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鑫明

作品数:30 被引量:146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9篇食管
  • 13篇肿瘤
  • 10篇食管鳞癌
  • 10篇鳞癌
  • 8篇胸腺
  • 8篇预后
  • 8篇食管癌
  • 8篇食管肿瘤
  • 8篇手术
  • 8篇术后
  • 5篇胸腺瘤
  • 5篇腺瘤
  • 5篇临床病理
  • 5篇淋巴
  • 5篇淋巴结
  • 5篇淋巴结转移
  • 5篇病理
  • 4篇蛋白
  • 4篇胸腺肿瘤
  • 4篇手术治疗

机构

  • 30篇浙江省肿瘤医...
  • 8篇安徽医科大学
  • 8篇第二军医大学
  • 8篇福建医科大学
  • 8篇复旦大学
  • 8篇北京大学
  • 8篇江西省人民医...
  • 8篇吉林大学第一...
  • 8篇青岛大学医学...
  • 8篇四川大学华西...
  • 8篇郑州大学
  • 8篇天津医科大学
  • 8篇上海市胸科医...
  • 8篇四川省肿瘤医...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上海市第一人...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作者

  • 30篇周鑫明
  • 18篇毛伟敏
  • 17篇陈奇勋
  • 11篇蒋友华
  • 9篇刘金石
  • 8篇于振涛
  • 8篇谭黎杰
  • 8篇韩泳涛
  • 8篇傅剑华
  • 8篇庞烈文
  • 8篇张仁泉
  • 8篇王允
  • 8篇陈和忠
  • 8篇柳阳春
  • 8篇陈克能
  • 8篇崔有斌
  • 8篇陈椿
  • 8篇方文涛
  • 8篇沈毅
  • 8篇张鹏

