEGF作用白血病细胞24h,活细胞数为(3·63±1·27)×106mL-1,与阴性对照(3·23±1·60)×106mL-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可以抵抗Ara-C200ng/mL诱导白血病细胞的凋亡。白血病细胞胞内bcl-2蛋白的阳性表达(70·78±13·3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8·55±9·24)%,P=0·039。VEGF可显著延缓细胞内bcl-2表达。VEGF组:(50·85±30·46)%,阴性对照:(36·52±12·38)%。VEGF促进非红系(白血病)集落的形成。VEGF组:(49·9±29·2)/0·5mL,阴性对照:(36·5±12·4)/0·5mL,P=0·013;VEGF对红系和混合集落形成无明显影响。结论:VEGF能抵抗化疗药物Ara-C所致的白血病细胞凋亡,并促进白血病细胞集落的形成,以VEGF为AML治疗靶点可望改善患者的预后。
王一肖志坚刘澎姜文奇刘宗潮韩忠朝
关键词:流式细胞术
含美罗华联合方案治疗复发耐药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被引量:9
2006年
背景与目的:复发或耐药的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lymphoma,NHL)预后不良,二线方案化疗远期生存差;抗CD20单克隆抗体美罗华(rituximab)与CHOP或类似方案联合作为一线方案治疗初治侵袭性淋巴瘤可提高远期生存率,但在二线治疗中的作用尚未确定。本研究初步探讨含美罗华联合方案治疗复发耐药B细胞性NHL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情况。方法: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近年应用含美罗华方案治疗35例复发耐药NHL患者,其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53.5岁。PS评分0~1分33例(94.3%)。IPI评分0~1分20例(57.1%),2分7例(20.0%),3分4例(11.4%),4~5分4例(11.4%);病理类型以弥漫大B细胞性为主(23例,占65.7%)。所有患者都接受含美罗华的治疗,每疗程前1天应用,剂量375mg/m2,二、三线挽救化疗方案包括EPOCH、CHOP、DHAP、DICE、IMVP-16和FND等。结果:35例患者中单用美罗华治疗者5例,美罗华联合化疗30例,共化疗102疗程。32例可评价客观疗效,有效率68.8%(22/32),完全缓解(CR)13例(40.6%),3例患者在含美罗华方案治疗后接受局部放疗获CR,3例患者在挽救方案治疗后加用造血干细胞移植获CR。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脱发等,加用美罗华治疗主要增加畏寒、发热等输注相关反应(5例)。中位随访时间12.5个月(3~69个月),失访2例,全组死亡10例(9例死于疾病进展,1例死于重症乙型性肝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1.8个月(3~33个月)。总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2.9%、62.8%和62.8%。结论:含美罗华方案治疗复发耐药的B细胞NHL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在更大宗病例中作进一步研究。
黄慧强卜庆夏忠军林旭滨王风华李宇红彭玉龙潘战和王树森林桐榆姜文奇管忠震
关键词:美罗华
进展型B细胞淋巴瘤203例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进展型B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从 1993~ 1997年本中心治疗的进展型非霍奇金淋巴瘤 ,对符合以下条件的患者纳入分析对象 :( 1)病理确诊为弥漫性小裂细胞 (E)、弥漫性混合细胞 (F)、弥漫性大细胞 (G)及弥漫性免疫母细胞 (H)性淋巴瘤 ,且有免疫组织化学证实为B细胞 ;( 2 )CHOP方案或其他含蒽环类化疗方案治疗至少 4个疗程或以上。结果 有 2 0 3例患者纳入统计分析 ,可评价客观疗效的病例 191例 ,其中CR 131例 ( 6 8 9% ) ,PR 47例( 2 4 6 % )。全组患者的 6年总生存率为 5 1 4% ,6年无进展生存期为 43 3%。按照IPI分层 ,发现低危组 6年生存率为 6 6 6 % ,低中危组为 42 2 % ,中高危组为 2 3 6 % ,而高危组为 10 0 % ,差异有显著意义(P =0 0 0 0 0 )。 6年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 5 9 7% ,30 2 % ,16 7%和 10 3% (P =0 0 0 0 0 )。生存相关分析发现 ,6年总生存期及 6年无进展生存期与分期、PS状态、结外病变的个数、LDH、巨大肿物 (直径≥ 5cm)、B症状这几个临床指标相关。结论 IPI低危的进展型B细胞淋巴瘤患者以CHOP方案为主的治疗疗效较好 ,而IPI低中危、中高危、高危的患者疗效较差 ,5年生存率低于国外。
徐瑞华姜文奇李宇红林桐榆黄慧强夏忠军孙晓非何友兼管忠震
关键词:疗效预后影响因素药物疗法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