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青松

作品数:116 被引量:279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州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安部部级科研项目广东省科委攻关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7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4篇医药卫生
  • 69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6篇法医
  • 42篇病理
  • 27篇法医病理
  • 27篇法医病理学
  • 21篇心脏
  • 21篇猝死
  • 19篇心传导系统
  • 19篇脑干损伤
  • 17篇病理学
  • 14篇窦房
  • 14篇窦房结
  • 13篇心脏传导
  • 13篇心脏传导系统
  • 13篇免疫
  • 11篇脑损伤
  • 11篇法医学
  • 10篇免疫组织
  • 9篇形态学
  • 9篇组织化学
  • 9篇颅脑

机构

  • 92篇广州市刑事科...
  • 43篇中山医科大学
  • 20篇广州市公安局
  • 18篇汕头大学
  • 12篇中山大学
  • 8篇广州医学院第...
  • 7篇广东省公安厅
  • 5篇公安部物证鉴...
  • 5篇海南医学院
  • 4篇广州中医药大...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广州市卫生局
  • 2篇广州医学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辽宁省公安厅
  • 1篇沈阳市公安局
  • 1篇海南省公安厅
  • 1篇第一军医大学
  • 1篇广州市公安局...

作者

  • 116篇姚青松
  • 71篇宋一璇
  • 50篇祝家镇
  • 26篇梁赏猷
  • 21篇罗斌
  • 12篇徐小虎
  • 11篇邓平
  • 10篇罗质人
  • 10篇汪冠三
  • 8篇王穗保
  • 6篇何忠
  • 6篇廖信彪
  • 5篇林少影
  • 5篇袁冠群
  • 4篇郎建英
  • 4篇胡丙杰
  • 4篇黄正光
  • 3篇傅晨钟
  • 3篇谢润红
  • 3篇陈建国