传媒

  • 8篇中国肺癌杂志
  • 2篇中华肿瘤杂志
  • 2篇2014华东...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2013抗肿...
  • 1篇浙江省第二十...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9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4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治
目的:总结食管癌手术后乳糜胸的诊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食管癌术后乳糜胸38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 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所有病例均先行保守治疗,5例经胸引管注入胸膜粘连剂,效果不佳.22例行胸导管结...
赵宏光毛伟敏周鑫明陈奇勋陈晟马忠余
关键词:食管癌乳糜胸
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区域淋巴结的转移特点,探讨其在手术淋巴结清扫范围的选择以及术后放射治疗靶区勾画中的意义. 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行手术治疗的810例非小细胞肺癌...
林钢应吟吟孙晓江刘金石王跃珍许亚萍陈奇勋周鑫明毛伟敏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术后放射治疗
1673例食管癌手术特点及预后分析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外科手术仍是食管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食管癌术后的总体5年生存率仍不尽人意。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手术根治切除的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
周鑫明陶开义毛伟敏陈奇勋蒋友华刘金石江洪赵强
关键词:食管肿瘤外科手术预后
胸段食管鳞癌胸腹部淋巴结转移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胸腹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12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与胸腹部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应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淋巴结转移患者322例,转移率52.6%。清扫淋巴结16513枚,转移1128枚,转移度6.8%。胸部淋巴结转移245例,转移率40%。胸部淋巴结清扫总数8510枚,转移639枚,转移度7.5%。腹部淋巴结转移191例,转移率31.2%。腹部淋巴结清扫总数7765枚,转移458枚,转移度5.9%。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脉管瘤栓、腹部淋巴结转移、T分期、胸部淋巴结清扫数、分级、病变长度以及年龄是胸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脉管瘤栓、贲门受侵、胸部淋巴结转移数、部位、腹部淋巴结清扫数以及病变长度是腹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清扫应该参照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合理地进行清扫。
赵宏光胡艳君毛伟敏周鑫明陈奇勋蒋友华
关键词:食管肿瘤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因素
食管癌和贲门癌的外科治疗规范
食管癌和贲门癌在无远处转移的情况下,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术前检查】1,必要检查:三大常规,血生化检查,消化道肿瘤标记物,食管造影,胸部和腹部增强CT扫描,胃镜,心电图和肺功能检查。2,补充检查超声内镜可用于了解肿...
周鑫明
关键词:食管癌区域淋巴结转移食管胃吻合淋巴结清扫食管癌患者粘膜下层术前化疗
食管少见病理类型肉瘤样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分析
[目的]研究食管少见病理类型食管肉瘤样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手术治疗后患者预后情况。为食管肉瘤样癌的诊治提供参考依据.<br>  [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浙江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31例...
陈鹏程陈奇勋倪型灏周鑫明毛伟敏
关键词:食管肉瘤样癌临床病理预后分析
手术治疗高龄食管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8
2011年
目的:探讨高龄食管癌患者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根治性食管癌切除术的161例>70岁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高龄食管癌患者的手术特点、围手术期死亡及预后危险因素。结果:总体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7.0%、49.8%和35.9%,平均生存时间为(49.148±4.08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34±6.473)个月。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与否、淋巴结转移度(淋巴结转移数占总清除淋巴结数比例)、病理分期、肺功能和淋巴结转移区域数是术后生存时间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是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淋巴结转移度是最重要的预后影响因素,OR=4.067,P<0.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4.2%(39/161),围手术期死亡率为3.1%(5/161)。结论:选择性老年食管癌患者的手术治疗可获得理想的长期生存,肿瘤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度是患者预后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陶开义江洪毛伟敏周鑫明陈奇勋蒋友华刘金石赵强
关键词:预后
胸腺肿瘤的诊疗:基于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的共识被引量:43
2016年
胸腺肿瘤是胸部实体肿瘤中相对罕见的一个类型[1]。在中国,胸腺肿瘤的发病率约为3.93/100万,这大致为肺癌发病率的1/100、食管癌发病率的1/25。此发病率高于北美报告的胸腺肿瘤发病率[2.14/100万;基于美国医疗保险监督、流行病学和最终结果(Surveillance, Epidemiology, and End Results, SEER)数据库]。不过,SEER数据库也显示,胸腺肿瘤在亚裔中的发病率(3.74/100万)要远高于白人(1.89/100万),且与中国的数据接近。这意味着,胸腺肿〈br〉 瘤在不同的种族和种属之间可能存在差异。与此同时,这两个登记系统均只记录了临床上已处于进展期的“恶性肿瘤”;许多尚处于早期的低级别病变被视作“良性肿瘤”,故未予登记。因此,胸腺肿瘤的确切发病率被大大低估了。随着其他恶性肿瘤(如肺癌)的筛查日益推广,更早期的胸腺肿瘤也有望被及早发现。
方文涛傅剑华沈毅魏煜程谭黎杰张鹏韩泳涛陈椿张仁泉李印陈克能陈和忠刘永煜崔有斌王允庞烈文于振涛周鑫明柳阳春陈刚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关键词:胸腺肿瘤EPIDEMIOLOGY多中心癌发病率诊疗
合并重症肌无力的胸腺瘤患者术后生存的初步分析--ChART数据库回顾性结果被引量:18
2016年
背景与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对胸腺瘤患者预后的影响至今尚不明确,本文旨在比较单纯胸腺瘤与合并肌无力胸腺瘤患者的手术预后。方法 1992年至2012年中国胸腺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 Thymomas,ChART)数据库录入的18个胸外科中心诊断胸腺瘤并接受相关手术的患者分为合并重症肌无力组(合并组)和单纯胸腺瘤组(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生存率。结果共1,850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合并肌无力组及单纯胸腺瘤组分别421人和1429人,行胸腺全切的比例分别是91.2%和71.0%(P<0.05);肌无力组患者的WHO病理类型多分布于AB、B1和B2型,优于单纯胸腺瘤组(P<0.05);合并肌无力组的Masaoka分期较早(I和Ⅱ期)的比例高于单纯胸腺瘤组。5年和10年的总体生存率在MG组和非MG组中分别为93%和88%;83%和81%(P=0.034);在Masaoka III、IVa和IVb期胸腺瘤患者中,合并肌无力患者的生存曲线高于单纯胸腺瘤患者(P=0.003)。在进展型胸腺瘤患者中,MG组和非MG组患者的Masaoka III、IVa、IVb的构成比相似,组织学结果中,MG组的AB/B1/B2/B3型的比例高于C型比例更高的非MG组(P<0.001)。整体的单因素分析结果提示,MG、WHO分型、Masaoka分期、手术方式、化疗、放疗和临床切除状况均为预后的影响因素。而在多因素分析中,WHO分型、Masaoka分期和临床切除状况是独立的预后预测指标。结论虽然重症肌无力不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但是在胸腺瘤患者中,合并MG的患者预后较优,尤其是Masaoka分期晚期的患者,可能与疾病的早期发现、病理类型分布相对较好、整体R0切除率较高以及复发率较低有关。
汪昉睿庞烈文傅剑华沈毅魏煜程谭黎杰张鹏韩泳涛陈椿张仁泉李印陈克能陈和忠刘永煜崔有斌王允于振涛周鑫明柳阳春刘媛谷志涛方文涛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关键词:胸腺瘤重症肌无力生存率
基于中国胸腺瘤协作组回顾性数据库对比Masaoka-Koga分期和国际肺癌协会/国际胸腺肿瘤协作组提出的TNM分期系统被引量:11
2016年
背景与目的使用中国胸腺协作组(Chinese Alliance for Research in Thymomas,ChART)回顾性数据,比较Masaoka-Koga分期系统和国际肺癌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Lung Cancer,IASLC)/国际胸腺肿瘤协作组(International Thymic Malignancies Interest Group,ITMIG)推荐的新TNM分期对胸腺肿瘤预后的预测作用。方法我们回顾分析了1992年-2012年ChART数据库共2,370例患者。其中1,198例信息完整的患者被纳入研究,按照TNM及Masaoka-Koga分期系统进行分期,并进行生存分析。评估指标为R0患者的累积复发率(cumulative incidence of recurrence,CIR)以及患者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对比分析MasaokaKoga分期系统和新的TNM分期系统。结果根据Masaoka-Koga分期系统,不同分期CIR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Ⅰ期和Ⅱ期或者Ⅱ期和Ⅲ期之间累积复发率无差异,Ⅳ期的患者具有更高的复发率,预后最差。根据新的TNM分期系统,T1a患者的累积复发率低于其他患者(P<0.05),T1a患者总生存高于T1b患者(P=0.004),T4患者总生存率差于其它患者。N(+)患者累及复发率及总生存率差于N0患者。在M0患者与M1b患者之间总体累积复发率和总体生存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在M0和M1b患者之间二者无差异。Ⅰ期-IIIa期与IIIb期-IVb期患者之间总生存率具有差异,然而IIIb期与IVb期患者之间总生存率无差异。结论与Masaoka-Koga分期相比,IASLC/ITMIG TNM分期系统不仅描述了肿瘤侵犯的范围,也提供了有关淋巴结转移和肿瘤播散的情况。使用新的TNM分期系统进行前瞻性研究有助于更好的对胸腺肿瘤分组,预测预后,并指导治疗。
梁光辉谷志涛李印傅剑华沈毅魏煜程谭黎杰张鹏韩泳涛陈椿张仁泉陈克能陈和忠刘永煜崔有斌王允庞烈文于振涛周鑫明柳阳春刘媛方文涛中国胸腺肿瘤协作组成员
关键词:胸腺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