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强
- 作品数:13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小鼠DOC-1R反义重组载体的构建及表达的研究被引量:9
- 2002年
- 背景与目的:DOC-1R(deletedinoralcancer-1related)基因是一个候选的抑癌基因,它与CDK2特异性结合后,抑制CDK2与cyclin形成复合物,进而对细胞周期进行调控。本研究拟构建DOC-1R反义重组质粒,并研究该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后对正常细胞增殖产生的影响。方法:小鼠DOC-1R基因筛选后构建pcDNA3-DOC-1R反义重组质粒,经细胞转染,通过细胞增殖能力测定、软琼脂培养观察DOC-1R对细胞生长状态的影响。结果:小鼠DOC-1R基因转染的NIH3T3细胞较空载体转染的细胞生长速度有较明显的差异。正义重组体pcDNA3-DOC-1R+可明显抑制细胞增殖,而反义重组体pcDNA3-DOC-1R-则促进细胞的增殖。在软琼脂培养中,正义重组体在软琼脂培养基中成集落能力下降,一方面克隆形成率下降,另一方面形成的集落也普遍较小;而反义重组体明显增加了成集落能力,克隆形成率也较正义重组体有明显的增加。结论:小鼠DOC-1R基因可明显抑制细胞的生长速度和成集落能力,这一作用有助于进行正常细胞生长、增殖规律和肿瘤治疗、预防方面的研究。
- 周伟强姜莉生秀杰张学
- 关键词:DOC-1R细胞周期调控反义核酸小鼠肿瘤
- γ-干扰素诱导LEA抗原表达的流式细胞仪分析
- 为了探讨γ-干扰素对人大肠癌CCL229细胞表达LEA抗原的诱导作用,我们以不同浓度的,γ-干扰素与CCL229细胞进行共育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观察CCL229细胞表达LEA抗原情况,以期证明,γ-干扰素...
- 周伟强宋今丹
- 文献传递
- 应用基因组步移克隆小鼠Doc-1R基因组序列被引量:16
- 2001年
- 目的 获得小鼠 Doc- 1R基因组序列。方法 根据小鼠 Doc- 1R基因的 c DNA序列设计、合成特异引物 ,应用基因组步移策略对小鼠基因组步移文库进行扩增。以含有特殊接头 (adaptor)的小鼠基因组步移文库作为模板 ,用巢式 PCR法扩增目的片段。结果 应用此方法得到约 1.5 kb的目的片段 ,经测序分析证实 Doc- 1R基因克隆成功。此基因含有 4个外显子、3个内含子 ,外显子与内含子接头符合 GT- AG法则。结论 基因组步移方法简单、可靠、有效 。
- 生秀杰姜莉周伟强王太一张学
- 关键词:基因组步移基因克隆基因组序列
- γ-干扰素诱导大肠癌CCL229细胞表达LEA抗原的电镜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目的 :探讨 γ-干扰素对人大肠癌细胞系肿瘤相关抗原 L EA表达的诱导作用。方法 :将 γ-干扰素与人大肠癌 CCL 2 2 9细胞共育培养 ,通过免疫铁蛋白电镜观察γ-干扰素对人大肠癌细胞系 CCL 2 2 9诱导作用的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电镜观察发现 ,γ-干扰素诱导后 ,CCL 2 2 9细胞表面皱褶增多 ,形成大量不规则突起 ,并且 CCL 2 2 9细胞针状伪足萎缩 ,微绒毛大多呈球状分布于胞体四周。结论 :电镜超微结构的变化与 γ-干扰素诱导后 L EA抗原表达量增加有关 ,并且 γ-干扰素可能有抑制肿瘤细胞游走性、降低肿瘤细胞转移性的作用。
- 周伟强宋今丹
- 关键词:Γ-干扰素大肠癌电镜
- 应用以菌落为模板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筛选重组阳性克隆被引量:21
- 2002年
- 目的 应用以菌落为模板的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筛选插有小鼠Doc 1R基因组序列的重组阳性克隆。方法 应用扩增小鼠Doc 1R基因组序列时使用的引物 ,以基因重组扩增后得到的菌落为模板 ,直接进行PCR扩增。结果 在筛选的 5个菌落中有 3个可见到 15 0 0bp大小的阳性条带与Doc 1R基因片段大小一致的阳性克隆 ,并对此 3个阳性克隆分别提取质粒 ,进一步进行双酶切及序列分析鉴定 ,证明结果正确。结论 菌落PCR用于筛选重组阳性克隆是一种简便、快速、可靠。
- 生秀杰周伟强姜莉王太一张学
-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基因克隆
- 小鼠Doc-1R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被引量:6
