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沛兰
- 作品数:13 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温肾活血方治疗肾阳虚血瘀证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观察温肾活血方治疗肾阳虚血瘀证血管性痴呆(Va 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肾阳虚血瘀证Va 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予温肾活血方治疗,对照组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MMSE、ADL、NIHSS积分及中医证候的变化。结果最终纳入统计治疗组24例,对照组23例。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疾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MMSE、ADL、NIHSS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温肾活血方为治疗肾阳虚血瘀证Va D的有效组方,疗效优于奥拉西坦胶囊。
- 伍大华蒋军林龙华君邓谦唐沛兰姚婷周慎
- 关键词:奥拉西坦胶囊
- 育阴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阴虚血瘀型)偏瘫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育阴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阴虚血瘀型)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8年8月—2019年8月收治的80例中风恢复期(阴虚血瘀型)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采取育阴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38/40)较对照组(77.50%,31/40)高,组间差异显著(χ~2=5.165,P=0.023);经过治疗,研究组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t=6.414,P=0.000)。结论:育阴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中风恢复期(阴虚血瘀型)偏瘫疗效显著,能够进一步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唐沛兰
- 关键词:中风偏瘫临床疗效
- 复语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运动性失语67例总结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复语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痰瘀互结型运动性失语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选取脑梗死恢复期辩证为痰瘀互结型运动性失语病例11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复语汤口服,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语言评分指数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0%,对照组仅为6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语言评分指数较本组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自拟复语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痰瘀互结型运动性失语有较好的疗效。
- 唐沛兰
- 关键词:脑梗死运动性失语中医药疗法
- 滋肾活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肾阴虚血瘀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观察滋肾活血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肾阴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纳入标准选择50例VD肾阴虚血瘀证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治疗组予滋肾活血法治疗,对照组予奥拉西坦胶囊治疗。治疗前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中医证候、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等评分。结果最终纳入统计的病例为4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脱落2例。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疾病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87.50%比70.83%,P<0.05)。治疗组治疗后MMSE积分、ADL积分、中医证候积分、NIHSS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组后MMSE积分、ADL积分、中医证候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滋肾活血法为治疗VD肾阴虚血瘀证的有效治法,疗效优于奥拉西坦胶囊。
- 伍大华姚婷蒋军林龙华君邓谦唐沛兰周慎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
- 基于“肠-肝-脑轴”理论探讨柔肝通络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作用机制
- 2023年
- 目的基于“肠-肝-脑轴”理论探讨柔肝通络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脑病科2018年10月-2020年2月收治的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多巴丝肼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柔肝通络汤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临床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肠道菌群及血清5-羟色胺(5-HT)、α-突触核蛋白(α-Syn)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8%(30/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25/3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肠道菌群中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含量明显增高(P均<0.05),酵母菌、肠杆菌含量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菌群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菌群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5-HT水平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α-Syn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5-HT、α-Syn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基于“肠-肝-脑轴”理论拟定的柔肝通络汤治疗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临床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肠道菌群及脑肠轴功能有关。
- 范建虎邓毫斌唐沛兰
- 关键词:肝肾阴虚型帕金森病
- 中医药治疗动脉硬化的临床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动脉硬化性疾病作为一类慢性复杂性疾病,既是多种病理因素的结果。也是多种疾病的病因。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本病发生率增高,现已跃居导致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列。动脉硬化的防治已成为临床多种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医药治疗本病有独特的疗效和方法。笔者就近年来对老中医药专家治疗本病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概述如下。
- 蔡增博赵瑞成张崇泉赵文博李玉华徐清玲祖攀宁唐沛兰李跃辉
- 关键词:动脉硬化病因病机治则治法
- 钩芍降压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臂踝指数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观察钩芍降压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臂踝指数(ABI)的影响,探讨其抗高血压致颈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氨氯地平片治疗,治疗组27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钩芍降压颗粒治疗,2组疗程均为180d。比较2组治疗前后IMT、ABI及血压的变化。结果:2组肱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IMT、ABI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钩芍降压颗粒通过保护血管内膜发挥抗动脉硬化作用。
- 赵瑞成蔡增博张崇泉赵文博李玉华徐清玲祖攀宁唐沛兰李跃辉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IMTABI
- 钩芍降压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及肾动脉钙敏感受体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目的研究钩芍降压颗粒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管紧张素Ⅱ及肾动脉钙敏感受体的影响,探讨钩芍降压颗粒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取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30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10只,另雄性Wistar大鼠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予厄贝沙坦,试验组钩芍降压颗粒、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予等量蒸馏水。每日1次,连续4周。每周检测血压、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钙敏感受体表达。结果与阳性对照药比较,钩芍降压颗粒起效慢、作用轻微。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含量,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动脉钙敏感受体表达,模型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钩芍降压颗粒能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清血管紧张素Ⅱ含量,为其降血压作用机制之一。可能通过活化肾动脉钙敏感受体缓解"肾动脉痉挛"而降低AngⅡ含量,但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 赵文博李心亮奚剑敏蔡增博唐雅琳祖攀宁唐沛兰赵瑞成
- 钩芍降压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血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臂踝指数的影响
- 目的:观察钩芍降压颗粒对原发性高血压血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臂踝指数(ABI)的影响,探讨其抗高血压致颈动脉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对照组给予氨氯地平片5mg,qd;治疗组加用中药钩芍降压颗粒,每日1剂,分2...
- 赵瑞成蔡增博张崇泉赵文博李玉华徐清玲祖攀宁唐沛兰李跃辉
- 关键词:周围动脉粥样硬化
- 钩芍降压颗粒对缺血性中风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观察钩芍降压颗粒治疗缺血性中风(风火上扰证)及对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舒血宁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6例加用钩芍降压颗粒。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能改善肢体运动功能积分,组间无差异;在改善感觉功能与面瘫积分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改善语言功能积分均不明显;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钩芍降压颗粒能改善缺血性中风引起的神经功能缺损。
- 赵瑞成张崇泉赵文博李玉华徐清玲蔡增博祖攀宁唐沛兰李跃辉
-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神经功能缺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