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平
- 作品数:37 被引量:122H指数:6
-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 基于地下水埋深的区域干旱频率分析研究被引量:16
- 2012年
- 以地下水埋深为水文干旱指标,在分析研究区实际旱情发生频次的基础上,采用相邻时段地下水埋深变化的累积频率法,识别由地下水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组成的干旱特征变量值,并从降水的角度,分析了用相邻时段地下水埋深变化表征干旱的合理性。在采用适线法确定单个干旱特征变量累积分布的基础上,利用Copula函数构建了干旱历时与干旱烈度间的联合分布,并计算了相应的干旱重现期。对淮北平原砀山县的地下水干旱频率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基于相邻时段地下水埋深变化的累积频率法所识别的干旱历时和干旱烈度及其对应的干旱重现期与砀山县实际受旱情况相符。该方法概念清晰,可在其它类似的平原区域采用。
- 周玉良袁潇晨周平金菊良
- 关键词:水文干旱COPULA函数地下水埋深
- 一种充气式水闸平面闸门的止水体及其安装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充气式水闸平面闸门的止水体及其安装方法,包括有左闸墩、右闸墩、闸底板、结构相同的止水条一和止水条二、平面闸门和止水板,所述的闸底板分别与左闸墩和右闸墩的底端连为一体,在左闸墩和右闸墩的内侧壁上分别开有竖向...
- 周玉良周平吴云勋金菊良汪哲荪李岩胡健伟沈捷曾青松蒋尚明束兵王宗志宗雪玮王玉虎沈时兴张礼兵吴成国
- 文献传递
- 改进马尔可夫链模型在梅雨和干旱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10年
- 根据马尔可夫链不同步长的状态转移概率矩阵间存在的关系,在充分运用历史样本信息的基础上,采用自相关技术确定模型的显著相关历史状态步长,以熵权描述历史状态对未来状态预测的影响,构建了可调整状态转移概率矩阵的改进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于梅雨和干旱强度指数状态预测中。与已有的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比较结果表明,改进的马尔可夫链预测模型对梅雨和干旱强度指数状态预测更准确,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和权重的确定更为合理,在水文水资源预测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汪哲荪周玉良金菊良周平王宗志
- 关键词:梅雨干旱信息熵自相关
- 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水位测试器及其安置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抽水蓄能电站水库水位测试器及其安置方法,包括了测试管、浮子、拉绳、水位测试装置,在抽水蓄能电站水库面板坝上游坝坡面的面板上,安置有一根与坝轴线垂直的测试管,测试管的顶端安置有通气口,测试管的底端管口敞开,...
- 张礼兵吴成国汪哲荪汪明武周平沈时兴周玉良金菊良刘丽童芳
- 文献传递
- 电动汽车IGBT用热电制冷热管散热器
- 电动汽车IGBT用热电制冷热管散热器,其特征在于:由IGBT模块、石墨导热垫、热电制冷器件、散热基板、热管、水平散热片组成;石墨导热垫的一端面与IGBT模块的散热端面紧密接触,石墨导热垫的另一端面与热电制冷器件的制冷端面...
- 唐志国江超李荟卿王博周平朱步建
- 文献传递
- 基于集对分析和信息扩散的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与诊断
- 2024年
- 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是农业旱灾风险防控的重要依据。该文基于信息扩散改进指标值隶属度计算方法,构建样本指标值与评价等级标准之间的联系数,采用级别特征值法确定区域旱灾脆弱性等级,完成利用减法集对势对子系统发展态势进行分析。同时,识别出农业旱灾脆弱性主要诱导因子,建立了基于集对分析和信息扩散的区域农业旱灾脆弱性评价与诊断模型。该文将模型应用于安徽省宿州市,结果表明:宿州市在2007—2017年的农业旱灾脆弱性处于中等程度,且总体呈下降趋势;农业旱灾暴露性改善明显,灾损敏感性降低且发展较平缓,防灾减灾能力有所提升,但仍处于较弱水平。宿州市农业旱灾脆弱性主要诱导因子依次为:监测预警能力、单位面积应急浇水能力、农业GDP占地区生产总值比例、节水灌溉率、复种指数、灌溉指数、单位面积现状供水能力、耕地率、农业人口比例、库容系数。
- 韦亚龙周玉良周平金菊良张宇亮李征
- 关键词:农业旱灾集对分析信息扩散
- 分层式土壤水分蒸渗传感器及其安置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层式土壤水分蒸渗传感器及其安置方法,包括有若干层水平设置的蒸渗感湿片,所述的蒸渗感湿片中间设有固定座,每层蒸渗感湿片的固定座之间均由竖筒节承插固定,每层蒸渗感湿片之间均等距安插有数根定位杆支撑定位,每层...
- 周玉良胡健伟周平李岩金菊良汪哲荪王宗志蒋尚明陈雰吴成国张礼兵刘丽徐勇俊刘立刘航张明程亮
- 文献传递
- 秦岭-淮河地区降水空间聚类分析
- 2024年
- 秦岭-淮河地区受复杂地形与多变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在年际和年内波动较大,空间分布呈明显区域性。通过分析不同时间尺度降水量,年降水量丰平枯状态和相邻年份年降水量变化的增平减趋势,对秦岭-淮河地区进行降水空间聚类。结果表明:根据候降水量指标可将秦岭-淮河地区分为江淮、黄淮、秦岭以南、秦岭以北4个区,据年降水量丰平枯状态联系数指标可将该地区分为江淮、黄淮、秦岭-淮河交界附近、秦岭以北高原和秦岭以南西段4个区,据相邻年份年降水量变化增平减趋势联系数指标可将该地区分为江淮、黄淮、秦岭3个区;融合3个降水指标的区域划分结果,可将秦岭-淮河地区划分为6个区:江淮、黄淮、秦岭以南、秦岭以北西段和高原区、关中区、秦岭-淮河交界过渡区。基于线性矩法的分区一致性检验表明分区内无奇异站点。
- 周玉良周磊周平张宇亮崔毅金菊良
- 关键词:集对分析
- 贝叶斯理论在水文不确定性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本文简要介绍了贝叶斯理论的基本原理。阐述了贝叶斯理论在水文不确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包括在模型参数、模型结构、水文组合预报、区域洪水频率分析中的应用情况。并指出了贝叶斯理论在水文不确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前景。
- 周平朱仁义
- 关键词:贝叶斯理论不确定性
- 基于集对分析的安徽省梅雨期降水空间特征研究被引量:12
- 2018年
- 为分析安徽省梅雨的空间特征,据安徽省1957~2016年共60年14个站的逐日降水、气温资料,识别梅雨过程,得各站的入梅日、出梅日、梅雨期长度和梅雨量等特征值。基于南北气候地理分异规律,将安徽省分为江南、江淮和淮北3个区域,采用标准化指数对3个区域的梅雨量、年降水量的多寡进行状态划分,运用集对分析对3个区域间的梅雨量、年降水量的空间特征以及每个区域内梅雨量与其年降水量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南、江淮和淮北3个区域的多年平均入梅日分别为6月15日、6月21日和7月3日,出梅日分别为7月9日、7月13日和7月20日,梅雨期长度分别为24、22、17d,多年平均梅雨量分别为323.2、232.1、194.3mm;无论是梅雨量还是年降水量,江南和淮北区域间的联系度都是3个区域中的最小值,而江淮和江南区域间梅雨量、年降水量状态的同一度最大,表明降水具有一定的地带渐变特征;3个区域内的梅雨量与年降水量状态的同一度都达到55%以上。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梅雨现象与规律。
- 王佳王佳周玉良周平
- 关键词:梅雨降水特征分析集对分析联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