- 2002年
- 背景与目的:Doc-1R基因是1999年克隆的一种新的基因,已有的研究表明Doc-1R基因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抑癌基因。为了进一步研究此基因的功能,我们首先克隆了小鼠的Doc-1R基因,并对此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初步的研究。方法:根据小鼠的Doc-1R基因cDNA序列,设计合成基因组特异引物,应用巢式PCR对小鼠基因组步移文库进行扩增。对测序结果进行序列分析及剪接位点的鉴定。另外应用RT-PCR的方法研究了Doc-1R基因在小鼠肝、脾、胰、肾、肺、肠、心、脑、骨、肌肉、膀胱、卵巢、睾丸等13种组织的表达。结果:经二次基因组步移获得了小鼠Doc-1R基因组全长序列。基因组全长2787bp,含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外显子与内含子接头符合GT/AG法则。RT-PCR结果表明,Doc-1R基因在小鼠13种组织和器官中均有表达。结论:成功克隆了小鼠Doc-1R基因,为进一步研究此基因的功能奠定了基础。RT-PCR表达结果提示此基因可能是对维持组织器官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的管家基因。
- 生秀杰周伟强姜莉张梅英王太一张学
- 关键词:DOC-1R基因克隆DNA序列分析基因表达小鼠癌变
- γ—干扰素诱导人大肠癌细胞系CCL229的作用
- γ-干扰素作为一种可促进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抗原(MHC)表达的细胞因子,通过上调MHCⅠ、Ⅱ类分子的表达进而影响肿瘤细胞相关抗原的表达。但γ-干扰素对大肠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国内外文献还未见报导。为了探讨γ-干扰素对...
- 周伟强宋今丹
- 文献传递
- DOC-1R基因对细胞增殖周期影响的研究
- 我们选用了DOC-1R基因构建DOC-1R反义重组质粒,利用反义核酸技术研究当该基因表达受到抑制后,对正常细胞增殖所产生的影响.另外我们采用免疫共沉淀技术和免疫荧光显微技术观察在生理条件下细胞内DOC-1R和CDK2蛋白...
- 周伟强
- 关键词:DOC-1R反义核酸免疫共沉淀免疫荧光细胞周期
- CDK2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其入核转运过程关系的初步分析(英文)被引量:3
- 2004年
- 应用重组技术构建野生型及缺失型CDK2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分别使野生型及缺失型CDK2蛋白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Enhanced greenFluorescentProtein ,EGFP)形成融合蛋白。通过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载体转染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中华仓鼠卵巢细胞系CHO ,经过细胞周期同步化处理后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的亚细胞定位以示踪野生型及缺失型CDK2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 ,野生型CDK2基因的表达产物定位于细胞核 ,而两种缺失型CDK2基因分别编码的CDK2蛋白N 端 1~ 2 0 1及 98~ 2 98多肽均主要定位于细胞质。以上结果提示 ,CDK2蛋白序列中不含有与核定位直接相关的信号 ,其入核过程可能是由其N 端 1~ 97及 2 0 2~ 2 98多肽范围内的部分氨基酸共同形成高级结构 ,并依赖此高级结构与其他含有入核信号的蛋白形成复合物 ,从而被带动进入细胞核的。
- 刘琦罗阳姜莉周伟强满晓辉张学
- 关键词:CDK2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质粒转染
- DOC-1R基因对细胞周期影响的研究
- 细胞为了使子细胞获得相同的遗传物质,从一个复制周期进入下一个复制周期之前都要进行“检查”,这些检查点称为限制点(checkpoint)。限制点在维持基因组稳定性方面起非常关键的作用,如在细胞遭到环境因素作用或DNA受到损...
- 周伟强张学宋今丹
- 关键词:细胞周期抑癌基因复合物CDKDOC-1R重组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