传媒

  • 55篇中国法医学杂...
  • 11篇法医学杂志
  • 8篇广东公安科技
  • 5篇中华病理学杂...
  • 4篇广东省法医学...
  • 3篇中华心血管病...
  • 3篇解剖学研究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神经解剖学杂...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2篇汕头大学医学...
  • 2篇刑事技术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新医学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6篇2004
  • 4篇2003
  • 13篇2002
  • 10篇2001
  • 14篇2000
  • 5篇1999
  • 6篇1998
  • 5篇1997
  • 9篇1996
  • 3篇1995
  • 3篇1994
1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铊中毒尸检一例被引量:2
2012年
死者女,38岁。于2009年3月18日突发“四肢远端麻木,以手掌、足底明显,伴头晕”而入院。体检:意识清楚,语言清晰流利,情感无异常,运动神经、颅神经功能均无障碍,未引出病理性反射,仅有双侧膝关节以下痛觉消退,双足感觉过敏,腱反射活跃,双手呈“手套样”感觉减退。血常规与血生化正常,诊断周围性神经炎原因待查入院。
廖信彪姚青松宋一璇
关键词:铊中毒腱反射活跃尸检运动神经
霰弹枪击胸部致创伤性肺气肿1例
<正>1 案例资料 2003年11月,某酒吧发生了枪杀案,事主黎某(男,22岁)在近距离被霰弹枪击中胸部,当场死亡。 尸检见尸体呈急性失血貌。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尸长180cm。尸斑浅淡;尸僵较强,存在于下颌及...
黄瑞武姚青松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霰弹枪肺气肿枪伤
文献传递
VEGF在早期心肌梗死死后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3
2000年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和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系统 ,对人体心脏标本VEGF的表达进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 :心肌梗死组 2 4例心脏标本心肌细胞膜及血管内皮细胞膜均可见棕黄色VEGF强阳性染色 ,有些胞浆也呈阳性 ,尤以心肌梗死灶周围区域心肌细胞为甚 ;在可疑梗死组 2 1例中 ,19例心肌细胞膜及血管内皮细胞膜VEGF强阳性 ,2例为弱阳性 ,未见阴性 ;在正常心脏对照组 16例中 ,仅 1例见心肌细胞膜及血管内皮细胞膜散在棕黄色VEGF弱阳性 ,其余均为阴性。图像分析与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 ,对照组VEGF阳性指数 ( 0 3 0± 0 10 )明显低于心肌梗死组 ( 12 46± 3 2 6,P<0 0 1)和可疑梗死组 ( 11 70± 3 5 6,P <0 0 1) ,后两组之间阳性指数无明显差异 (P >0 0 5 )。提示运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结合图像分析处理技术定量检测心肌局部VEGF的表达可望作为因早期心肌缺血导致心脏性猝死死后诊断较为客观的病理形态学指标之一。
陈建国徐小虎姚青松吴贤英祝家镇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心肌梗死
54例心源性猝死患者心传导系统病变的分析被引量:9
1999年
目的探讨心源性猝死的死亡原因。方法采用本组建立的心脏传导系统(CCS)检查法,对120例心源性猝死者进行常规组织学检查。结果发现54例猝死与CCS病变有关。猝死者852%为年青人,20~30岁为猝死高峰年龄,男性多于女性(67∶1)。病变以CCS炎症最多见(462%),其后顺序是脂肪浸润、肥厚性心肌病伴发CCS病变、出血、发育异常、心脏神经组织病变、纤维化及肿瘤等。结论研究结果表明CCS病变致猝死并不少见,它是心电不稳、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提示心源性猝死者作CCS常规检查的必要性。
宋一璇姚青松罗斌罗斌徐小虎梁赏猷冯晓东
关键词:心脏病心脏传导系统尸体解剖猝死
青年人CCS脂肪超前变化致猝死被引量:2
1998年
为研究心传导系统(CCS)与猝死的相互关系,对120例心性猝死者CCS作常规检查,光镜下作半定量计算其脂肪含量。结果发现:9例经一般常规尸检未找到任何致死原因的青年人(30岁以下),其房室结(AVN)与房室束(HB)的脂肪组织含量为70%,比同龄人明显增多,致使结、束肌细胞被脂肪分割中断或压迫萎缩。结内外细胞连接不足或缺失是构成心电不稳的病理基础。此外本文尚对其脂肪浸润的病因发病,猝死机理作了探讨。
姚青松宋一璇梁赏猷祝家镇
关键词:心脏传导系统脂肪浸润猝死青年人
脑干星形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免疫组化染色的图像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脑干星形细胞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免疫组化染色及其图像分析在原发性脑干损伤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6例原发性脑干损伤致死者的脑干样本,分别在其中脑、脑桥及延脑相同部位取组织作GFAP免疫组化染色(LSAB法),并对GFAP阳性物最密集视野做图像分析。21例非颅脑损伤或脑部病变死亡者的脑干作对照样本,所得图像参数测量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对照组星形细胞的GFAP阳性染色在中脑、脑桥及延脑三个部位分布不等(P<0.05),延脑>中脑>脑桥;损伤组则三个部位无显著性差异(P>0.05);(2)对照组与损伤组相比,GFAP阳性染色细胞的数量在中脑、脑桥及延脑等三个部位中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3)死后96h后解剖者,损伤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4)伤后30min内死亡者,损伤组与对照组也有显著差异。结论人脑干星形细胞GFAP免疫组化染色的图像分析,对法医学鉴定原发性脑干损伤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姚青松郎建英黄正光石河汪冠三宋一璇
关键词:原发性脑干损伤免疫组化
53例小脑挫伤的形态学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观察53例原发性小脑挫伤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全部小脑标本在表面检查后分别进行矢状、水平切面观察。结果①表面局部散在出血21例,弥漫性出血15例,出血伴局部叶片挫伤28例,切面见8例导水管周围、13例第四脑室壁、6例小脑扁桃体上部与9例蚓小结表面有散在点状出血;②表面未见出血但有局部肿胀17例;局部肿胀致小脑中线移位5例。矢状与水平切面:山顶肿胀向上移位4例,直达胼胝体压部6例;山顶并中央小叶向上向前移位挤压上、下丘致导水管狭窄4例;闭塞10例;中央小叶并蚓小结肿胀向前移位11例,均致导水管闭塞与第四脑室狭窄。中央小叶并小脑扁桃体上部肿胀6例,造成导水管闭塞与第四脑室腔狭窄。小脑扁桃体上部与蚓小结肿胀向脑桥第四脑室移位12例。结论小脑受力可使应力部位肿胀,移位,造成导水管闭塞或第四脑室狭窄,甚至与脑干背侧相互挤压致伤。这是脑干损伤与继发脑肿胀原因之一。
姚青松宋一璇
关键词:法医病理学小脑损伤颅脑损伤
机械性脑损伤研究的若干进展
1998年
彭兴平祝家镇徐小虎姚青松
关键词:脑外伤动物模型病理学
一种简便的心脏传导系统检查法被引量:17
1991年
心脏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His 束)、左右束支及其末稍等部分。其中窦房结和房室结是起搏的主要成分。猝死常与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束支结构异常或病变有关,尤以窦房结和房室结更为重要。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检查心传导系统的传统方法,主要是与其长轴方向垂直切取若干块组织,作连续切片。
宋一璇罗斌祝家镇姚青松梁赏猷
关键词:心脏传导系统房室结窦房结束支中心纤维体三尖瓣环
268例心脏、心包肿瘤的病理分析被引量:16
2003年
【目的】研究心脏、心包的原发和继发性肿瘤的发病率和病种分布。【方法】对尸体解剖9588例、活体组织检查30万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有原发性心脏、心包肿瘤64例,发病率0.14%。良性肿瘤55例(黏液瘤49例,89%;心包囊肿4例,7%;心包囊性淋巴管瘤及良性畸胎瘤各1例,共占3%),恶性肿瘤9例(心包间皮瘤3例,33%;血管内皮肉瘤及纤维肉瘤各2例,22%;未分化肉瘤和心包恶性畸胎瘤各1例,11%),良、恶性肿瘤之比为6:1。943例全身各脏器恶性肿瘤中心脏转移204例(22%),首位是白血病(55%),其后依次肺癌(14%)、恶性淋巴瘤(13%)、间叶组织肉瘤(5%)和胃癌(3%)。心脏、心包原发性瘤与继发性瘤之比为1:3。【结论】心脏、心包原发瘤发病率为0.14%,转移瘤22%,继发瘤是原发瘤的3倍。肝癌、绒癌、脑瘤及胰腺癌少见或不见心转移。
宋一璇胡瑞德姚青松
关键词:心脏肿瘤心包肿瘤肿瘤病理学病种分布
共1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