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Ⅲ期乳腺癌术后260例预后多因素分析
- 2008年
- 目的探讨影响Ⅲ期乳腺癌术后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改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经手术Ⅲ期乳腺癌260例,对影响其预后的可能因素进行单因素及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5年生存率为52.5%,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与分化程度、有无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方案、脉管侵犯、激素受体、组织学类型、术后内分泌治疗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分化程度、有无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疗效、激素受体是影响此类肿瘤预后的独立影响因子。结论可手术的Ⅲ期乳腺癌应行术前化疗,分化差、激素受体阴性患者术后应综合治疗。根治术式并不影响预后。
- 徐霞张莉莉吴罕利
- 关键词:乳腺癌预后
- 乳癌术后辅助放化治疗对远期生存的影响
- 1994年
- 本文回顾总结我院内科1977至1987年收治98例Ⅱ、Ⅲ期乳癌术后病人辅助化疗及辅助放化治疗的远期疗效,该组5、10年生存率71.4%与42.9%,较同期手术组Ⅱ、Ⅲ期病人5、10年生存率66.4%与29.6%提高。在Ⅱ期病人中辅助化疗组5、10年生存率94.1%与73.5%明显高于Ⅱ期放化治疗组5、10年生存率69.6%与26.1%。Ⅲ期病人辅助化疗组与辅助放化组生存率相近似。
- 吴罕利郑秀立黄富麟唐桂棣潘良喜
- 关键词:药物疗法放射疗法外科手术
- 蒽丹西酮防治化疗反应临床观察
- 1995年
- 张莉莉吴罕利唐桂棣郑秀立
- 关键词:药物副作用化疗反应蒽丹西酮
- 富米汀预防老年肿瘤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0年
- 张莉莉吴罕利
- 关键词:富米汀恶心呕吐肿瘤化疗
- 吉粒芬(国产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肿瘤化学治疗中应用的Ⅱ期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1997年
- 47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恶性肿瘤,包括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分别应用同样方案和剂量的联合化疗,并采用交叉自身配对对照的方法,对这些化疗病例同时加用或不加用吉粒芬作对照研究,比较两组病人中性粒细胞绝对数(ANC)的动态变化。结果证明,吉粒芬可减轻化疗后ANC降低的程度,缩短粒细胞缺乏症的持续时间,促进ANC的恢复,无明显毒副反应,可作为肿瘤化疗中有价值的辅助药物。
- 史美祺黄富麟吴罕利祝浩强冯继峰
- 关键词:吉粒芬肿瘤药物疗法
- 低剂量盖诺静脉泵持续点滴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评价低剂量盖诺静脉泵持续点滴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43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 ,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持续点滴组。常规治疗组 :盖诺25mg/m2 第1、5天静推 ,DDP30mg/m2 第2~4天静滴。持续点滴组 :盖诺10mg第1天静推 ,盖诺10mg/天静脉泵持续24小时点滴 ,连用5天 ,DDP30mg/m2 第2~4天静滴。4周为1周期 ,化疗2周期。[结果]总有效率持续点滴组61.9%,常规治疗组50.0%,前者有效率虽略高于后者 ,但两组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学毒性是两组主要毒副反应。白细胞下降常规治疗组90.9%,持续点滴组66.7%,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提示持续点滴较常规治疗血液学毒性明显降低。[结论]盖诺持续点滴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近期疗效较高 。
- 洪专吴罕利潘良熹唐桂棣祝浩强魏荣富徐小红江伟陈嘉黄富麟郑秀立
- 关键词:长春花生物碱类药物疗法乳腺癌
- 羟基喜树碱联合方案治疗胃癌30例被引量:16
- 1994年
- 羟基喜树碱联合方案治疗胃癌30例洪专,郑秀立,吴罕利,潘良熹,陆建伟(江苏省肿瘤防治研究所化疗科210009)Treatmentof30CasesofGastricCancerwithCombinationChemotherapyofHydroxy-...
- 洪专郑秀立吴罕利潘良熹陆建伟
- 关键词:羟基喜树碱胃肿瘤
- 低剂量盖诺静脉泵持续点滴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 目的:评价低剂量盖诺静脉泵持续点滴治疗晚期转移性乳腺癌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
方法:43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均经病理证实.其中,浸润性导管癌32例,乳头状癌5例,腺癌5例,髓样癌1例.转移情况: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 洪专黄富麟郑秀立吴罕利潘良熹唐桂棣祝浩强魏荣富徐小红江伟陈嘉
- 关键词:转移性乳腺癌去甲长春花碱化学疗法静脉泵
- 文献传递
- 无花果提取液治疗癌性胸水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6
- 1995年
- 无花果提取液治疗癌性胸水21例,本品500mg由胸腔注入,每周1次,共2~3次、结果总有效率52.3%,有效者中位生存期7月,无效者中位生存期2.7月(P>0.05)。本品无胃肠道副反应和骨髓抑制,适合于年老、体弱、化疗不能耐受和(或)白细胞低下不能胸腔内化疗的癌性胸水患者。
- 史美祺郑秀立吴罕利唐桂棣王佾先亢寿海钱新华张琴芬
- 关键词:癌性胸水
- 用MVP或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毒性观察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观察抗肿瘤药物丝裂霉素(MMC)、西艾克(VDS)和顺铂(DDP)组成的MVP方案或西艾克加顺铂组成的V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方法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7例,用MVP方案治疗30例,用VP方案治疗27例。MMC6mg/m2静推第1天;VDS3mg/m2静推第1、第5天或第1、第8天;DDP40mg静滴第1~3天。计算有效率、毒性,χ2和P值,并以此来判断两组方案的优越性。结果有效率MVP组为50%,VP组为444%,两组比较有效率相近(χ2=0.176,P>005)。毒性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且以白细胞和血小板下降明显。MVP组白细胞下降占967%,Ⅲ~Ⅳ级毒性占467%;VP组白细胞下降占888%,Ⅲ~Ⅳ级毒性占407%。MVP组血小板下降占90%,Ⅲ~Ⅳ级毒性占233%;VP组血小板下降占555%,Ⅲ级毒性占74%,前者较后者更为严重(χ2=8.695,P<001)。其次为胃肠道毒性和脱发,二组相仿,均为Ⅰ~Ⅱ级。结论MVP和VP方案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方案,但MVP组的骨髓抑制较VP组更为严重,因此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以VP方案更为理想?
- 唐桂棣吴罕利王晓波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MVP方案VP方案